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方子,让衰退的关节重新焕发活力

 Yang马 2023-08-09 发布于江苏







图片

清代名医陈士铎,在其著作《辨证录·虚损门》中记载有这么一段话“人有行疫劳苦,动作不休,以至筋缩不伸,卧床呻吟,不能举步,遍身疼痛,手臂酸麻,人以为痿证之渐也,谁知是损筋之故乎。”

看到这里大家最容易联想到的也许就是膝关节退行性变,年纪上来了,走路走多了膝盖就痛,或者去爬个山什么的,第二天就又肿又痛,连屈伸都受影响。

毫无疑问,膝盖这个大关节,在日积月累的走动后必然会出现慢性劳损,里面的半月板、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到了一定年纪估计都有不同程度的损耗。

为什么年轻人不容易出现膝关节的问题,而年纪大的人更容易出现呢,除了时间留下的沧桑,最本质的就是肝肾亏虚。肝主筋,肾主骨,膝为筋之府,腰为肾之府。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是大部分筋骨虚损的内在机制。

针对这个问题,陈士铎创立了一个方子,养筋汤,名字直接明了。

养筋汤:白芍15克、熟地15克、麦冬15克、酸枣仁9克、巴戟天9克。煎汤服用。

陈士铎对这个方子的疗效,可谓信心十足,二剂筋少舒,四剂筋大舒,十剂疼痛酸麻之症尽痊矣。

看到这,大家肯定觉得在吹牛皮,事实上以前能达到那么好的疗效一点都不奇怪,伤筋动骨一百天,古代人看病,就会乖乖在家休养,哪像现在刚刚看完病又去加班加点,年代不一样,节奏不一样,看待问题的角度肯定也不一样。

但方子肯定是好方子,思路也是值得借鉴的。

整个方子突出四个字:滋水涵木。

陈士铎可谓把五行生化玩的特别溜。

筋属于肝,肝旺则筋旺,肝衰则筋衰,损筋也就是损肝。柔肝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白芍,白芍就是芍药花的根,入肝经,养血的同时还能敛血。虚损的问题都是因为过度耗散导致的,就好像白天阳气已经往外耗散了,晚上就应该收回来,好好休息,无扰筋骨。白芍让耗散的气血往回收敛,发挥肝藏血的作用。所以白芍素有“缓急止痛”之功,靠的就是养血柔肝。

肝旺除了要自身强,还要靠肾水的滋养。中医看来,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所以肝肾是一脉相承的。肾水足了才能化生肝木,这树才能枝繁叶茂。填肾精最好的无疑是熟地。熟地是地黄的根茎,地黄也叫地髓,能把土地里的精华都收入囊中,补益力极强。经过九蒸九晒的地黄就是熟地,质地胶黏,性质温和,能把精髓缓缓地填补到人体的根本处,滋生肾阴。阴液足了,肝木所需的养分也足了。

中医说肺为水之上源,下游的水量由上游决定,这也是金水相生的道理。那麦冬是滋阴润肺的主力,虽然个头不大,长的像麦子,但体型丰满,纺锤形的身段,预示着汁液饱满,滋阴力强,而且滋的是肺阴,肾阴就能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真的是“为有源头活水来”。

酸枣仁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安神助眠,用在这里却非常巧妙。内经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酸枣仁能养心肝血,对于筋骨疼痛,酸枣仁能养血柔肝,还能养心安神。从五行角度来说,水生木,木生火,肝木因为筋损的问题,尚不能自给自足,还要去照顾心气不足,这显然不人道。为了让肝能安心养病,酸枣仁自告奋勇,为肝分担照顾心的事物。

前四味药都在血分、阴分做文章,缺乏生机,要让血动起来,尚缺一味阳药。巴戟天闻讯而来,巴戟天最具阳刚之气,能补肾阳,强筋骨。《景岳全书》有云:“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巴戟天的加入使整个方子养阴血的同时还能得到温煦,静中有动。

整个方子以补益为主,脾虚虚弱者可适当加入豆蔻、陈皮、砂仁、鸡内金等助脾胃运化吸收。

图片

END


图片
中医李知行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