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丨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主穴(上)

 感悟_johnson 2023-08-09 发布于福建
图片

文章字数 / 4160

阅读时长 / 9分钟

目标快速记忆病证的主穴有序且紧密

本系列“食用”的简要说明:
详见: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丨《针灸治疗·各论》复习前的准备
核心方法:我的记忆方法丨助力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在《针灸治疗
·各论》中,我会将每个单元的病证打乱原有的顺序重新分成若干组。在每个组别中,严格的顺序记忆每组病证的名称逐一记忆其主穴

1、组别的划分按照病系、主穴同异等规律。
求同存异:不同病证的针灸处方中,存在相互重复的主穴。合并相同,再记异处。减少重复记忆,又能加强病证之间的联系。

2、主穴的记忆使用联想法。在歌诀的编写中,尽量取全主穴名称;假如必须取单字代替某穴,则尽可能的做到统一指代
有时为了歌诀的简短与精巧,编写时任意取主穴名中的一个字。这偶尔能闪现出绝妙的句子,但总是如此,病证数量一多,就会忘记歌诀中单个文字具体所指代哪个主穴(很多教育机构,在编写主穴歌诀都喜欢取单字,但我并不十分认同。虽然只在4、5个选项中排除,大部分都能靠谐音选对,但我还是想要求自己能在复习之初就牢牢锁定正确的腧穴)因此尽量把主穴的全名编进歌诀中。
如果在满足歌诀的工整的前提下,非要取单字,也最好能将指代进行统一,即:“足”就是足三里,“三”就是三阴交,“内”就是内关,“尺”就是尺泽,“太”就是太冲,“堂”就是印堂。这很难,但可以尽量。待所有单元编写完,我再做一份指代的总结。

3、联想要与病证关联上
出于精简的目的,歌诀中如若无法出现病证的字眼,但在脑海闪回具体的联想内容时,就务必补全联想画面与病证的联系
我在为主穴编写歌诀时就会犯这种错误:歌诀顺口,画面生动,当时觉着没问题,但是过段时间再看,却记不起它属于哪个病证。因为它遗漏了与病证之间的关联,从而出现了张冠李戴的情况。所以即使歌诀中不出现病证名,但在构思联想画面时,要加上画面与病名的联系。当然,能直接在歌诀中编写进病名,是最好不过的。

通过上述分析,就已出现了两种容易混淆的情况
一是忘记歌诀中单个汉字指代哪个腧穴同样是“门”,到底是神门还是郄门,还是章门,还是期门?
二是背的滚瓜烂熟的歌诀,却忘记它属于哪个病证。
希望大家注意。
图片

本文学习7脑系病证2心系病证2气血津液病证
头痛、偏头痛、中风、眩晕、晕厥(本在三十二单元)、痴呆、痫病;
心悸、不寐;
郁证、消渴。

将课本原有的复习顺序打乱,病名按照新的顺序记下。
通过客观逻辑或联想画面将病名串联(按后续的分组成行):
头痛偏头痛),
中风先兆之一。
眩晕也是。眩晕晕厥,程度上由轻到重。
(两个心系病证插在两个脑系病前,最后由一个气血津液病证结尾)心中悸动心悸)难安,辗转不寐。睡得少白天注意力涣散,工作时像是犯痴呆,困顿得口角流涎痫病)。最后被通报批评,郁证至极。
郁证都学了,就顺带的将消渴也一并捎上。针灸学内科病证中仅有的两个气血津液病证。
图片

联想的文字描述或许会很多,但只要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愿意想象,数百字的文字描绘在脑中只是一瞬间的闪烁。闪烁过后,成片的记忆点如繁星般倾泻而下
有些描述只是在圆联想的逻辑,理解后,是不需要再回忆这部分文字的。


第一组:

病证
主穴
头痛
百会 风池 阿是穴 合谷
偏头痛
率谷 阿是穴 风池 外关 足临泣 太冲


求同:
阿是穴 风池

啊,风驰电掣会(偏)头痛。

存异:

