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的咽喉效方六味汤!

 stccp 2023-08-10 发布于广东

六味汤,首见于清代喉科专书《喉科指掌》,书中以此方作为统治喉科72症的基本方,为避免与六味地黄汤混淆,故后世用之者常称之为喉科六味汤。

现代中医耳鼻喉科鼻祖干祖望先生曾评价这张方:“《喉科指掌》……所订六味汤,组织严密,取药规范,疗效稳定,不愧为咽喉科自己的方剂,除还有养阴清肺汤的这两首专科方,找不到像样的咽喉专用方了。

甘肃老中医王德林、四川名医余国俊亦对这张方赞赏有加,笔者在研读《喉科指掌》过程中,深感六味汤组方严谨,原书对此方加减应用进退有序,法度井然。结合前辈经验应用于临床,疗效甚佳,有感而成文。

1. 喉科六味汤原典

喉科六味汤,出自《喉科指掌》,原书载:漱咽喉七十二症总方六味汤,治一切咽喉,不论红白,初起之时,漱一服可愈。

荆芥穗(三钱)、薄荷(三钱,要二刀香者妙)炒僵蚕(二钱)、桔梗(二钱)、草(二钱)、防风(二钱)。


上药俱为末,煎数滚去渣,温好,频频咽下,不可大口一气喝完。

如煎不得法、服不得法,则难见效,须依如此为度。倘要紧之时,煎及白滚水泡之亦可,此乃总方,看症之形名,然后加减他味,临证可细查。
《喉科指掌》,清代医家张宗良所撰,刊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张氏总结清代以前医家治疗喉疾之经验,收集疗喉病之有效方药,并结合自己治喉疾之心得,著成此书。这是现存最早以“喉科”命名的专著,也是第一本喉科专业书。

全书共六卷,卷一总论咽喉病的诊治大纲、分经及针穴图等;卷二为选方及制药法;卷三至卷六分为喉科72症图说,这种72症分类法,对清代喉科学有较大影响。其后有一大批著作都是对《喉科指掌》略加增补、删减甚至直接更改书名而成。

马继兴先生在《中医文献学》中将这一类书籍称为“《喉科指掌》系统”,这一系统下的喉科著作包括《喉科杓指》《咽喉秘集》《喉科秘旨》《治喉指掌》《喉科秘钥》等。
与现代分类方法相比,这种分类尚显粗疏,实际上包含了咽喉及口腔科的相关疾病,但这却是中医喉科著作中首次将咽喉疾病分门别类进行论述,并配以图谱,以求明晰,每一症下,均列汤药及吹药治法。

《喉科指掌》在疾病的分类上,不厌其烦,将相关疾病分为72症,体现了当时医家试图从病名上对相关疾病进行精细划分的努力。但是在治疗上,却又能化繁为简,抱一守中,以喉科六味汤加减为统治喉科72症的基本方。
六味汤由荆芥穗、薄荷、炒僵蚕、枯梗、粉甘草、防风六味药组成,从方药配伍来看:
  • 甘草、桔梗利咽解毒,缓急止痛;
  • 荆、防之辛温配以薄荷之辛凉,且荆芥兼入血分,防风为风中润剂;
  • 僵蚕祛风痰面散结毒。
全方中正平和,无寒凉之弊,无温燥之虞,故喉症初起,不论红白,均可治之。

方中甘草、桔梗、僵蚕、荆芥、薄荷五味药在古代文献中均有单味或小方配伍治疗咽喉疾病的记载。《伤寒杂病论》第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如今,甘桔汤已成为临床治疗咽喉疼痛的基本方。

《日华子本草》云僵蚕“祛风痰、散风毒,解疮肿之药”,《百一选方》治“喉痹肿涩水谷不通,用白僵蚕五钱,胆星一钱五分,共研极细末,每服三钱,姜汁和白汤少许,调灌”,《医学纲目》“治中风急喉痹欲死者,白僵蚕捣筛为末,生姜自然汁调下,喉立愈”。

清代疫症名方升降散,治疗温病“如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滴水不能下咽者”、方中亦用白僵蚕二钱。白僵蚕利咽解毒之功由此可见一斑

荆芥为轻扬之剂,散风清血之药,据郑日新氏考证,以荆芥疗咽痛,盖始于南宋医家陈无言,其《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有“荆芥汤”一方,“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喉中如有物梗,咽之则痛甚。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温服”,开咽痛初用荆芥之先河。

其后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治疗咽喉痛喜用荆芥,尝谓:“喉痛,必用荆芥;阴虚火炎上,必用玄参。”《本草汇言》引陈孟明方,“治喉闭肿胀,水饮不下。用荆芥八两,水五六碗,徐徐饮之立消”。

