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谏官周怡13】顺德迎驾

 北麓湖人图书馆 2023-08-10 发布于安徽

【话说谏官周怡13】

顺德迎驾

嘉靖十七年戊戌(1538)十月,周怡选授直隶顺德府推官。

顺德府,是河北邢台市的旧称,元代忽必烈为旌表邢州大治之功,改为顺德府。顺德府是燕赵之地,自古民风剽悍,司马迁用“悲歌慷慨”和“好气任侠”来概括此地的民俗风情,属于较难治理的地方。

周怡上任伊始,便效法古代圣贤治政之策,大书“舜命皋陶之辞”于面壁,用以自警。关于“舜命皋陶之辞”,也是朱元璋在建国之初提出的。在《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七》中有载,洪武二年己酉(12月17日,农历十一月十八),复以广东行省参政周祯为刑部尚书,上谕之曰:“刑以辅治,唐虞(唐尧、虞舜)所不免。观舜命皋陶之辞,始虽曰'明刑’,终期於'无刑’。皋陶告舜,亦曰'与其杀不辜(惩罪),宁失不经(治理)’。当时君臣莫不以恤(慎用)刑为重,而民亦不自犯,所以能致雍熙之治。朕尝观此,深有所契(契合心意),卿其体之。”《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轨,汝作士。’”虞舜统治时期,当时既有蛮夷侵扰中原,抢劫杀人,又有发生在境外的作乱,舜命皋陶为司法官,稳定并维持社会秩序。皋陶也不负众望,“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主张以刑罚处于辅助地位,对于有过激行为或者有犯罪行为的人,先晓之以理,如果不行,再绳之以法。所以,舜盛赞皋陶:“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五刑,民协于中,时乃功,懋哉!”皋陶也因此,被人尊奉为上古四圣之一,与尧舜禹齐名。是周怡效仿的榜样和楷模。

“茕独不虐,显要不畏,一切当路,惟以道事之,未尝少阿顺弥缝以取悦。临刑则视民如伤,得情则哀矜弗喜,民心咸服。固不惟一郡称平,而旁郡各县,亦莫不爱之如父母,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有冤抑欲伸于上者,俱告愿求批于周顺德也。睱日则进郡诸生,讲究身心之学,反覆指示,务裨有所得而止,士习日丕变焉。”(乾隆《周恭节公年谱》)

周怡在治理顺德期间,体恤茕独,不畏权贵,以《大明律》为圭臬,慎用刑罚,常怀怜悯之心,体察百姓的疾苦,待百姓若待自身伤痛一样,使顺德地方安定,民心归顺。百姓对他很敬畏,把他当成了父母官,称其为“周顺德”。旁郡各县百姓有冤要伸的,都纷纷来到顺德找他“告愿求批”拿主张。闲睱时,周怡还为顺德府诸生讲习考究王阳明理学的“身心之学”,不厌其烦地对诸生进行教导,让他们学有所得所悟后才止息。因此,周怡在顺德府任推官虽然时间不长,但地方士习风气却日日大变。

南京礼部尚书万士和《万文恭公摘集》(卷之九·墓表行状)的首篇,就是《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讷溪周公墓表》,其中就提到了周怡在顺德勤政的经历:“戊戌登第,授顺徳府推官。大书皋陶祥刑以自矢,以明恕为本,而以公正折之,髙明不畏,茕独必伸,民大悦服,邻郡争求质成。监司交荐,天子闻其治状,徴拜吏科给事中。”

周怡司理顺德不到一年,就把地方治理得有条不紊,政绩卓异。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孝子,在第二年的嘉靖十八年己亥(1539),就把母亲刘太恭人从宁国府太平县的老家接到他的公署迎养,以尽孝道。

据史料载,嘉靖十七年(1538)十二月初四,嘉靖皇帝生母章圣皇太后逝世,以皇考睿宗献皇帝之陵将合葬恐狭隘,定梓宫南祔承天(今湖北钟祥)显陵。嘉靖十八年(1539)正月二十七日,嘉靖皇帝敕谕南巡,躬诣周阅,察视山陵。命自涿州至承天丰乐县,沿途建置行宫,修筑驰道,选锦衣卫官一百二十人,旗校八千人;发帑银二十万两备饷。嘉靖皇帝驾从陆行,往返由顺德,接待供应的储饷军粮以万计。

当时顺德府适缺正官,周怡负责署理郡府事务。为迎接圣驾,地方上困苦穷乏,在人力和物力上得不到不充足供应,随行的朝中高官和太监又敲诈勒索,索要钱财一个接着一个,其危险难处之状况,是不能叙述详尽的。周怡以身担负重任,他区分事务紧要程度,分别以予料理,对待那些朝中中贵的索求,也是应变如流,凡上下大小庶务俱做得井然有条,把接待圣驾的工作安排得十分详慎而周密。

周怡曾作《春迎圣驾于顺德书怀二首》(《周恭节公全集》诗录卷四)以抒怀:

何幸拜官日,惊传迎圣君。千官盛仪卫,万骑纷队群。赤子谁能念,此生何足云。死生与穷达,久矣付浮云。

匡弼思贤相,英明有圣君。芝茵元似类,鹿马本非群。世道已如此,我生欲何云。归与应有日,黄卧云门云。

嘉靖十八年的秋天,章圣太后的梓宫按旨意合葬于承天的显陵。随驾的人马从舟行,命令顺德府予以协济。协济的任务,先是派到天津,续又派至沧州,后又要坐派德州。上边发出的宪议指令不一,身处异地,路途又远,时任郡守高湮涖位,疲于应付,力不从心,十分为难。此时周怡又亲身以任,根据指示,集调遣人力或物资皆数以万计,来满足上面的要求。

周怡“以沧州为德州天津中路,即请于都院将原发人马名数分为两队,一送德州,一留沧州,尽便宜费减十分之三,且幸无咎,郡守大钦服。自是为各院所推重举为卓异,有交荐者,有特荐者,有致书荐于吏部者,纷纷不一,而先生以是才著当路矣。”(乾隆《周恭节公年谱》)周怡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节省了十分之三的钱饷,圆满完成了协济的任务,受到了朝廷上下官员的一致好评。

这段顺德接驾的经历,周怡在南京国子监的顶头上司、后任礼部尚书姜宝在《提督四夷馆太常少卿前南京国子司业讷溪周公墓志铭》中有载:“适章圣太后国哀,肃皇帝南巡,省视陵寝之日,驾往来境上,供应诸难取诸猝办,公以一身应之,无不立办也。既而梓宫徙舟来府,当有协办于他府时,则守既至视事矣,不能办,公代为办其事,亦无不井井,于是抚按其地者,皆荐公卓异才。”

2021年12月18日冬至前在太平湖畔龙门燕子岭山棚里老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