头痛——合谷百卉香头痛

偏头痛——衰谷在外太凄零

阿是穴),领导风驰风池)电掣的赶路导致(头痛

他赶往两处正在开发的山谷做调研,一处叫“合谷”,千百朵花卉百会)绽放于此,争奇斗艳,香得领导美美的头痛

另一处开发失败,戏称“衰谷率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外外关,很僻,导致太冲凄零足临泣),真正让领导偏头痛

第二组:

中风
主穴
中经络
水沟 内关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委中
闭证
水沟 十二井 太冲 丰隆 劳宫
脱证
关元 神阙


求同:
中经络与中脏腑(闭证):水沟

中风是因入水沟。

存异:

中经络——内关极泉中三尺

中脏腑(闭证)——十二太太老公疯

中脏腑(脱证)——脱证回阳缺官员

此人中风是因为不慎跌入水沟

为了不出现神昏(神昏是邪魔上身),只中经络,所以要去内关着的极地泉水极泉委中)寻找三阴交)把镇魔尺泽);

但此人有十二十二井)个太太太冲),老公劳宫)迟早被闭证丰隆

脱证也是妖魔上身,元气败脱,其治法为回阳救逆,但神阙)少一名镇妖官员关元)。

第三组:

病证
主穴
眩晕.
百会 风池 太冲 内关
眩晕.
百会 风池 肝俞 肾俞 足三里
晕厥
水沟 百会 内关 足三里


求同:

眩晕实证与虚证:百会、风池

百会舞池惹眩晕。

存异:

眩晕(实证)——内力太冲会实晕

眩晕(虚证)——肝肾不足发虚晕

百老汇(百会)舞步生风的舞池(风池),惹得置身其中的俊男靓女们一阵眩晕

用力过猛,内关)力太冲会发实证眩晕

肝肾肝俞肾俞)不足三里)则发虚证眩晕

注意:在头痛中,百会是千百朵花卉,这里是百老汇;风池是风驰电掣,这里是舞步生风的舞池。很难做到一个穴位在所有联想中使用同一个画面形象,注意区分。


求同:

晕厥与虚、实眩晕:百会

百会惹晕厥。

存异:

晕厥——内关水沟足三天

还是那个百老汇百会),让另一个人晕厥。

不同的是比眩晕程度要重,因为这个人不慎跌入舞场的水沟中,并且没人发现,被内困内关)在里足足三天足三里),不晕厥都难。

第四组:

这组比较有趣,不同于之前归类的主穴复习的那三种情况。

本组规律:病证之间相同的主穴数量成递增的等差数列

这种情况较少出现,所以就没在复习思路中举例了。

当复习这组病证时,脑海中应优先唤起这组数列01233(最后一个“3”虽与前者不构成规律,但只有一个数量,还是可以顺便带上的)

每个数字代表着一个病证,而具体数值:01233代表着该病证与下一病证(病证的顺序很重要)有多少个相同的主穴

其中0123是自然数列,十分容易记住,因此我利用这一规律将其编组。如果它们共同主穴的数量不按照此规律,而是其他不规则的数列,我也就不会如此归类了。

病证
主穴
心悸
内关 神门 㕁门 心俞 巨阙
不寐
百会 安眠 神门 三阴交 照海 申脉
痴呆
百会 内关 印堂 四神聪 太溪 悬钟
痫.发作
水沟 百会 后溪 内关 涌泉
痫.间歇
印堂 鸠尾 间使 太冲 丰隆 腰奇
郁证
百会 印堂 水沟 内关 神门 太冲
求同:
心悸记为0
心悸与不寐是仅有的列入考纲的两个心系病证,而不寐与脑系病证的痴呆、痫病,主穴之间存有一定的规律,所以把心悸、不寐、痴呆等归于一组。
心悸的主穴中虽与痴呆、郁证、痫病同有“内关”,但与不寐不同有。为了更“宏大的”规律,舍弃次要的规律,所以视心悸与下一病证(不寐)无共同主穴,记为“0”。

