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于呼吸衰竭的判断,你是否都学会了呢?今天一文教会你

 一半烟火 2023-08-10 发布于四川

呼吸衰竭!!!

我们吸到肺里面的氧气,要经过两个步骤才能到达血管里面

第一步:气体通过气管进出肺泡,叫做肺通气

第二步:肺泡气体进出到毛细血管,叫做肺换气

上面两个环节,任何一个出现问题,氧气进不到血液中,血液中二氧化碳出不来,就会造成人体出现缺氧或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当PaO2<60 mmHg或伴PaCO2>50 mmHg,这就叫呼吸衰竭

根据呼衰发生的缓急,分为急性呼衰和慢性呼衰,根据缺氧是否伴有CO2潴留,分为 I 型和 II 型

肺通气和肺换气,两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出现呼吸衰竭

通气障碍:外界气体进出肺泡叫做肺通气,就是一条输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管道。如果这条管道狭窄或堵塞了,气体进去就受阻了

这叫阻塞性通气障碍,比如COPD(最常见)、哮喘(气管痉挛)肿瘤、异物等

外界气体要进入肺内,不但需要一条畅通的气管,还需要肺的扩张与回缩

下面这皮球,就像一个肺泡需要用手捏,气体才会出去,皮球的回弹,气体才能进来。如果没力气捏皮球,或者皮球不能回弹了

那么气体就不能进出球囊了,就会呼吸衰竭。这就叫做限制性通气障碍,比如呼吸肌无力、肋骨骨折、胸膜粘连、胸腹水。限制了肺的扩张与回缩

换气障碍:换气就是肺泡内气体与血液中气体交换。肺泡中的O2进去,血液中的CO2出来,如果肺组织病变,参与换气的肺泡数量减少了,没有足够的肺泡参与换气,当然要呼吸衰竭。比如严重的肺炎、肺结核、肺水肿(肺泡、间质灌了水)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肺泡内有足够的气体进出,但是肺的血管堵塞了,没有血液进来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都没有,肺泡内氧气怎么进去?

所以,当然呼吸衰竭咯

将呼吸衰竭的病因总结成了一个表格

通气障碍常导致II型呼衰,为啥呢?通气障碍,气道都被堵住了氧气进不来,二氧化碳出不去,这样人体就会,缺氧 二氧化碳潴留

所以通气障碍常导致II型呼衰

换气障碍,就是肺泡与毛细血管交换气体障碍。但是,二氧化碳的扩散能力是氧气的20倍,换而言之,血液中的CO2更容易出来

所以,此时缺氧明显,CO2潴留不明显。所以换气障碍常导致I型呼衰

口诀:儿童医患(II型通气障碍,I型换气障碍)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名词“通气血流比(V/Q比)”

通气与血流的比值。正常成人每分钟肺泡通气量4L,每分钟流经肺部的血流量是5L,正常V/Q比 = 4:5=0.8 

肺泡通气量少了,V/Q下降;肺血流量小了,V/Q升高,V/Q比高了、低了都不正常 ,0.8才是王道

太低,或太高,都可能发生呼衰,通气血流比失调,一般只导致I型呼衰

这又是什么道理呢?因为CO2弥散能力是O2的20倍啊,所以CO2没有那么容易潴留。当然,严重状态下也可以发生II型呼衰

大家想想一个问题

一个病人气管堵了,通气量下降会出现V/Q比小于0.8,有缺氧症状。专业术语说,肺动-静脉样分流,肺内的血流正常,但是肺泡内没有气体跟他交换。这样相当于血液白白的流到肺静脉里面去了,此时动静脉并没有真正解剖分流,所以叫做动静脉“样”分流。你说这时候吸氧能改善问题吗,当然不能!

严重通气障碍所致呼衰,吸氧无效,输送氧气的管子都堵住了。输的氧气怎么进入肺泡?就算肺毛细血管血流再好又怎样!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1、轻度缺氧和CO2潴留(呼吸、心脏、精神神经兴奋)可以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轻度CO2潴留可以直接兴奋呼吸中枢,两者都可以使呼吸加快

1⃣️对中枢有兴奋作用,表现为烦躁、失眠

2⃣️对心脏也是兴奋作用,心率加快、收缩力增强

2、重度缺氧和CO2潴留(呼吸、心脏、精神神经抑制)都可以直接抑制中枢,使呼吸减慢

1⃣️对中枢有抑制作用,表现为嗜睡、昏迷等

2⃣️对心脏也是抑制作用,心率减慢、血压降低

缺氧和CO2潴留会刺激呼吸中枢,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呼吸衰竭最早出现,最常见的表现。缺氧后,氧合血红蛋白少了,这样血液就会变黑,从而出现口唇和甲床的紫绀。换而言之,只有血液中氧气少了,才会发绀。

所以说,发绀是呼衰的典型表现!

