分享

咖啡与文学

 蔡单 2023-08-08 发布于山东

  

自从看到巴尔扎克一生喝掉了5万杯咖啡,平均每天折合到5、6杯咖啡。

创作了合集《人间喜剧》:写了91部小说,塑造了2472个人物形象。

我就执着的觉的咖啡和文学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一种美妙的对应。

不是说像巴尔扎克这样,每喝550杯咖啡就一定能写出一部小说,

而是说,如果文学是人生的比喻,那么,咖啡就是对文学的一种比喻。

  

  巴尔扎克


虽说咖啡的风格的确也很多。

“咖啡”这个词本身在希腊语里,就是“力量和热情”。

但是沉淀了不少时候,我觉得咖啡依然并不能独自胜任。

有一部分强烈到要杀人的、燃烧着的文学,需要用烈性酒做比,比如征讨檄文。

比如一些鲁迅先生称作为“投枪匕首”的斗争文学。

还有一部分文学,类似国画般的清淡雅致,咖啡怎么都不像,只有比喻成茶才更像。

比如,白描派,还有一些流水账文学,其中的味道掩藏到无限接近于零。

这样把最强烈的,和最清淡的掐头去尾

咖啡基本就可以完成中间部分的那部分了。

  

1、纯文学和大众文学,很像阿拉比卡咖啡豆和罗布斯塔咖啡豆。

阿拉卡比豆都生长在高海拔地区,酸度和芳香都比较高,咖啡因的含量只占全部重量的1.5%。这种豆子做出的咖啡口感更加顺滑。

绝大多数昂贵的咖啡喝单品咖啡,都是阿拉卡比。

这和纯文学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罗布斯塔豆,低海拔,抵抗病虫害能力强,咖啡因的含量占全部重量的2.7%-5%,含糖量也更低,做出的咖啡口感更苦、更强烈。它通常用来做廉价咖啡,比如速溶咖啡。

这和大众文学简直是一个娘胎里生的。

如果用《故事》里的标准来为文学分类,那么,“咖啡因”大约就相当于文学中的“强情节”。

凡是不依靠强情节、强共情的,就是纯文学,对应着电影里的文艺片,通常越难懂、越高雅就越纯粹。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纯阿拉卡比系的作家少之又少

世界范围内,这个谱系的现存作家可以说大体上会比诺奖获得者的范围、数量能多个1倍就很不错了。中国呢?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家,大部分属于这个谱系。

当然,要把李白、莎士比亚这些先辈都算上,阵容也很壮观了。

其实非要说阿拉卡比中的阿拉卡比,那就更少了。

曹雪芹,卡夫卡,卡尔维诺,伍尔夫,乔伊斯。中国当代的,我知道的只有残雪。

四大名著里,只有《红楼梦》总体上属于这个阿拉卡比谱系。

大众文学则追求强情节,甚至有些会低俗到撒狗血,对应到电影领域就是好莱坞式的类型片。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就是金庸先生。

大部分的网络小说则更像咖啡因超过10%甚至20%咖啡因的咖啡。

不但自然界里不会有,而且还把咖啡因的苦味,变成了完全相反的风味。

爽感、甜宠、虐情、打脸,像那种大勺大勺放味精的食堂免费鸡蛋汤。

金庸先生和大部分网文作家比起来,其实并不太像罗布斯塔豆。

罗布斯塔的用处显而易见,它可以用于拼配咖啡,来增加口感和咖啡因含量。

但实际上,从两种豆子的产量来说,这个比喻完全是垮塌的。

阿拉卡比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其中以巴西为主。

而罗布斯塔占40%,大部分产自越南。

这就完全不对了。

纯文学的比例能占到总产量的10%已经算高估不说

其分布地图也不会如此集中。

按照这个比喻,那巴西岂不就是诺奖大户

而越南则生产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大众文学。

除了叹息这个比喻的拙劣、局限以外。

也真的很羡慕咖啡这种四六开的比例。

当然这个羡慕也很扯,大众文学是为大部分人提供精神干粮的

占到90%以上应该才是靠谱的。

另外,我一直都觉得纯文学的品质,并不一定就比大众文学就高。纯文学作品该LOW还是LOW,而大众文学则一直不乏杰作,比如四大名著里的其它三部:《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

  

