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识“李明亮”

 北麓湖人图书馆 2023-08-10 发布于安徽

见识“李明亮”

有时,感觉自己象个散漫的行者。

上下班通常是坚持走路的。这样不算,天气好,晚上吃过饭,我还是要漫步走上一段时间。

单位搬入城南浦溪河边,大约要走二十几分钟,每天来回两趟,虽然远点,已成习惯。冬日早间天冷,上班途中,偶尔能见仨仨俩俩的同行者,但下班归程,天色已晚,就很少见同行者了。走在那森森密密的北海路人行道上,看那挤满街面红红绿绿的车水马龙,有时感觉自己象个街边散漫的落伍者,被喧嚣的滚滚红尘淹没。

工作和家庭方面压力不大,所以我也很闲静。中午时间短,走回家后吃得也很简单,有剩饭吃剩饭,无剩饭吃面条,然后再睡上一小觉。晚上时间宽裕,也是不紧不慢回去,做点小菜,心情好点,会咕点小酒。洗刷停当后,连上手机里下截的流行音乐,穿过街心,又在城北的环城路上游荡了。

小城不大,但有我固定的几个朋友圈子,时不时就聚在一起,以文友小聚为最。很多时候,都是在下班的路上,才接到电话,也是随叫随到,没有太多的不适或约束。酒量不大,但又不喜欢沉闷的小聚,常常闹得酩酊大醉。聚餐后,我会乘着酒性,一个人漫无目标地踱步。

虽然我“活不到九十九”,饭后为了有助于消化,还是要走一走的。但大部分时间里,总会被那街头巷尾古玩店的灯光吸引,似“唐僧西天取经”一样,进入那个充满迷惑的“盘丝洞”,寻识那穿越时空的“真假美猴王”,锻炼我洞察万物的“火眼金睛”。其间,有惊,有喜,但更多时间,是迷,是惑。若能用零花钱,掏来“传世”的宝贝,在把玩中的“大海里捞针”追求,破解其中的人文迹象,是感受那“上下求索”的乐趣。

跚跚而行的脚步,决定了我履行的长度,醉意朦胧的脚印,更印证了我践行的深度。不知不觉在文学和摄影的小径上行走。书出了一册,证也拿了几本,不上相的古玩也弄了几件,结识的玩友也越来越多。这份悠闲的心境和安逸的兴致也陶冶了我的情操。

喜欢同有才气的人交流,不知不觉交谈中,总会有所得。比如戴新彪老师吧,是在文友聚会上认识的。他的文章我时常在报纸上看过,他博学多识,是左难当戴国公的后人,对黄山当地人文资源的挖掘和研究,是锲而不舍的。无论是对唐代宣州都督左匡政的研究,对汪伦是太平人的认证,还是对元代青花瓷发源地在太平湖的考证方面,都积极撰文,让我大开眼界。同为太平湖龙门人,我对曾经发生在湖中的故事都格外感兴趣。前段时日来我处办事,知我是在他著作中所提的元青花发源地牛子团村张文进后代的老宅里出生的,我们讨论的话题,也就更多了起来。

[编至此段,意想不到我的随笔里有戴老师的记录,他已在庚子年的前段时间驾鹤仙去,亦作纪念,也叹人生之无常。]

玩瓷器也有两年了,多少也懂了一点常识。说实话,关于太平湖牛子团是元青花发源地的考证,我将信将疑,就当面讨教了起来。

牛子团在图中左桥下右方的位置

据专家考证,元代瓷器的胎土采用的是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的方法,即便是利用现代科学工艺等方法高仿,在物理表现的形式上,亦无法仿造出与元代瓷器接近的胎土。胎土,是元青花的血型,是元青花的DNA,是鉴定元青花真假的试金石。据戴老师讲,北京华国良、上海任建华、江苏朱爱民等专家学者,先后几次到太平湖龙门乡我的家乡寻查探索,提取当地瓷器残片和土样标本,与元青花胎土进行比对,最终找到了有关的证据。果真如此,那将是太平湖一个轰动性的重大发现。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我建议戴老师对太平本土历史上的文化和名人多加研究,以供我们学习。谈到瓷器,他突然告诉我他新近的发现,太平仙源在民国时期有一个很有名的瓷人,叫李明亮,他还见到过他的作品实物,可在县志上没有记载,值得研究。看来,我同戴老师也是非常有缘的。在古玩的圈子玩了有段时日,多少也长了点见识,对于李明亮,我早已熟知,而且也在本地藏家手中也见到一块他的瓷板。籍贯是太平县的,清末民国期间就有四位瓷器名家。