薄荷散上焦风热,入头面眼耳、咽喉口齿诸经,《本草纲目》附方利咽膈,清风热,以“薄荷末,炼蜜丸芡子大,每噙一丸。白沙糖和之亦可”。

以上5味治疗喉症的特效药,取效机理涉及了风、热、痰诸方面,本方合而用之,恰恰切中了咽喉疾病多风热痰为患的病机特点,使此方成为治疗咽喉疾病的专方。

本方为煮散剂,诸药为末,轻煎即可,盖与银翘散“肺药取清,过煎则味厚而人中焦矣”意同。然古人云:“走马看咽喉。”咽喉科时有急症,故必要时白水泡服,服用时连连漱下,是取其局部治疗作用。

2. 喉科72症与喉科六味汤加减法

《喉科指掌》所列喉科72症包括咽喉门11症、乳蛾门7症、喉痹门7症、喉风门12症、喉痈门11症、大舌门13症(若左雀舌、右雀舌合并计为1症,则应为12症,如此计数方能应72症之数)、小舌门5症、杂喉门7症。

干祖望先生认为,是书虽名为《喉科指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真正的喉科病,也就是说这72症虽名喉科72症,但由于古代解剖学认识上的局限,实际上以咽部疾病为主,还包括了少部分口腔科疾病。而“漱咽喉七十二症总方”实际上也是一种大而化之的说法。

原书72症,处方用药均在严格辨证论治的思路下进行,并非机械地守方以待病。热毒炽盛之症,则用黄连解毒汤直折火势;阴虚火旺之证,则用六味地黄丸培补肾阴。现统计实际用六味汤加减治疗的共计59症。分析这59症的用药思路,发现作者对六味汤的加减运用有以下特点。
(1)查咽诊脉,先定寒热虚实

现今临床和百姓的认知中往往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咽喉痛是咽喉发炎,是“上火”的表现,患者可能自服凉茶或清热药治疗。而实际上“炎症”与“上火”能够进行对应,其前提条件是机体免疫反应的正常应答,在机体免疫并非正常应答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中医学所谓的“虚火”“郁火”“寒包火”等情况。

这些都不是单纯用清热药能解决的,需要治病求本,因势利导。因此咽喉疾病首先需要判定寒热阴阳,《喉科指掌》主要通过咽喉的望诊和脉诊来实现这一目的。

《咽喉大纲论》中曰:
  • 漫肿而痰多者,风也;
  • 淡白而牙紧者,风寒也:
  • 紫色不肿而烂者,伏寒也;
  • 红肿而脉浮者,风火也;
  • 脉沉实.烂而不肿者,毒也;
  • 脉细数而浮者,虚火也,细迟者,虚寒也。

大凡初起之症
  • 诊右寸浮洪者,心火也;
  • 两关浮数者,胃火肝风也;
  • 左寸浮洪者,心火也;
  • 右寸沉迟者,伏寒也,沉数者,伏热也。
  • 右尺洪大者,三焦火旺也;
  • 左尺洪而有力者,肾虚火也,此数部脉者,乃大略也。
可总用六味汤加减治之。
同时还需兼顾患者的体质,“凡治毒症之法,须看气血壮盛者,多服凉药不妨;如气血衰弱者,凉药不可多用”。

(2)了解疾病发展,适时转方

“方证相应,效如桴鼓”是临床家的最高追求,但疾病与人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往往是复杂的,并不能简单地以一张处方解决所有的矛盾,需要根据疾病发展规律,确定病程,适时转方,公众号中医五运六气,《喉科指掌》对相关疾病的治疗,正体现了方因症转的灵活性。

从临床用药来看:
辨为寒证:
  • 虽喉间肿塞,但局部望诊色白,无音哑者,属寒邪郁闭较轻,多以六味汤加苏叶、细辛、羌活、桂枝等,往往病程较短,可应手而愈。
  • 如白色乳蛾,“肿塞满口,身发寒热,六脉浮弦,乃肺受风寒也。治用六味汤加苏叶二钱,细辛三分,羌活二钱,一服可愈”。
  • 肺寒喉风因肺受重寒,生关内下部两边,如扁豆壳样,平而不肿,大痛难食,不穿不烂,背寒怕冷,右手寸关脉弦紧。治用六味汤加羌活、苏叶各二钱,当归、柴胡、牛蒡子、桂枝各一钱,细辛五分,二服即愈”。
作者亦谆谆教诲,此类不可误用寒凉,否则变证丛生。

如伏寒喉痹,“惟肺经脉缓,或肿或不肿,色紫用六味汤加苏叶二钱,细辛五分,柴胡、海浮石各一钱,不可作火治,若服凉剂,久之必烂”。若已误用凉剂,“用六味汤加细辛五分,麻黄、桂枝、苏叶、瓜萎、诃子、牛蒡子各一钱,甚有吐出紫血块者,亦如此治法”。

若辨为寒证,喉间肿或不肿,但音哑干痛,或为肺家伏寒较深,或为寒包火,往往病程较长,需先表而后里,分阶段治疗。往往先以六味汤加麻黄、细辛、苏叶、羌活等辛温发散之药。数服以后,视病情变化,再加黄芩、大黄、玄参等清热利咽之品,清内郁之热。