2、文学的写作过程,像极了咖啡的挑选、烘焙、研磨和冲泡。

挑选好咖啡豆,可以比喻为作家框定自己的写作素材。

挑选咖啡豆,主要有两种方法:水洗法和干燥法。

我觉得水洗法的浮选、脱皮、发酵、脱皮、发酵、洗豆、干燥、去壳等

对应的是那种特别喜欢大量准备的勤奋型作家

比如像路遥,把当年的《人民日报》等各种资料读了好几年才动笔。

而干燥法,则很像那种喜欢凭借灵感写作的。

他们灵光一现后,只稍作准备,就开始动笔。

烘焙过程,就是作家的孕育、思考过程。

生豆透过烘焙,可以释放出咖啡的香味。

每一颗咖啡豆蕴藏其香味、酸味、甜味、苦味

如何淋漓尽致的释放出来则观其烘焙的火候。

从淡而无味的生豆,到杯中余味无穷的香醇。

是每一颗咖啡豆漫长的旅行中,勾画性格、孕育香味极重要的一个步骤。

作家也会按照自己的设计,来决定对素材进行何种程度的提炼。

一般来说,烘焙程度越深,就越能被大众所接受。

当然,也就意味着其中的残酷、无常、苦涩等已经基本被抹除了痕迹。

像我们常见的意式咖啡,就是深度烘焙的过的。

其实,所谓的意式浓缩式文学,是一开始就经过严格自我审查的。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那些真正好的咖啡,才敢浅度烘焙

有些作家就像能看透坯料中的玉,非常擅长选材。

研磨,像作家写详尽大纲的过程。

即使有些作家并不一定写详尽大纲,但基本的结构、风格这些总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

手工研磨,不是指的还用钢笔稿纸码字

而是意味着愿意花巨量时间完成,而不是借助写作装置(研讨会、模版、偷懒、抄袭)。

不过,就像手磨咖啡的人占比很少

那些不惜工本去琢磨结构、风格、人设和故事核的作家也已经很难见到了。

冲泡,对技术的要求很高,尤其是添加、拼配技术。

  

经过这一道工序后,咖啡就会端到你的面前了。

浓缩咖啡,Espresso, 意大利语的意思是“立刻”的意思,其实就是利用高压,让沸水在几秒钟内迅速通过咖啡粉,味苦而香浓。这对应着中规中矩的像传统严肃文学,不花哨,干货多。

拿铁咖啡,就是把刚做好的意式咖啡倒入接近沸腾的牛奶。

牛奶加入的越多就越容易被接受,就像越逃避真正的现实,就越像大众文学。

在意大利浓缩咖啡中加入的大量水,就是美式咖啡。

这种咖啡口味较淡,但因为萃取时间长,所以咖啡因含量高。

一切兑水的文字,无论类型,就是文学中的美式咖啡。

卡布奇诺,则是三分之一意式浓缩,三分之一蒸汽牛奶,三分之一泡沫牛奶。

这大约可以对应于传统言情或世情文学,比如《金瓶梅》,既有干货,也有其它风味来平衡。

玛琪雅朵,也就是我们习惯上说的玛奇朵

是浓咖啡上加上一层热奶泡,以细腻香甜缓冲苦涩味道。

这对应于传统的琼瑶言情以及现在的女频写作。

仿佛世界上除了甜蜜以外,再无他物可言,最苦涩的莫过于失恋。

  

3、咖啡的酸度、醇度、气味、风味,对应于文学作品的完成度、情节饱和度、艺术风格和整体水准。

成品咖啡的评判体系,和文学评论标准匹配度很高。

咖啡的酸度,和发酸、酸碱值都没有关系,而是指咖啡的提振心神、涤清味觉的功效。

冲调咖啡时,酸度的表现是很重要的。

咖啡失去了酸度,就等于失去了生命力,喝起来空洞乏味、毫无层次和深度。

就像一部没有实现素材潜能的文学作品,完成度不够,无法打动读者,无法让人们喜欢。

醇度,其实就是粘稠度。

对应于文学作品,就相当于叙事密度和饱和度。

从平淡如水,到稠密的像糖浆,就像情节的由弱到强,适合不同口味的舌头品尝。

对普通人而言,至少需要中等以上情节强度,否则会令人昏昏欲睡。

气味,就是咖啡所散发出的气息和香味,包括焦糖味、炭烤味、巧克力味、果香味、草味、麦芽味等等。

这相当于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

有没有觉得,余华的作品有焦糖味,而苏童则是果香味,劳伦斯则是巧克力味。

所谓的咖啡风味,则是酸度、醇度、气味等混在一起的整体感觉,这应该相当于一部文学作品的整体水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