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年“五星红旗”仅得15票,而三号作品得185票,为什么选了前者

 老卖年糕 2023-08-09 发布于山东

播报文章

雁枫情缘

2023-08-08 07:10广东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五星红旗,象征着新中国的骄傲与辉煌,如今飘扬在每一个角落,引领着人民向前进发。但是,少有人知,它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

1949年,新中国的国旗正在紧张的选择中。不同的设计稿件摆在了有关人员的面前,人们为了找到最能代表新中国的符号而争论不休。

在这次竞争中,3号作品备受瞩目,其简单的设计与寓意深远,赢得了185人的支持,而那时的五星红旗仅仅获得15票的支持。似乎一切都决定了3号作品即将成为新中国的国旗。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

五星红旗蕴藏着更深层次的意义。五颗星代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紧密联合,一片红色的背景象征着共产主义的壮丽景象。

于是,历史的车轮转向了一个看似不太可能的方向,五星红旗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新中国的国旗。

01沉睡的火焰:曾联松为新中国设计国旗的故事

曾联松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人。他穿着朴素,说话温和,总是埋头于他的财务工作中。在上海的那家小公司里,他几乎是无人注意的一员。然而,他的内心却藏着一颗沉睡的火焰。

他从小就对绘画和设计充满激情,却因为生活的现实被迫放弃了这一梦想。每当夜深人静时,他会拿出那些秘密的画稿,用笔触描绘自己心中的世界。这些画稿是他唯一的宣泄,他对未来更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新中国建设的向往。

1949年7月15日,那天早晨,他如常坐在报摊前的小凳子上,他随手拿起《解放日报》,却被一则面向社会征集国旗设计稿的新闻吸引。他的心突然跳动起来,这不仅是一个设计的机会,更是一个实现梦想,服务国家的机会。

他的内心起了波澜。他想象着自己的设计成为新中国的象征,飘扬在每一个角落,激励着亿万人民。那一刻,他感到自己仿佛被命运之手推向了一个崭新的舞台。

他握紧了报纸,急匆匆地走向办公室。他知道,他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

他站在领导的办公室门前,手心冒着汗。他心里反复练习着要说的话,然后敲响了门。

领导的办公室整洁有序,书桌上摆着一盆刚刚浇水的小绿植。领导看着他,眼神询问。

曾联松呼吸一顿,然后说:“领导,我看到了国家征集国旗设计稿的消息,我想请几天假回家设计。我知道这个请求有些突然,但我真的很想为新中国做点什么。”他的眼神坚定,声音略带颤抖。

领导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点头:“好,你去吧。希望你能设计出一面好国旗。”

曾联松露出了一丝感慨的笑容,“谢谢您,我会全力以赴的。”

他走出办公室,胸膛里充满了激动和自豪。他知道,这是他等待许久的时刻,他终于能用自己的双手和心灵,为新中国的诞生留下自己的印记。

02坚持信念,绘就新中国:曾联松的国旗设计故事

曾联松的小阁楼变成了他的世界。天亮时他便开始设计,深夜还在试图捕捉那一道灵感的火花。他几乎不吃不喝,全身心地投入到国旗设计之中。

领导忍不住担心,连续的几天都没有看到他上班。他决定亲自去曾联松家看看。领导敲了敲门,曾联松匆忙打开,墨迹斑斑的手指和满头的汗水流露了他的辛苦。

领导坐下,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联松,你这样折腾下去,身体会受不了的。那么多人投稿,你再有热情也难保能选上。你只是个财务工作者,你觉得自己有机会吗?”

曾联松停了手中的笔,直视领导,缓缓说道:“领导,新中国正面临重大历史时刻,这份任务不是谁特别的权利,而是所有人民的责任。如果每个人都退缩,那我们又怎能找到真正的国旗呢?我坚信我的设计能表达中国人民的心声。”

领导被曾联松坚定的眼神所打动,轻轻地点了点头:“你继续做吧,我相信你。”

日子继续过去,曾联松的墙上挂满了失败的草稿。他感到灵感越来越远,有时候甚至想放弃。但每当这个念头浮现,他就会想到领导的鼓励,以及他对新中国的信念和热爱。

直到有一天晚上,他突然听到了窗外儿童的歌声。“星星?”他自言自语地喃喃着。突然灵光一现,“星星!”他大叫起来,“是星星!”

