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回北京的飞机上,我重新读完了《精力管理》

 碧海蓝天kx32di 2023-08-09 发布于四川

这是我的第 681 篇原创

关注我的,不是粉丝,而是朋友

图片

大家好,我是K叔。

在回北京的飞机上,我重新读完了《精力管理》。

图片

这本书,出版于2015年,我是在2016年的时候读的,那会儿我不是白天央企工作,晚上副业写作嘛,觉得精力状态明显跟不上,就认真地把这本书看了一遍,还做了笔记。

而且,在我的108自律行动营课程里,也有关于精力管理的内容,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这本书的学习和应用。

但是,这段时间,我给自己加了一些新的任务,尤其是公众号要每天两篇原创更新,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明显感觉到,可能接下来是一场恶战,所以,回北京的飞机上,周围的人都在睡觉,老二就躺在我腿上,我则拿着手机,把这本书花了两个小时,看完了。

不得不说,再次看,超级有收获,甚至我都在谴责自己,以前看的内容,好多都已经不记得了。

比如,这本书讲了一个对比案例,我瞬间就脸红了,哈哈哈。

他说,一般长跑运动员,看上去好像脸色都不太好,瘦骨嶙峋、面黄肌瘦,关键是……情绪状态并不饱满,总是苦哈哈的,说的可太对了。给大家看一下我很喜欢的两个马拉松名将:

大迫杰和基普乔格。

图片

图片

对比之下,短跑运动员就完全不同了,我们在赛场上看到的他们,永远是这样子的:

非常兴奋,而且情绪和精力总是很饱满。

图片

图片

什么原因呢?

书中给出的答案是:

人生不是一次马拉松长跑,而是一次一次的冲刺短跑组合而成的。

这是更加符合人体节律的,也就是,可以阶段性地冲刺一段时间,但结束之后,一定要给自己休息修整的时间,这样我们的整个状态,是一种波动的,而非线性的。

所谓线性就是,要么一直卷,要么一直躺。一定要卷和躺结合起来,才能让我们更容易进入到「全情投入」的状态。

所以,要学习短跑运动员,把生活拆分成一系列可以掌控的阶段,既满足生理需求,又符合自然规律。

当然,我虽然喜欢长跑,但是,在面对很多工作、生活时,都一直遵循的是「波动」的状态,我在每天直播的时候,都会说一个词,叫做「阶段性冲刺」,其实是一个道理。

另外,书里提到一个概念,也是健身运动领域常提到的一个词:

超量补偿。

我以跑步为例,如果你一直都是每天跑5公里,配速一直不变,那么你的跑步能力不会有明显的提升,但是如果你开始尝试间歇跑,也就是,比平时配速快很多的跑1分钟,然后走1分钟,再跑,再走,循环往复,这种远超过你平时水平的练习,会让你的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

包括我们健身,练肌肉也是一样的。你给的重量越大,肌肉撕裂效果越强,肌肉增长效果也就越好。

超量,才会补偿。

那么对应的,我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学习时,一定要尝试给自己更高的目标挑战,去磨炼自己的心性,以及你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了你的专注力、你的耐力、你的思维力等等,越挑战,才越突破。

当然,这本书里提到的精力管理金字塔模型,还有提到的很多案例、数据,都给了我一些新的启发。

计划要把这本书放进我们进化圈社群的共读书单了,哈哈哈。到时候,我们一起读起来哈!

同时,精力管理的核心,其实是,优先做重要的事。


那如何判断哪件事重要?哪件事应该优先被完成,OKR目标管理法,你一定要会。

我用半年时间,打磨了一场直播,重点教你《如何用一张OKR表格,搞定你99%的目标》。

你的拖延症、三分钟热度,可能会在一场直播之后,彻底被解决!

如果你想要实现减肥、考试、赚钱等各种目标,那你更要来听这场直播!抓紧预约直播,明天早晨见!

如果结束,点开预约下一场

我每天都会直播

哪怕只听10分钟

收获也巨大!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