不寐记为1
百会
从不寐开始,就与该组的下一病证,有以“百会”为起点,逐一增加的同有的主穴。

痴呆记为2
百会 内关

痫病(发作期)郁证记为3
百会 内关 水沟

存异:
心悸0——内关神郄心巨缺
不寐1百会——神门安眠入三更,照海申脉阴阳跷
痴呆2百会 内关——痴呆想聪上学堂,太溪悬钟肾生髓
痫病(发作期;3百会 内关 水沟——后溪涌泉突昏仆
痫病(间歇期——剑士痫病间歇疯,要骑鸠尾冲印堂
郁证3百会 内关 水沟——神堂太冲得抑郁

郄:同“隙”,空隙、裂缝。
犯了错,内关两扇门后,门后有神像。在神门像缝隙郄门)下面壁,心俞)像是被愧疚挖空,巨缺巨阙),心悸难安。

百老汇百会)让人不寐。
不寐的话,就皈依神门下,能安眠三更三阴交)。
客观逻辑:照海申脉通阴跷脉、阳跷脉。阴、阳跷脉司寤寐,所以照海、申脉共用以安神助眠。
“百老汇还会让人晕厥,加上舞池是眩晕”,时不时就要想起之前学习的内容,加深印象,也注意区分。

百日百会内关在家会痴呆。
痴呆想要变聪明四神聪)应该上学堂印堂)。
客观逻辑:痴呆病机,髓海不足。太溪为肾经原穴,肾主骨生髓;悬钟八会穴之髓会。

口角流涎(痫病发作期),流口水水沟,让人(郁证)在痴呆(百会 内关)的基础上,加上水沟。
用于养老的后溪中,突然涌出泉水涌泉),让5个总督昏仆,发痫痫病发作期
记忆的涟漪:
还记得后溪穴在各论中的联想吗?还记得后溪通督脉吗?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丨手太阳小肠经丨针灸学思维导图

剑士间使)在痫病的间歇期偶尔会发丰隆),叫嚷着要骑腰奇)上九尾鸠尾),直太冲印堂之上。
注意:这里的“太冲”取“冲”字。
为满足统一指代的原则,特殊情况我会作出提示,便于区分。

郁证3百会 内关 水沟),联想同痫病发作期。
神门印堂前,言行太冲动的话,容易挨板子,抑郁(郁证的是自己。

注意:我好像给同一个病证太多的联想画面了,在病名串联记忆的联想中、在病证主穴求同的联想中、在存异的联想中。

因此我可能要做一点提示:让重要的画面,浓烈一点

因为同一个病证,在不同记忆场景有不同的联想画面,为避免混淆,所以应将其在重要之处的联想画面,记忆得更深刻、更浓烈一点。次要的,比如就为串联病名的联想,看一遍就行,因为通过后续反复的复习,根本不用借助联想,就能回忆起来。

第五组:
病证
主穴
消渴
胃脘下俞 肺俞 脾俞 肾俞 太溪 三阴交


消渴一效二本三背俞

消渴的方义全文很详细的解构了其主穴的组成。

比起其他病证的方义,消渴的方义不仅全面(涵盖了所有主穴),且暗藏一个完美数列123

主穴按123的比例组成(有些很经典的数列,可以将其当作记忆的踏板)。

一个消渴的经验胃脘下俞

两个治疗阴虚要穴(消渴,阴虚为本)

客观逻辑:肾者,阴阳之根本也,太溪为肾经原穴,滋阴益肾;三阴交,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主治阴虚诸证。

三个各自针对、下消的背俞穴(治疗相关脏腑病变)

消渴根据症状分为上、中、下三消。

上消——烦渴多饮,口干咽燥:肺燥津伤——选肺俞

中消——多食易饥,口干欲饮:胃热津伤——选脾俞(脾胃表里,含“胃”字的腧穴已经选了一个了,那就加个脾俞);

下消——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肾阴亏虚——选肾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