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汤色很浓,但茶味寡淡的岩茶是怎么回事?

 小陈茶事 2023-08-10 发布于福建

《1》

列位看官肯定碰到过一类岩茶。

茶汤很浓稠很红亮,清透干净,如一盏成色极好的琥珀。

可是喝起来却寡淡无味,如同喝白水,遍寻不到心里想要的那种滋味。

只能令喝者连连感叹,汤色与茶味差距太大,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这种颜色看上去极美,但滋味却极寡的岩茶,在市面上是极多的。

茶圈里有一大帮人,他们老是喜欢从汤色来判断一款岩茶的优劣。

这种汤色艳丽的岩茶,估计到了他们那里,也是顶尖好茶的代表。

然而,村姑陈私心窃想着,当这帮口号派喝过艳丽茶汤后,感受到了寡淡滋味后,那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真是精彩极了。

说是啪啪打脸,也不为过

《2》

有一次在外面喝茶。

那处并非封闭的包厢,而是开放式的茶座。

喝茶之人有相识也有不相识的,见有来人便约坐下喝茶。

泡茶者是一位年轻姑娘。

也是客串的。

她平时有喝些岩茶,略懂些岩茶的门道。大家见她有些泡茶功夫,便请她上座。

在座的茶客有随身携茶的便献上来,花花绿绿摆了一桌,热闹且趣味得很。

姑娘随手选了一泡,冲出来,茶汤红浓透亮,倒进白瓷小杯里,更是红艳可人。

有两三个人开始交口称赞,说,一定是好茶,焙足了火功,才有如此汤色。

坐我之旁的泡茶姑娘喝了一口,略微一顿,欲言又止。

后又出几水,在座茶人饶有兴致喝着,只说茶汤滑顺之类,并无他言。

泡茶姑娘忍不住细语与我,“这茶也是奇怪,看着汤浓,喝着却没味,从头到尾,就如白水一样,根本喝不出味道。”

开始叫嚣好茶的人有所察觉失言了,便不再开口,不大评论的人被茶汤的模样唬着,喝着云里雾里,真不知其是否好茶,只默默喝着。

其实,这种“看上去很美”的岩茶,实则是反复焙空了的茶。

《3》

什么样的岩茶才会被一直复焙,进而焙空内在,独余外表?

一类是做青时瑕疵明显要靠后期焙火弥补和遮掩的茶,而且并非一次两次焙火能解决问题。

这种茶的瑕疵深入骨髓,必须得剥骨抽筋才行。

但若一味用火去攻其内在,必然也使其香气滋味随着瑕疵一并流失,一损俱损。

用高火焙出来放一段时间,火退了,缺陷又暴露出来。

于是,只能反复烘焙,通过多次焙火保持住它的美好一面——在这里,焙火成为了保持美貌的“冰箱”。

但难就难在一次又不能焙太高,如果火大了,让叶底焦死了,这款岩茶基本就废了。

另一类是隔年茶。

我们知道,陈年茶隔几年不重要,都算陈年岩茶,只要是没存好时常开箱的陈茶,酸涩感重,麻舌头,锁喉咙,不焙不行。

但每复焙一次,虽然效果还行,杂味去了,但香气滋味也减弱一大半。

陈年茶本就因为放置时间久香气滋味挥发散去大半了,再一复焙,则香气滋味就几乎完全不复存在了。

可怕的是,如果这批复焙的陈年茶没有售出,来年还要再焙过才能继续销售。

这样一来,反复几次,茶汤越焙色越浓,内质却越焙越空。

只能像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泡岩茶一样,汤色红浓,却滋味寡淡。

《4》

说到这里,茶友可能会问,高火岩茶,茶味都会淡吗?

当然不一定。

在前面说的两种情况里,要把茶焙到高火是不得已而为之,被动之下就会有所牺牲。

但,能有意而主动焙至高火的岩茶,原料的底子肯定是好的,经得起高温炭火的考验的;其次,是焙火功夫自然要好,能懂得掌握度量。

焙火的作用是去除茶叶内的涩水、青味,让其味转熟。

说通俗些,便是利用火功疏通茶叶的叶脉,让其水分从内逼出至叶缘。

高超的炭焙师傅,是让炭火从茶叶内部焙至外,好比微波炉的原理,水是吸收微波最好的介质,因此食物含水分多的内部会先加热。

在满足原料和工艺两者条件之下,高火岩茶的香气转熟成果香或坚果香沉落于汤底,就是我们常说的香落水、水含香。

但也有可能香气被高火带空,只能全然保住滋味的醇厚和浓烈——此时喝到的高火茶说不出什么特别的花香果香,满口都是浓郁的带着炭火气息的茶香,有返璞归真之感。


《5》

现在市面上好的高火茶难有,基本都是一大批焙空内质的高火茶,闭上眼喝,真如同喝水一般。

因为很难找到好喝的高火茶,因为底料好且技术好的高火茶,越来越不可能出现。

好的原料,茶农宁愿焙中火或者轻火茶,保其香气为上。

他们都说,只焙到轻火,如果客户有种种要示,尚且有调整的空间,但万一焙成高火,定型定早了,则一丝调整的空间也无,

SO,就算原料有了,又有几人能胆大心细用高火去焙?

曾经听过一则八卦,说做茶时,一大桶牛栏坑肉桂的青叶放着,竟然无人下手。

这就是当下岩茶行业的通病,每个人都求稳求无过。

但这样下去,谁还敢对好原料的茶下重手去做呢?

轻拿轻放之下,自然成就不了一泡高品质的高火茶。

只能留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被焙到空的高火茶,流窜于市场,迷惑着茶人的神经。

并,留下好岩茶就应该是高火红汤闷泡浓酽再喝的,谣传。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3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第18篇:春茶季的时候,不建议淘茶客们去茶山寻茶
第17篇:听说今天天气好,帮我收一批茶青随便做做就行
第16篇:清明白牡丹为什么有那么多铁杆粉丝?
第15篇:
2023清明白牡丹,生在了一个温柔的北风天
第14篇:银针,米针,中期针,尾期针,你都分清了吗?
第13篇:甲的生是鲜味,乙的生是青味
第12篇:没有工艺,何谈等级
第11篇:
今年春茶季,福鼎最大的变化
第10篇:下雨天,茶农都在做什么?
第9篇:从数十年难遇的春茶季冰雹,看未来茶叶品质
第8篇:春茶季的漫射光
第7篇: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之后,太姥山下冰雹了
第6篇:制茶师的肤色
第5篇:今年白毫银针茶季的特点:时间长,日均产量低
第4篇:气温断崖式下跌,白毫银针突遇倒春寒
第3篇:天气对今年的白毫银针品质有影响吗?
第2篇:大批的某音博主进驻茶山
第1篇:【2023白茶春茶季开篇】第一天丰收,第二天腰斩
……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作者  | 村姑陈(微信cunguchen20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