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玉静:听涛林下

 小毛头书屋 2023-08-11 发布于四川
2023年7月17日到7月21日,接连五个上午的9至12点,我抱着薄薄的一本书,坐在一所高中校园里的一片松树林下。时令虽在盛夏的首伏,可校园里特殊的神圣氛围,我并不感到十分的炎热,松林下徐徐的清风,令我分外的心旷神怡。
这片松林并不大,几排高大苍劲的松树下,左右摆放着两排红色长木椅。在松林入口的一棵树身上,镶有一块椭圆形木牌,木牌上用白色字体写着“听涛林”。
夏日的阳光从树梢的罅隙中直直的照射下来,潮湿的地面上印着斑斑驳驳的光影。天真高真蓝,几朵白云缀在这纯蓝纯蓝的高空下面,不飘也不散,我第一次有闲情观察到,在正夏的上午天空中的云朵移动的这样慢。知了在树梢上尽情地扯着嗓子清唱,鸟儿在树梢上愉快的欢鸣。它们自在的歌声,使得这片松林更加深沉与安静。
我原说我与这所学校无缘。在我小的时候,因为学习差,没有来这里学习的机会。等我的孩子们长大了,为了让她们与我分离出去的早一点,高中送的稍远些,又与这所本县最好的学校失之交臂。
但该来的缘总会来的。这个暑假,我的小女儿得到我的好友的特别关照,应她的好意,趁着假期到这里接受一个拓宽培训学习。我随孩子一起来,想借此机会到这个校园里看看,圆圆我儿时向往她的梦。谁知我走进这片松林后,一坐就是五个上午。孩子并不需要我来陪,我来是为了我自己,在这浮躁又碌碌的夏日,我的心灵渴望得到这份安宁。每一个上午,我觉得只是一会儿,在这儿不仅使我忘记这是一个炎热的长夏,更使我忘却了时间。
整整五个上午,我都做了些什么呢?
图片
第一天。我先在这偌大的校园中细细的观览了一遍,好像来看望一位我的亲人的长辈。我这样说有我的道理,因为这所学校是我的先生的母校。我的先生在八十年代末期从一个贫苦的农家背着干粮来这里读书,那时,他穿着破烂的衣衫,睁着一双瞪不大的小眼睛,把一捆旧铺盖放到一座还是草房的大宿舍里的木板上。当然,在这当年的旧草房的根基上,早建成了宽敞明亮的高楼,可我还是想寻一寻他的少年在这所学校里留下的脚印。
他在这里丢过碗,丢过鞋。音乐课上,他没有大声歌唱,高中三年,他不敢抬头看一眼漂亮的女同学。碗丢了,饿一顿,下顿去借别的同学的,鞋丢了,他哭了一场,那是他的妈妈在煤油灯下为他做的千层底。但是他知道,只要一只脚踏进这所高中,另一只脚就会迈进公家的门槛了。是的,他和他的弟弟都是从这里跳出农门的。
我在教学楼前看到了2023年的高考喜报,很多学子考入了国家“985” “211”名校。这样的成绩是我小时候不能想象的。教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它对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又为教育提供了保障和支持。一个山区县的一所高中,一年能考出这么多优秀的人才,可见现在教育之进步。不管什么时候,名校都是一个学子通向光明未来的通行证,从大的方面说,他(她)们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从小的方面说,他(她)们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这些学子大部分来自农村,我真为他(她)们感到高兴。
第二天。我坐在松林中,在手机上听一首歌名叫《师恩如歌》的歌曲。
“世界上谁的孩子最多最多
美好的心灵像烛光一样闪烁。
世界上谁的乳汁最多最多,
那闪光的智慧像星辰一样不落。
…… ”
我反复的听着,想起了我的很多老师,想起了我的孩子们的很多老师,这些铭记在我心中的恩师,他(她)们那样的平凡,又那样的伟大。他(她)们像阳光沐浴着每一颗树苗,又如这林中的清风,无私的奉献不计回报。
尔后我想像,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人生能够重来,我会坚决果毅地选择老师这个职业。其实近些年来,我曾多次在我的家人和我的好友面前表达过,以我的性情适合去做老师,我理想的工作应该是做一名老师。只是今天,坐在这个校园里,我想做老师的这个愿望更加强烈了。
我愿意披星戴月呕心沥血去做一个辛勤的园丁。假若,我用尽毕生精力,博一个桃李满天下,那真是不枉此生了。
然而,然而,我凭什么来获取这个职业呢?,一个腹内空空的草囊饭袋怎配做这样的美梦?假如时间可以倒流,需要倒流到什么时候?痴人说梦,痴人才会说梦啊。
第三天。我在想,既然做不了老师,那么就来做学生。这样一想,突然心胸开阔,欣喜莫名。是的,人生最美好的事,莫如谦恭虚己的做学生,生有涯尽,学无穷时。
我又想起在我生命中,那些像明灯一样照耀着我前行的亦师亦友的人,由衷的幸福又涌上心头。是啊,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何时何地不是在做学生啊!一仰头,看见教学楼的墙体上刻着的一行大字,它们是“学而致和,行而致远,行知合一,学无止境”。此刻,我不也正是在做学生吗?
