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母草,性辛微寒,味微苦,入心肝经。善活血调经利尿,常用于治疗由瘀滞引起的女子月经不调及产后病。《新修本草》云:“捣汁服主浮肿,下水,消恶毒疔肿。” 近年来,笔者根据益母草活血散瘀利尿消肿的作用,在临床上用其配车前子,治疗卵巢囊肿,取得了良好疗效,且方法简单,价格便宜,农村和山区还可就地取材,服用方便。 ![]() 此方法可用于妇科普查时所检出的单纯性卵巢囊肿。 例如李某,女,38岁,单位作妇科普查时,B超报告,右侧卵巢囊肿2cmX4cm。平时月经正常,亦未感有何不适。腹部检查无压痛。遂给予上法治疗。10天后复查,B超报告,囊肿消失,其它未见异常。 卵巢囊肿,类似于中医的“肠覃”,是由于痰湿瘀滞结聚于胞脉所致。 益母草活血散瘀、利尿消肿,配车前子以加强利湿作用,而断其痰湿之源。且2味同入肝经,卵巢囊肿发病部位在肝之经脉循行所过之处,使药效直达病所,2药泡水代茶饮可保持药物在体内的均衡浓度,故而显效。 ![]()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以大剂量益母草为主药,自拟益母草汤治疗早期乳痈,均获显效,举例如下。 如治李某某,女,26岁,农民,1990年 10月3日就诊。产后2天,乳汁分泌不畅,双侧乳房肿胀疼痛,右乳房可扪到约 4cmx3cm肿块,局部红热,触痛明显,伴恶寒发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滑数。诊为早期乳痈 ![]() 服药3剂后,泌乳正常,余症消失。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 笔者在临床中应用内蒙古医学院李凤祥教授之验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多例, 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如治裴某某,女,44岁,1999年10月2日初诊。 患者于1年前未值经期,忽然出现阴道出血量多,更久不去,经用激素治疗始去。从此,每次月经来潮,辄漏下淋漓,量多色紫,并见少腹胀痛,食纳呆滞,做妇科检查未见异常 ,在当地医院诊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此次自8月22日月经来潮,迄今未止,经量时多时少,血色紫黑有块,余症如前。曾肌注缩宫素黄体酮不效,亦曾服中药数剂,多以参芪等益气摄血或以炭剂止血,亦无效。 忆起李老一首歌诀: 功能出血无专方, 多用归脾补血汤。 不如四两益母草, 归芍甘草佐木香。 ![]() 服药2剂后,经量明显减少;服完3剂后,血止。为巩固疗效又服3剂,以后每值月经来潮的前1周服药6剂、如是3个周期后,月经每隔30~32天来潮1次,经期8天,色淡,量适中,周身无不适。随访至2000年12月20日未复发。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中医之崩漏范畴。主要表现为月经淋漓不断,时多时少,病程较长,临床治疗颇为棘手。 叶天士认为“久病入络”,病久多瘀,胞宫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此崩漏难治之根结所在,临证必须注意运用活血化瘀止血法才能奏效。 《本草纲目》云: 益母草能“活血化瘀,调经解毒,治胎漏产难……崩中漏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