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的如何长出一颗变革的心?

 a_123 2023-08-10 发布于河北

精亦诚刘欣

(本文来自原创作者刘欣“卓越运营实战”公号,订阅公号,一起实现卓越运营。)

上周六给客户培训时,我被问到一个问题,“刘老师,企业经营首先要保证风险可控,正所谓安全第一嘛,这也就导致企业天然不敢轻易变革。那美的怎么能做到不断变革的?难道美的不怕变革的风险吗?”

我当时回答说,美的当然也怕变革的风险,但美的更怕不变革导致的组织懈怠。企业领导人在决策时,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只不过在很多企业选择稳健保守的时候,美的选择了主动积极的变革。

现在想来,当时回答得有些简单,今天就通过这篇文章,来展开说一下,美的是如何长出一颗变革的心?


01.

创始人有颗求变的心

任何一家企业能取得一定的成就,都离不开创始人的奋斗和影响,美的也不例外。

要说美的为什么能长出变革的心,首先是因为创始人何享健有颗求变的心。

那么,何享健的求变之心,又是如何生成的?

回想我在集团总裁办的工作经历,再结合何老总的各类讲话资料,能够梳理出基本的脉络,如下图所示。

美的如何长出一颗变革的心?

精神支柱的原动力

何享健曾不止一次说过:

“我的愿望就是把美的做好,这是我人生最大的理想、最大的愿望。”

“企业不断变好是我的精神支柱。”

“把美的做好”,是何享健的工作原动力,也成为其勇往直前、几十年如一日的精神支柱。

为把美的做好,心态必须开放

1998年,何享健在接受《顺德报》采访时,很直接地说过,“我原来读书少、文化低,为了实现目标,自己本身要不断学习、接受新事物,要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意识。”

“ 对我个人来讲,就是要有开放、创新的观念。”

何享健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比如,只要能把美的做好,何享健不惜从外地引入各类人才,哪怕是被一些本地员工抱怨,仍然是坚持从“用北滘人”到用“全世界人才”。

乐观向上、不断进取

乐观向上、不断进取,是何享健的生活哲学,也被他应用在了企业发展中。

这话不是我编的,而是何享健早年间面对《羊城晚报》记者时所说的。

心态越是开放,就越是能看到别人优秀的做法,也就越是想要成为优秀。

而乐观进取的性格,也推动何享健不断上升。

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向上的路犹如登山,越是往高处走,就越困难。

而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是考验领导人的信心和能力。

是迎难而上,还是逃避推脱?

是适可而止,还是坚定前行?

何享健有自己非常明确的回答:

我的性格,一是直视现实,二是不屈服于前进中的困难。出的问题有多大,如何解决,我的头脑很清楚,这是实践中锻炼出来的胆识。”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从我个人来讲,我从来都不回避问题,不把问题推到上级,也不推到下级,而是冷静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和科学的态度,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敢于求变,才有出路

老方法解决不了新问题。

在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旧有的经验往往难以奏效,而只有求新求变,才有出路。

关于敢于求变,何享健说了太多次,“我们只能上不能退,必须不断调整、改革、提高、创新,抓住机遇,才能促进美的的持续发展。”

“企业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美的不改革也是死路一条。”

美的如何长出一颗变革的心?

有了“把美的做好”的精神支柱,心态不断开放,也就不断吸收外部能量。

乐观进取的性格,又推动何享健向上攀升。

向上的过程中,敢于直面问题和解决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求变成为唯一出路。

由此可见,创始人的求变之心,不是为了变而变,而是源自内在的精神支柱。

那么,又是哪些层面的所见所思,使得美的长出一颗变革的心?

从宏观到微观,依次有三个层面:

宏观层面: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

中观层面:国内外各企业的成败。

微观层面:美的自身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们逐个来说一下。


02.

宏观层面: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

从大环境来说,美的的高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

虽说美的是从1968年就开始创业,但要说真正发展起来,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美的正是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才在白色家电领域不断攻城略地。

改革开放,不仅带给美的市场机遇,更重要的是,从思想层面让何享健和美的认识到,变革才能带来重大发展。

何享健在美的40周年时,专门谈过改革开放是如何推动自己解放思想,并改变企业管理模式的。

“要不是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美的可能会跟很多珠三角的同行一样搞家族式企业,始终难以做大做强。……坚决不搞家族企业,也是我在'解放思想’上的认识,所以我极力推动美的产权改革,让市场来调节企业的运营行为。……美的也是中国所有上市公司中,最早推出股权激励机制的,这也应归功于当时的思想大解放。如果不是改革开放,美的难以完成产权改革,也难以调动有价值的人才的积极性。”

看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活力,给美的带来的发展,何享健更加坚定做企业也要不断改革,大胆尝试。

“国家搞改革开放,就是一种创新。不改革旧的体制,不开放用人的观念,也就没有美的今天的规模。对我们企业来说,也要求新求变,从产品研发、管理改革到观念的更新,只要是切合企业发展的新思路,我们都应该大胆的去试。”

由此可见,美的不仅享受到改革的红利,还不断学习改革的精神和做法。


03.