接下来的几天里,曾联松像着了魔一样,他重新投入到国旗设计大业中。星星的形象,五颗星星,一切都豁然开朗。

完成草图后,他将它拿给领导看。领导看了,眼睛逐渐亮了起来:“联松,你做到了。”

曾联松含泪点头:“我一定会做好的。”

寄出设计稿后,曾联松终于松了一口气。不知为何,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他的设计一定会被选中。

然而,日子过去了,他重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渐渐忘了国旗应征稿的事情。

03国旗评选激烈竞争: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或成黑马

在北京饭店的413个房间中,一场庞大且精密的评选正在进行。来自全国的2992个国旗设计方案摆放在桌案上,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人的心血和对祖国的深情。

在这其中,有朱老总总司令蓝色长方形嵌入一颗大红五角星的设计,诠释着党的光辉在中华大地的映照。文学大师郭沫若先生的作品则以红五角星与长江黄河相结合,赋予了国旗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是,如何在这些作品中选出一面能代表新中国的旗帜呢?评选工作进展缓慢,第六小组甚至有些手足无措。然而,周总理总理的一句话打破了僵局,他提出先确定原则性,再进行筛选。

通过领导和专家的共同努力,他们确立了三点准则:体现中国特征、反映新中国政权特征、简洁严肃。这样的原则让评选变得有章可循,而不是盲人摸象。

分门别类的筛选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效率,不同的设计思路被归入不同的类别,其中包括了红旗与五角星、麦穗的结合,西方风格的蓝白配色,以及加入共产党镰刀等象征的设计。

在这些被精挑细选的方案中,三个大热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它们均富含了象征长江、黄河的元素,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然而,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原型——“复字三十二号”却未能引起足够的注意。

04团结与力量: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成为新中国国旗

张治中坐在会议室的长桌旁,他的眉头紧锁,眼神里透露着坚决的反对。面前的设计方案“一颗大星一条杠”让他感到不安,那条杠子在他眼里,像是一把金箍棒横在国家的中央,有着分裂的隐喻。

他不禁站了起来,坚定地说:“杠子向来不代表河流,中间一横杠容易被认为分裂国家,分裂革命;国旗中间摆根金箍棒干嘛?”

房间陷入了沉默。所有的目光都转向了毛主席,等待他的裁决。

田汉站起身,他指着曾联松的五星红旗图案说:“或许我们应该考虑这个设计,它简洁而有力,五角星象征着团结和力量,无需额外的装饰。”

“但四小星代表四个阶级,这难道不会在未来产生问题吗?”有人提出了疑虑。

毛主席静静地听着,他的眼睛扫视着房间,仿佛在寻找每个人的内心反应。最后,他缓缓站起来,说:“我们不必拘泥于具体的符号解释。五星红旗可以代表全国人民大团结,不仅是现在,未来也同样适用。历史会流转,但团结是永恒的。”

他的话语温暖而富有智慧,房间里的紧张气氛瞬间消散。

1949年9月27日,当五星红旗被一致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时,那些曾经的争论和辩论变得微不足道。新的国旗不仅代表了一个国家的重生,还是一个民族凝聚、团结和力量的象征。

05五星红旗背后的设计故事:曾联松的荣誉与责任

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曾联松如同往常一样坐在家中的小书桌前,翻开了《报日人民》。但是那天,《报日人民》的头版上印着一个他熟悉的图样——五星红旗。他的心在瞬间变得火热,他瞪大了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他的图案,他的设计,就在那里熠熠生辉。

然而,他心中也有些许困惑,那个图案与他的设计如此之近,然而又有些许的异样。在他的设计里,那颗大星星里面是有镰刀斧头的,但在报纸上,那个五星红旗却没有。他自己也无法确定,那是不是他的作品。

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了窗前。窗外的世界正在迎来一场新的开始。而他的国旗,或者说几乎是他的国旗,正在成为那个新时代的象征。

他想起了那一天,他坐在画桌前,灵感如泉涌般涌出。五颗星星,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力量。但是,他的设计里,那颗大星星里面还有镰刀斧头,现在报纸上的图案没有了。

心中的激动开始慢慢被疑惑所取代。他是否真的对国家做出了贡献?或者,他只是一个幕后的小人物,永远不会被人们铭记?