中国文物学会民间收藏委员会会员、国内浅绛彩瓷研究方面的权威、黟县人晨欣先生通过多年的收藏和辨析考证,在《浅绛瓷绘名家中的徽州人》一文中,他介绍道:“仅以清末民初浅绛瓷绘名家为例,据初步统计,徽州人就占有二分之一之多,而且大多数享誉甚隆,是景德镇瓷绘名家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其中有太平县仙源人焦佩兰和余子和,文尾所提那太平人刘雨岑和李明亮,分别是原大桥乡(现甘棠镇)刘村人和仙源人,他两人名气和成就更大,分别是“珠山八友”(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何许人、毕伯涛、程意亭、刘雨岑。后补上徐仲南、田鹤仙)和“珠山小八友”(王晓凡、汪小亭、魏墉生、邓碧荪、李明亮、徐天梅、陆云山、石宇初)之一。这四位太平制瓷名家,生活的时间跨度只在百年间,只可惜,他们身逢乱世,史料记载很少,从《黄山区县志》上,只能找到刘雨岑的简单介绍,其它三位名家,没有只字片语记载,我们只能通过散落在各地民间器物和网络上,找到他们留存的艺术痕迹。

无眼力和财力问鼎那“五大名窑”和元青花及“清三代”彩瓷。近年来,有意无意间迷上了民国瓷。晚清民国那个时代独特的艺术气质和精神文化吸引着我,曾让我一度沉迷。因为美而爱之,是我收藏瓷器起步阶段的首选藏品,倒不为其是否增值多少而考虑过。时常淘宝,也小有收获,其中既有“珠山八友”的小作品,也有些其他民国时期小有名气瓷画家的小品残损器物。

晚清民国阶段,可能是一个文化自由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具有创造力的时代。那些散落民间的御窑厂的画师们,为了生计而改行为民窑业主绘制浅绛彩瓷,这些画师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与瓷绘技艺,他们有才有技,把自己非凡的文化素养与审美趣味,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文人画移植到瓷器上,创造性得制作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且富有诗意的浅绛彩瓷。后因浅绛彩瓷易掉彩等原因,以“珠山八友”和“珠山小八友”为代表的民国画师们,综合粉彩和浅绛彩两者之优点,在已有的艺术成就上,又创造出工艺更简便,色彩对比更为强烈鲜艳,更具近代绘画特点的新粉彩瓷。

现在,你如能拥有一件晚清民国间瓷器名家的作品,就是很难得的事了。那民国太平本地四位名家的瓷器,时时萦绕在我的心田,如能在他们的祖籍地偶遇到,也算是有缘份的。

城西六角楼老杜的古玩店,是我晚间散步,时常去转悠的地方。绕小城四分之一圈后,坐在他店堂的太师上息脚,笑容可掬的女主人捧递上一杯热茶,就同玩家里手海阔天空起来。此间,也正是我学习古玩行情技法最洽当的时机之一。作为一个晚清民国瓷器的入门者,我的理论同他的实践,能互补提高。

最初是从他那里知道“李明亮”这个人的,在李明亮的瓷画作品中,常见“皖南人或仙源人”落款。店老板老杜,眉浓大眼国字脸,肤色黝黑,身体壮实,乍一看,就知道是个精明混事的主儿。不过,生在一个山野儒雅之乡,身上多少也沾了点文化气。去的多了,偶尔也淘点小玩意,瓷器水深,原先我是不玩的。

据他说,为了弄到那块“李明亮”的瓷板,曾四骑摩托车,翻山越岭,往黟县的农家讨价还价,最终是以四位数到手的。作为“铲地皮”的高手,他的话我是不会相信的,那东西,我当时不懂,也不喜欢,更不会买的。淘来时他让我观赏,我总感觉比行情价高了些。有几次闲聊时谈到那块瓷板,仍未出手,原由是因为那作瓷人是本土人,多了份亲切,慢慢的,也就喜欢上了。能有机会见到,饱饱眼福,也是对本地前辈的敬仰。但后来,每问那价格,都是一直攀升,两年一过,现已是五位数了。看来,生意人是很狡诈的。因为,你问得越多,它的价格就升得越快。