血液中的CO2可以溶于水,变成碳酸。碳酸是一种酸性物质,所以,体内CO2增高以后,就会酸中毒。

1、CO2是经过肺的呼吸进出体内的,所以由CO2增多导致的酸中毒叫呼吸性酸中毒

2、缺氧也可以酸中毒,缺氧以后,体内的酸性代谢产物增多,跟代谢有关,叫做代谢性酸中毒

所以急性呼衰常见的是呼酸合并代酸

CO2在体内潴留时间长了,CO2在体内与水结合成H2CO3(碳酸)。时间长了(慢性),人体就会通过肾脏慢慢减少排出HCO3-(碱性),来中和碳酸,以保证维持体内酸碱平衡。这样酸性的H2CO3多了,酸中毒;碱性的HCO3-也多了,碱中毒。此时酸碱中和了,PH值是正常的。

这种就叫做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H2CO3通过肺代谢,呼吸性;HCO3-通过肾代谢,代谢性HCO3-通过肾脏减少排泄而积累,需要时间的。

所以慢性呼衰常见的是呼酸合并代碱

缺氧和CO2潴留还可以导致“肺性脑病”,由缺氧和CO2潴留所导致的精神神经症状。换而言之,由于肺部的问题导致脑子毛病

肺部疾病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就要想到肺性脑病

总结一下呼衰临床表现

呼吸衰竭的辅助检查

首选/确诊:血气分析

1、I型呼衰:只有缺氧,氧分压降低(PaO2<60mmHg)

2、II型呼衰:缺氧 CO2潴留,PaO2<60   PaCO2>50

但是诊断呼衰需要排除心脏解剖分流疾病和心排出量降低疾病

有些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的静脉血分流到左心室,这样动脉血中混入大量静脉血,这时候也可以出现氧分压降低:心排出量降低,外周血液减少,氧气都被组织利用没了,血液中的氧气当然会减少啊。

其他的肺功能检查、胸片,这些主要发现原发疾病,比如COPD、肺炎等

呼吸衰竭的治疗

① 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不通,氧气进不去,CO2出不来,这样,其他一切措施都是白搭。所以保持呼吸道畅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

② 氧疗

氧浓度=21 4x氧流量(L/min)

1、I 型呼衰:高浓度(>35%)吸氧。因为I型没有CO2潴留,此时只要尽快纠正缺氧就可以了,纠正缺氧就能立马改善症状,不用担心CO2潴留的问题

2、II型呼衰:持续低浓度(<30%)吸氧 (1-2L/分,每天10小时以上),常见于慢性肺部疾病,最常见的是COPD

II型呼衰为什么要低浓度吸氧呢?因其既有缺氧,又有CO2潴留,CO2本来对中枢有兴奋作用,但是长时间的CO2潴留,人体就会适应,从而导致CO2对呼吸中枢兴奋作用消失。此时,只能靠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来维持一定的呼吸频率,如果过快纠正缺氧,刺激缺氧对感受器兴奋作用消失,出现呼吸减慢,CO2更加排不出,从而症状加重,甚至出现呼吸性酸中毒

③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急性呼衰有下列严重情况,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1、 昏迷、呼吸不规则

2、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嗽反射减弱

3、PaO2<40或PaCO2>70mmHg

患者昏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嗽反射弱,这些轻则影响气体进出肺,加重呼衰;重则发生窒息死亡,所以要插管

呼吸不规则、氧分压过低,CO2过高,都可以抑制呼吸,加重呼衰,要插管

慢性呼衰,COPD急性加重并呼衰,应早期无创通气,这样减少呼吸肌疲劳,改善预后

④ 病因与诱因治疗

1、急性呼衰:最根本的治疗——治疗原发病

因为急性呼衰常因各种急性疾病导致如气胸、肺部感染、急性肺水肿等

只有治疗原发病,才能根本解决问题,吸氧这些基本治疗,只是缓解症状

2、慢性呼衰,导致慢性呼衰最常见的疾病是COPD

COPD常见的诱因就是感染,所以COPD急性加重导致的慢性呼衰,应该积极抗感染,去除诱因,这样呼衰才能逐渐改善

⑤ 纠正酸碱失衡

1、急性呼衰,因CO2潴留导致呼酸。纠正呼酸根本方式是改善肺泡通气,肺泡通气改善了,CO2排出去了,这时候呼酸就会减轻

所以,一般不宜补碱,除非PH<7.2,或合并代酸时,可以补碱

AECOPD患者在通气功能尚未改善前,错误地使用NaHCO3等可以产生CO2的药物,不仅可能会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不利于氧离曲线,加重组织缺氧,而且其所产生的CO2会加重机体CO2潴留。

慢性呼吸衰竭常有CO₂潴留,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的发生多为慢性过程,机体常通过增加碱储备来代偿,以维持pH于相对正常水平。当以机械通气等方法较为迅速地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时,原已增加的碱储备会使pH升高,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故在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时,应注意同时纠正潜在的代谢性碱中毒

2、慢性呼衰

上面说到,慢性呼衰可以发生呼酸 代碱(H2CO3和HCO3-均高),酸碱中和,此时PH值基本正常。如果改善通气后,CO2排出去了,H2CO3减少了,呼酸虽改善了,但血液中剩下大量的碱性的HCO3-,就会造成代谢性碱中毒,所以也要纠正。给予精氨酸或者补充氯化钾,精氨酸是酸性的,补氯化钾增加HCO3-肾排出

⑥ 呼吸兴奋剂

呼吸兴奋剂是兴奋呼吸中枢,所以主要适用于呼吸中枢抑制且通气不足的患者。呼吸运动增强,可以增强肺泡通气量,所以只能用于肺通气不足的患者。

肺换气是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如果换气障碍,呼吸兴奋剂只能增强呼吸,改善肺通气,并不能改善肺换气。所以,换气障碍不宜使用呼吸兴奋剂。

同时,应该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增强了,管道不通,那氧气也没法进来,CO2也没法出去。

急性呼衰:

尼可刹米、洛贝林。效果稍强大,但是容易产生耐受,用几天效果就很差了,所以不宜长时间使用。

慢性呼衰:

阿米三嗪(兴奋颈动脉体感受器),慢性呼衰病程比较长,用药时间长,而人体对尼可刹米、洛贝林容易产生耐受,这样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所以得用阿米三嗪,不易产生耐受。

PaCO2与肺泡通气量成反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