但无论如何,新中国即将建立,新的国旗即将升起,人民即将迎来全新的生活。这足以让他激动,足以让他忘记所有的疑虑。

十月一日的下午,他站在人群中,眼睛凝视着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他的心跳加速,泪水涌出,那一刻,他知道,那确实是他的设计。

那一年的十月二十一日,当官方的确认信来到他手中,他才真正明白,他的设计已经成为了全中国人民的骄傲。五百元的奖金,或许在别人眼里不多,但对他来说,那是一份荣誉,一份责任,一份永远不会消逝的历史记忆。

他用那笔钱给妻子买了一支欧米伽手表,买了五袋面粉。他笑了,生活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丰富。他知道,他的名字将永远与那五星红旗相连,与那一个历史的时刻相连。

在后来的日子里,他才逐渐了解了那个设计背后的故事。大家删去了他作品里的镰刀锤子,著名画家徐悲鸿亲自确定了“国旗红”在色带中的精确数字。

他收藏了那封官方的确认信,放在了画桌的抽屉里。每当看到它,他就会想起那一段历史,那一份荣誉,那一份责任。

他知道,那五星红旗不只是一面旗帜,它是一个民族的骄傲,一个国家的灵魂。而他,也因此成为了那个民族的一份子,那个历史的见证人。

06永远的榜样:曾联松的爱国精神和国旗设计之路

1979年,庆祝国庆的钟声再次敲响,三十周年的庆典让全国沸腾。曾联松,这位国旗设计者的心情同样充满激动和自豪,他受邀来到了北京。

在庆祝活动中,一位充满活力的年轻记者得知曾先生的身份,眼睛立刻闪耀起敬意的光芒,他冲过去,声音里满是激动:“曾先生,您为祖国设计的国旗,现在飘扬在每一寸土地上,您一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荣耀吧!”

曾联松望着远方,脸上的笑容温暖而谦逊,他的回答让人感动:“年轻人,你把荣誉都归到了我一个人身上,其实不然。那面国旗是经过许多人的集体智慧才最终诞生的。我的设计只是原始的想法,后来的修改让它更加完美、更加符合我们民族的精神。”

记者们对这样的回答感到非常震撼,其中一位年长的记者忍不住赞叹说:“曾先生,您的谦逊和奉献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学习的。”

曾联松摇了摇头,目光远望,仿佛回到了那个历史的瞬间,那一天,他的心中只有一片红色,只有国旗的飘扬。他说:“不,不,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时间渐渐推移,1999年10月19日,这位曾经以自己的才华为祖国画下五星红旗的老人,在上海病逝,享年82岁。他的逝世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因为他的一生就是那样默默无闻,就像他所说的,他只是做了他应该做的。

然而,正是这样的精神,让他的生命闪耀着别样的光彩。他虽然没有追求名利,却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了一代人的楷模。

后人对曾联松的生活回顾时,他的一生简单而朴素,他的工作虽然普通却充满激情,他的爱国情感纯粹而深刻。他不仅用手中的笔设计了五星红旗这一历史的符号,更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那一份对祖国的执着与热爱。

或许正是因为他的默默付出,他的无私奉献,他的坚持不懈,我们的国旗才能如此鲜艳地飘扬在每一个角落,象征着一种信念,一种坚持,一种对祖国的无尽的热爱。

曾联松的一生就像他设计的国旗一样,简单而深刻,红色的热情映射了他那一份深深的爱国之情,五颗星的闪耀体现了他那坚定不移的信念。

他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也不追求成为英雄,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种英雄的精神,成为了我们永远的榜样。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