中观层面:国内外各企业的成败

我在《美的学GE与华为学IBM的相似与不同》一文中,详细介绍过美的学习GE的内容。

何享健在研究GE后,曾说过:“人家是世界第一,资源、经营能力以及企业文化都很好。我们向这个方向发展、努力,但我们没法和人家比。我们只有向人家学习,学习好的理念、好的文化、好的制度,建立起更好的治理结构、更好的组织架构、更好的激励机制。”

鲜为人知的是,美的在学习GE之前,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正式发过文,要求公司上下学习日本企业。只是在看到美国企业的做法更符合中国实际后,才开始转向学习美国企业。

谁的做法更好,更适合自身发展,就向谁学习。

美的如何长出一颗变革的心?

美的也因此从未停止过向国内外企业学习,例如日韩的松下、东芝、三星,欧美的GE、开利、艾默生,国内的华为、海尔、小米等等。

何享健从1986年起,每年至少出国3-4次,之后逐年增加,起初还谈业务,之后基本都是考察学习,专门吸收国外最先进的东西。

美的集团和各事业部,每年也会组织中高层,前往国内外优秀企业去学习交流。

这些学习并不是走马观花,也不是追赶时髦,而是带着问题和目的去的,回来后往往会进行不同层面的优化调整。

除了学习优秀企业的成功案例,美的也非常重视失败案例的研究。

何享健在内部开会就经常讲,“我十分关注失败的企业,因为成功企业的经验不一定适合我们,但失败企业的教训,就肯定对我们有借鉴作用。”

像吴晓波在《大败局》中的所有案例,如半球、巨人、三株、飞龙、爱多等等,美的都曾专门组织高层进行过讨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企业的常态,美的通过学习国内外企业的成败,看到“唯一不变的就是变”,看到“发展的必经之路,就是变革。”


04.

微观层面:美的自身发展的关键所在

放眼改革开放的宏观层面,要勇于变革。

看过国内外企业成败的中观层面,要不断调整。

反观自身发展的微观层面,美的仍然得出同样的结论:要持续变革。

举几个里程碑式的大事件,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如果不是1986年主动转向海外市场,美的很可能在国内风扇大战中元气大伤。

如果不是1992年主动申请股份制改造,1993年实现上市,美的也许会多用十年八年,才能走上现代企业道路。

如果不是1997年大胆的事业部制改革,美的就不会突破瓶颈、走出困局。

关于事业部制改革,何享健后来回忆说,“事业部制改革,是一次重大调整,是美的近年来发展的转折点。可以说,美的借此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建立了一个新的制度、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

可以说是从事业部制改革开始,美的更加确立了通过机制建设,来推动企业发展。

而建立机制的方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变革激发组织活力,激发人的活力。

用机制解决人的问题,用变革打造机制的能力。

美的如何长出一颗变革的心?

何享健在大会上公开宣布,“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年中要调整一次,到年底也要调整一次。市场经济就是这样,变革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而是你要生存、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变革。”

美的也由此最终确定了,至少每半年做一次组织调整的例行动作。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美的非常强调变革本身不是目的,关键在于能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变革是必须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1997年事业部制改革之后,美的又于2001年完成产权改革;2002年完成上市与非上市业务的“三分开”,推动“四个调整”;2005年形成制冷集团和日电集团的组织架构;2006年进行“五力提升”;2007年,建设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2010年突破千亿;2011年反思发展模式;2012年何享健正式交班给方洪波,美的进入方洪波时代,并由上至下推动了战略转型……

这中间还伴随各种渠道变革、组织调整、人员变化等等,我不再列举了,一桩桩一件件的里程碑都一再证明,美的正是通过主动变革,才能突破困局,才能发展壮大,才能走到行业头部位置,才能站上国际舞台。

所以,变革是美的解决问题的需要,是面对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建立良好机制的需要,是生存发展的需要。

毫不夸张的说,变革已经内化为美的的文化,融入了美的的血液,成为美的不断跳动的心脏。


最后的话

面对变革,谁都惧怕风险。

美的为什么能长出变革的心?

因为创始人何享健有颗求变的心。

求变的心,有源于与生俱来的精神和性格,也有后天不断摸索学习的深刻认知。

宏观层面,感恩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中观层面,看遍国内外企业的成败。微观层面,总结自身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国家到个人,从宏观到微观,三个层面的实践规律,不断坚定美的的变革之心。

最后,我还是要引用何享健的话来作为结尾:

“一个企业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但也绝不是必然的,更加不存在什么法则、定律。不能说美的现在的模式就是最好的,我们还是要不断地探索,要形成美的自己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

你的企业是否也长出一颗变革的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