第四天。我头枕书本仰面躺在林中的红色长椅上装睡。我闭着双眼,能感觉到太阳脚步的移动,它的光芒一会儿从树梢的狭缝中射下来,热辣辣的照着我的头,一会儿又转了过去,清凉凉的舒服。细细的松针悄悄的飘落在我的面颊上,就那么调皮的轻轻一扎,停下了。我并不把它抹下来,随它的意去。树林里真静啊,整个上午,没有传来一个脚步的声音。
这么静这么静的校园,正在积蓄和蕴藏着多大的力量呢?我知道,这是刚刚为成功而欢呼过的校园,经过这个假期的休憩,明天又是新的征程。在这一片沃土上,明年又会开出更骄艳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第五天。2023年7月21日,是这个学校暑假后高年级开学的日子,也是我家小宝最后半天在这里学习的日子。
上午九点我到达松林时,松林里已坐着两老一小三个人,他们是爷爷、奶奶和孙女。
爷爷奶奶都70多岁,从满头干草般的白发和饱经风霜的黝黑的脸上看,就知道他们来自农家。小姑娘十六七岁,那纯朴的小脸使我联想起电影《小花》里的人物董红果。她穿着蓝色的校服,浑身散发着结实和阳光的美。爷爷和奶奶分别坐在两个长椅上,她一会儿过去靠着爷爷,一会儿又过来依着奶奶。他们不说话,就那样亲亲的依着靠着。
孩子的爸爸妈妈呢?我不便去问。现在农村的年轻夫妇很多都到外地去打工,我猜测她的爸爸妈妈也应该如此。
12点到了,我要走了,并且明天不再来。
我太想和这一家人说上几句话,又不知道该怎样开口。他们那样的朴素,静静的没有一点要和我搭讪的意思。
我终于走到了他们的面前,问道:
“你们是哪个乡镇的人呀?”
爷爷答:“俺们是闫庄乡的人。”
“孩子高几了?”
“开学高三了。”
“学校要求下午二点到四点才报到,你们为什么来这么早?”
“因为爷爷开没有篷子的农用三轮车来送,上午早点来,不晒太阳,凉快些。”孩子说。
“那送到后爷爷奶奶为什么不趁着凉快早点回去呢?”
奶奶说:“这个学期开学后,孩子一个月才能回家休息一次,我们想跟孩子在一起多呆一会儿。”
我又问他们午饭怎样吃,这附近也没有饭店。他们说带的有呢,一会就吃。
我知道,等孩子下午两点进班后,这两位70多岁的老人要顶着夏日最强烈的太阳回去。可他们愿意。
我走出松林,发神经似的又拐了回去,握紧那小姑娘的双手,对她说:“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啊。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啊!”
我为什么要拐回去?为什么要对小女孩说出这两句话?我走出松林,回头望望这一家三口人,不知为什么,眼睛湿润了。
啊!听涛林,这一片净土,何时再有机会来您这里享受这份静好?
啊!听涛林!今夏我有幸在您的怀抱里小憩了五个上午,虽然我没有听到您的涛声,但在这里,我汲取了向上的力量,听到了我内心的声音。
我拉着我的小宝走出校园,回首望望这座学校,心中充满了敬意。
你听,涛声在那楼中:晨读晚诵听书,胸怀家国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