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选帅出征朝鲜,4个野战军主将中,为何独独不考虑刘伯承?

 丘山三也君 2023-08-09 发布于四川
我军共有四个野战军,其中一、三、四野战军的主将都被毛主席考虑过,为何独独二野的刘伯承没有被毛主席考虑呢?

有不少人认为,可能是因为刘伯承指挥的大型战役的经验还不够多,或者是因为他的战功不够,这才导致毛主席没有考虑过刘伯承。那么事情真相是这样的吗?其实并不是的。

刘伯承作为最先跟随红军的一批革命同志,他一直活跃在战斗部的最前线。

刘伯承在长征期间带队智取遵义、强渡大渡河;抗战期间指挥部队奇袭阳明堡,建立晋冀鲁根据地,粉碎了日军九路围攻;解放战争期间,他指挥上党战役,全歼国民党13个师的兵力,带领二野部队进入大别山。

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二野部队在刘伯承的带领下歼灭敌军百万,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图片

从以上种种可以看出,刘伯承能力不够,不足以胜任主帅的谣言也不攻自破。而刘伯承出身军事科班,是党内的知识分子,军事理论相较于其他三个司令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毛主席曾这样评价过:“刘伯承同志就是一条龙下凡!”毛主席对刘伯承的评价如此之高,那么为何在选帅的时候,没有考虑刘伯承呢?

首先刘伯承的年纪仅次于朱德,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刘伯承已经接近60岁的高龄了,他的年纪比彭德怀还要大上几岁。十几年的拼死搏杀也让这位戎马一生的将军数次负伤,身体越来越差。

在1916年的某次战斗中,刘伯承还因中弹而失去了一只眼睛。随着年龄的渐渐增大,失去眼睛给工作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再加上朝鲜战场是非常紧张和残酷的,环境也极其恶劣。

如果刘伯承真的挂帅出征的话,想必会给他的身体带来巨大的伤痛。中央和毛主席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不愿意让刘伯承冒险挂帅。而除了身体方面的原因,还有另一个原因没能让他挂帅出征,那就是当时刘伯承的身上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图片

早在战争年代的时候,刘伯承就意识到我军军事理论缺乏的问题,很多干部自己单干的时候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当大家开始攻城掠地的时候,却表现得不是很理想。

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培训,所以创办一所培养优秀中高级军官的军事院校,在当时也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这也是刘伯承的心愿。

1950年刘伯承给中央写了一封信,请求组织批准自己自己辞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参与筹办陆军大学。

刘伯承是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同时也精通我国古代兵法,又熟悉现代军事知识,是公认的军事理论家。刘伯承以卓越的军事素养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创造了许多光辉的战例。

因此中央军委也认为刘伯承是创建陆军大学最合适的人选,就在志愿军入朝的第四天,毛主席还给刘伯承发来一封急电:“伯承同志,恩来、总司令、荣桓、荣臻和我,都希望你能来北京主持筹建陆大,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图片

1950年10月27日,刘伯承迅速交代了西南的工作,从重庆乘坐飞机来到北京,主持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大学。周恩来对刘伯承说:“你这个人的组织纪律性是非常强的,只要中央的命令已下达,你就会马上来。”

刘伯承说:“中央这么信任我,我还担心自己搞不好呢!”

1950年10月,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虽然风云突变,但筹建军事院校的事情并没有停下来。起初院选的选址拟定在东北,毕竟东北靠近苏联,但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东北成为前沿地带,陆军大学如果再建立在此处的话是有些不合适的。

由于抗美援朝的进行,人力、物力都是格外紧张的,军队又急需大量经过军事学院学习的军官到前线任职,为了尽早开学,刘伯承决定找一个现成的地方办学。

随后南京成为刘伯承率先考虑的地点,华东军政大学的校址是原国民党中央军政学校和国防部,院子比较大,房屋面积足足有47万平方米,就办学来说足够了。

11月5日,军事学校以及部队训练会议在北京召开,讨论了军事院校的教育方针、计划、制度等问题。一切制定完毕后,刘伯承来到南京成立军事学院临时党委。

图片

毛主席曾说过:“办学校,一要有个好校长,二要有个好教员。”于是军事学院一组建,刘伯承就开始抓教员队伍。学校刚建成的时候,教员队伍主要从总部和其他部队选调,从地方大专院校招收。

动用了很大的力量,也只有190名军事教员、5名政治教员、106名文化教员。然而这些却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面对军事教员奇缺的局面,楼伯承决定吸收旧军官当教员。

刘伯承也不是谁都肯收的,针对教员他也有自己的标准:

第一、有扎实的学术基础;

第二、一般经过专门军校,有深入学习军事科学的兴趣;

第三、有为革命军队服务的决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选拔,军事学院一下子得到了数百名国民党旧军官担任军事教员。到1955年,军事学院的教员队伍已经达到1000多人,其中军事教员有1007名。

1957年7月底,中央曾任命刘伯承为高等军事学院的院长,但他在不久后却给毛主席和彭德怀写去一封信,说自己因为身体原因,无法担此重任,请求免任这一职务。

图片

1958年11月17日,中央军委答应了刘伯承的请求,同时任命叶剑英为高等军事学院的院长。

虽然刘伯承元帅没能挂帅出征,但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也许我们现在可以凭借着血肉之躯应对敌人,但是以后,甚至是几十年后,战争的形态还是这样的吗?”

这也是刘伯承元帅投身教育的初衷,英雄不仅仅出现在战场上,功绩也不是用数字表达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