戴新彪老师说的那块李明亮的作品,可能是城东北小区江姓老头子那一块,要价十几万,更有点离谱。上次袁良才来,被文联汪少飞和李平叫去一聚,酒后去老杜店里淘了块正面五角套花,背面印有“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1954.2.17”字样的纪念章和一只“喜鹊登梅”图案万字缠边纹的绿釉大瓷盘,钱还一直还欠着。乘着周末下午的暖阳散步,把钱还了。下午光线也好,如果那块李明亮瓷板还在的话,还可拍照留存,万一被哪个买家拿走,我可能再也无缘相见了。

来到城西,女主人同女儿逛街去了,打了电话,二十分钟后,她赶回了店里,还上了钱,同她说出了我想给那瓷板存照的想法。那瓷板因上次价格没谈拢,还未出手,女店主很爽快地拿了出来。

瓷板外框是枣红色的,那漆面历经岁月的侵蚀,斑驳中透发着酥润的光泽。瓷板不大,用卷尺横竖量了一下,长约23厘米,宽约17厘米。虽未过百年,但那釉面糯白素洁,宛若民国的处子般沉静,那画面不媚不俗,透发着一股淡淡的闲逸清香。

立意很简洁,两枝交叉弯斜的秋菊,充实着整个画图。斜擎出顶部的那枝,生机勃发,花瓣儿如银钩般在花头绽放,蕊子里的一抹青绿还没有褪去,庄重而淡雅,好像要伸向天空,包揽日月。那弯斜的一枝,枝头开着大大的一朵花,婀娜多姿,金黄中夹杂着粉红,如流苏瀑泻,更如凤凰振羽,每个花瓣若精工雕琢的一般,卷曲盘绕,默默的绽放,让人迷离。那菊朵硕大,已经是够沉的了,偏偏一只纺织娘,也被那花蕊的清香迷醉了,落压在枝头,低首嗅那朵儿芬芳,那枝头,就垂得更低了。

再看那题款是“夜埔纺纱,李明亮写于珠山客次”。想那画画的主人,绘画之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更有许多画外的生活体验。生长在仙源的李明亮,虽身在“珠山客次”,那黄山麻川河埔边的秋光月色,可能是他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也是终身不能忘怀的时光。记得自唐人王昌龄有一句:“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月明星稀的山村秋夜浦口,那瓜藤菊枝下的纺纱娘的叫声,是最亲切,也最能体现乡情的。那“轧织,轧织,轧织……织,织,织……”的鸣叫,迷漫着夜色。那声音时轻时重,时高时低,犹如纺车转动,犹如织女纺纱,是乡村秋夜最美妙的音乐。

瓷板菊枝上那墨彩工笔描绘的纺纱娘,轻灵活泼,笔法至细至挺,纤纤细足,自如屈伸,毫发清晰可辨,翅面网格勾勒分明,薄翼勾勒极富质感。有了白瓷做底色,更映衬出虫翅的透明感了。要知道,业内人士说,李明亮是民国的“草虫大王”,他的一只草虫就值六位数。

整个瓷板画面素雅恬静,设色明朗秀润,虽不是李明亮绘画之精品,但他那富丽明媚和雅致大方之画风,在此可见一斑了。那轻松活泼的构图,那线条流畅自如的勾描,那“以瓷为纸”作画的表现形式,还有那瓷板画所特有的节奏和韵律,都体现了瓷画家创作过程中所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文人瓷”风格吧?

每一件玩品背后,可能都隐藏着一个故事,或真,或假,或实,或伪,更沉淀着许多我们不能解读的信息。行走在小城那鱼龙混珠的古玩圈子里,如浪迹在乱世纷争的江湖。我有敬,有畏。

《艺超网》中《晨欣的专栏》,我是常客。晨欣先生每次淘宝,都会留下感受,他的博客更新很快。他在《沈阳名士初国卿》一文中,提到初国卿先生对收藏过程中的一些感悟,我很认同:“一个古玩鉴赏家未必是个金钱富有者,但他一定是个精神文化与审美经验的富有者。一件古玩,它也未必价值连城,但它一定具有某一方面的审美价值和情致意趣。能从古玩中玩出意趣与快乐的人,无疑是最具精神内涵的人和精神最富有的人。古玩虽好玩,但不是人人都可玩的,它是学识、财富与悟性的综合之玩、情致之玩,是玩的最高境界。”

2013.1.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