如白色喉痹“因肺胃受寒,脉迟身热。用六味汤加细辛三分,羌活二钱,苏叶、陈皮各二钱,二服可愈。若变红色,干痛,换加山栀、木通、酒炒黄芩、生地、黄柏各一钱,痰多加海浮石、半夏、花粉各一钱”。再如声哑喉“不肿不红,又无烂点,惟觉于痛,难于饮食,乃肺家伏寒也。

初起不可用凉药,凡遇此症,非三四月不能全愈。治用六味汤加苏叶、麻黄各二钱,细辛五分,二服后,麻黄、苏叶各减半,再二服,换加花粉、黄芩、羌活、姜炒半夏各一钱,皂角核十粒,诃子二钱(童便炒),四五服可愈”。

辨为热证:
  • 单纯风热上壅者,以六味汤加连翘、黄柏、山栀、木通等治疗。
  • 如风热喉,“感风热而起,满喉发细红点,根带淡白,舌下两边三两块,六脉洪紧。治用六味汤加盐炒元参二钱,酒炒黄芩三钱,山栀一钱,花粉一钱,煎服,外吹药,兼服八仙散”。

但若热盛伤阴或上盛下虚者,往往分两个阶段治疗:
先以六味汤加清热药一二剂直折火势治标,再加用凉血滋阴之品治本。
如内外肿喉“生于关下,阴阳相结,内外皆肿,或有烂斑,乃火郁之证。急针少商、商阳两手四穴,治用六味汤加酒炒黄芩三钱,熟军五钱,海浮石二钱,服一剂。换加丹皮一钱五分,生地二钱,酒炒黄芩二钱,生石膏三钱,炒栀一钱,木通一钱。如背寒加羌活,胃热加葛根”。

辛苦喉风,“因日夜劳苦而发,不肿,微红而痛,小舌左右长出血,上部之脉洪紧。用六味汤加盐炒元参、酒炒黄芩各一钱,山栀二钱,木通一钱,连翘二钱,火重者加生地二钱,盐炒知母二钱,丹皮、泽泻、花粉各一钱,三服可愈”。喉痈等化脓性疾病,则在寒热虚实辨证的基础上加归尾、角刺、穿山甲等活血排脓消痈。

这种在了解疾病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分阶段治疗的方法,对笔者颇有启发。作为一个中医,初上临床的时候,往往将一击而中,覆杯而止作为最高的追求,但临床矛盾是多方面的,能够一击而中,固然高明,但能够站在一定高度上纵览疾病发展趋势,分清主次要矛盾,分步而治,进退有序,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值得追求的境界。

3. 临床应用喉科六味汤的体会

系统学习本方之后,验之于临床,如感冒咳嗽、慢性咽炎、扁桃体肿大、音哑、失音等症,确有良效。除原书所体现的分寒热。定病程、知转方,还有以下两个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运用喉科六味汤加细辛、苏叶等治疗伴有咽喉干燥的咳嗽音哑,需与肺胃阴虚证进行鉴别。初用此方治疗这类病症时,得失参半。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摸索,方认识到六味汤加味所针对的咽喉干燥,其机理为寒邪闭肺,《灵枢·忧恚无言》云:“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至,故无音。

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多半有恶寒身痛,亦即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纵有咽喉干燥不适引起咳嗽,但咳嗽并不严重,或咳嗽虽频繁但无阵发性,无明显时间规律。可视恶寒轻重进行加减。

若恶寒轻,则酌加麻黄、苏叶;若恶寒重,四肢酸重,则不必以咽干为虑,可直接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往往可一汗而解。从病人的体型特征来看,体质壮实、皮肤粗糙、黑胖之人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而肺胃阴虚引起的咽喉干燥,为咽喉失濡造成,往往以咽干、咽痛、音哑伴有特征性的咳嗽为特点,这种咳嗽多呈阵发性呛咳,从第一声咳嗽开始,即连续不断紧凑急促的咳嗽,如连珠般发作,往往咳至满面通红,有昼轻夜重的时间规律,这种咳嗽干祖望先生将其定义为喉源性咳嗽,推荐用百合固金汤或《重楼玉钥》养阴清肺汤治疗。

笔者认为这种咳嗽也可理解为《金匮》麦门汤证之“大逆上气,咽喉不利”,用麦门冬汤治疗,麦冬用30~50g,也可随手取效。从病人的体型特征上来看,出现这种咳嗽的患者往往体型瘦长,皮肤偏白,且不伴有外感寒热的表现。

其次,喉科六味汤原方为煮散剂,轻煎漱下,久煎则药性挥发。王德林、余国俊先生用此方时,均注重以轻煎为法,故处方之时当嘱患者冷水浸泡1~2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再煮10分钟即可,徐徐咽下。由于患者中有一部分为在校学生,煮药不便,嘱其用大茶缸,滚水冲泡,焖15分钟左右后服用,随访亦可获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