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楼只有“陪睡”吗?别再被电视剧骗了,还有很多你没听过的项目

 新用户41015886 2023-08-10 发布于上海

青楼”一词,最早是形容装修豪华精致的雅舍,也作为豪门高户的代称。但是在一些文学作品的影响下,逐渐就成为了妓院的代称,比如《警世通言》里就写道:“生性风流,惯向青楼买笑,红粉追欢。”对于古代的青楼,许多人都有一个误解,将其中的女子都认为是卖身的失足女。其实不然,古代那种专门卖身的妓院,被叫做“窑子”,但凡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文人墨客,都不屑于前去。而青楼中的女子,大多是卖艺不卖身的表演者,唱歌的叫歌妓、跳舞的叫舞妓,这类女子被称为“清倌人”。

根据《广韵》的解释“妓,女乐也”,在古代多指代以歌舞为业的女子,虽然她们大多并不从事皮肉生意,但职业的特殊性也让她们被主流思想所鄙视。通常来说,古代能够前往青楼消费的,不是富家子弟就是文人墨客,考取了功名的学子也会不适合再去。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就因为作品多涉及青楼生活,被仁宗皇帝划去了功名。柳永倒也洒脱,索性说自己是“奉旨填词”,终生流连于秦楼楚馆之中,临终时还是一群清倌人东拼西凑给他办的后事。由此可见,古代的青楼也并非那么不堪,都是喜好风流的才子所青睐的场所。

和专门从事皮肉生意的“窑子”不同,青楼女子虽然大多是家道中落被卖身于此的风尘女子,但并不对客人提供“陪睡”等逾越底线的服务。只是现代一些不考究的影视剧,给观众造成了这一误区。就好似象征着生命力与生机的绿色,一旦和“爱情”扯上关系,就成了肮脏的一种颜色。上文说道,青楼原指装修豪华的雅舍,古代有能力前往这种场所消费的,大多是喜好风雅的才子。要想讨好这些满腹经纶的顾客,清倌人们没有一技之长是不行的,琴棋书画诗酒花,清倌人不必样样精通但也必须都会一点。

所以古代的青楼女子中,不乏有能力陪客人饮酒作诗的,这些女子在帮助客人舒缓心情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创作灵感,最典型的莫过于柳永。所以在一些高档的青楼里,会提供一个非常风雅的服务项目——画舫。舫就是船,一群诗人在清倌人的陪同下泛舟湖上,交流诗词对酒当歌,如不尽兴还有舞妓起舞助兴。古代多少佳作正是在这种场合诞生,“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关”,柳永的这首《玉女摇仙佩·佳人》就是一首写给清倌人的赠妓词。除了画舫,瓦舍勾栏也是不得不提的。

在经济繁荣的宋代,出现了类似于今天歌剧院的商业性游艺场所——瓦舍。在瓦舍里设置的那块剧场,又称作勾栏。《梦梁录》载:“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书言故事》中则写道:“俳优棚曰钩栏。”这种娱乐场所中,也有大量从事表演的女子。虽然都是娱乐场所,但古代的娼妓行业也是存在鄙视链的: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看不起卖艺也卖身的红倌人,红倌人则看不起卖身不卖艺的窑姐。因此一些顶尖青楼,甚至是禁止自家妓女卖身的,毕竟一旦卖身就必然落入下流。

在男尊女卑、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迫于生计而沦落风尘的良家女有很多,从本质上来讲她们也都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为了取悦有权有势的男人,她们被迫学习唱歌或者跳舞等技能,沦为一个卖笑的玩物。但即便如此,一些沦落风尘的女子也值得我们尊敬,比如明末的“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出身青楼的她在家国覆灭时所表现出的爱国情操,是钱谦益这些卑躬屈膝的文人士大夫都没有的。曾有人评价柳如是道:“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虽然职业被世俗看不起,也被后世所误解,但古代的青楼并非下流之地,其中的风尘女子也要具体看待。新中国成立后,女人终于获得了和男人一样的平等地位,旧社会的青楼行业也被依法取缔,成为了历史中的一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