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首次在北大讲课,满身补丁被学生嘲笑,几分钟后学生都成粉丝

 格林书屋 2023-08-12 发布于广西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只看一个人的着装,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定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鲁迅先生小时候家境非常不错,但无奈家道中落,父亲也因病去世,家里一瞬间从天堂掉到地狱,养家糊口的重任就落在鲁迅一双单薄的肩膀上。鲁迅先生小小年纪就过早地感受到了世态炎凉。

后来,鲁迅弃医从文,把他的笔作为最锋利的武器,鲁迅先生的文字有着巨大的冲击力,多少人因为受到鲁迅先生思想的影响而幡然醒悟,高举爱国大旗。虽然鲁迅先生已经逝去,但是他的精神仍然在影响着我们,他的精神始终留在了我们大众的心中。

一场电影,一个人,一个弃医从文的决定

鲁迅出生于1881年,少时曾受到过浓厚的文学思想熏陶,在他11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便把他送到三味书屋学习,他的兴趣广泛,不仅喜欢读书,也喜欢绘图等。后来,他的祖父锒铛入狱,他的父亲又身患重病,无法医治。在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的他,几经周折,远赴日本留学,学习治病救人的医学专业。

在日本留学的那些时日里,鲁迅每天废寝忘食地学习。他一想到他的父亲曾经受病魔折磨,痛不欲生,最后死于非病,鲁迅就更加坚定他要学医学的决心。他希望自己以后能医治更多的受病痛折磨的人,让他们能够不再那么痛苦。

在日本的上课期间,鲁迅有一次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一部“日俄战争的教育片”,这部影片对鲁迅的触动非常大。鲁迅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弃医从文。这也是鲁迅人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

初来乍到,却沦为笑点

于是鲁迅离开医学院,返回东京,开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发表文章,生活非常艰苦。1909年,他从日本回到中国内陆,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生活条件也不好。这段时间也是鲁迅先生的一个迷茫期。直到1920年,鲁迅接收到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到北京大学任教。

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坛中占有较高的地位,曾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可在当时,鲁迅第一次去北大的授课的时候却成为了北大学生的笑料。

鲁迅先生并不像那时候的“现代派”那样注重皮毛,他在第一节课的时候,提了一个破旧的布包,穿着满身都是补丁的蓝布长衫,耳朵后面还别了一支铅笔。

就是这样辛酸又有点滑稽的想象,瞬间就点燃了学生们的笑点,全班哄堂大笑。那个时候能够来上北大的非富即贵,给他们教书的老师不说是英俊潇洒,怎么也是西装革履的吧。突然来了这么一个糟老头子,衣衫破旧的,他们自然是看不起鲁迅的。

但鲁迅先生并不会在意这些事情,他走进教室,就开始淡定地讲授他的课程。当他讲到一半的时候,他发现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在认真听他讲课,而是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甚至有些人很不尊重地在下面窃窃私语。

破旧的衣衫也挡不住才华的出众

鲁迅先生是留过洋的人,思想比较开放。他们在日本上课时老师会讲得比较有特色一点儿,讲课时会时常穿插几句日语,既可以活跃气氛,也可以让学生认真听课。第一次来到北大教书鲁迅先生打算依着葫芦画瓢,开始在课堂上讲起他的家乡话——绍兴话,以此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鲁迅先生上课讲方言一是为了让学生注意听讲,二是为了能让大家的学习氛围能够轻松一点儿。仅仅用了几分钟,鲁迅先生就让那些睡觉的,窃窃私语的,不认真听课干自己的事情的学生,竖起耳朵,安安静静的听课。

除此了说方言以外,鲁迅先生还在课堂上简述自己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他的想法新颖独特,瞬间就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鲁迅先生来到北大授课将近一周的时间,就吸引了一大批的同学来旁听。学生都自带小板凳,坐在教室的后面听学生讲课,甚至有人来晚了就只能站在小角落里听课,大家都很好奇这样一位衣衫破旧的糟老头子是怎样讲课的。

一位有幸听过鲁迅先生的课的学生表示,鲁迅先生的课幽默风趣,和一般老师大不相同,他把大家都融入到课堂中,讲到动情之处,铿锵有力,很多时候大家都听到动容,不知道该如何记录笔记。

鲁迅先生今日在课堂上的风格独树一帜,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每堂课都座无虚席。这还要感谢鲁迅先生在留洋期间遇到的一位叫做藤野的老师,这样也不仅是鲁迅先生的解剖学导师,也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道路上的指路人。

藤野先生本人是一位思想开放的老师。在鲁迅先生留学期间,日本人对中国人有着极大的偏见。但藤野先生不一样,他表现出对鲁迅先生的善意,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仰慕。藤野先生正直热忱的品格也一直影响着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在回忆录中写道藤野先生,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敬重以及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鲁迅先生写的“他常常会忘记带领带”“冬天的时候只穿一件薄外套”,当时在学习期间,鲁迅先生还和同学一起嘲笑过他。也许就是这样的记忆,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影响也加深了。

结语

一位好的老师可以教会你很多东西,就像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影响,是鲁迅一生无法忘记的,可以说如果没有藤野先生,可能就没有“弃医从文”的鲁迅。那鲁迅先生也就无法用他的锋利的笔,一笔一划地描写,不能够影响至今。

再说说鲁迅先生本人吧,不注重外表是他的个性。虽说“人靠衣服,马靠鞍”,但这也不会绝对的。如果你有一个好看的脸庞,你也许会更容易争取到机会,但你能不能牢牢地抓住这个机会,还要看你这好看的皮囊下面有没有真本事。鲁迅先生不修边幅,那是因为他的才华足够让他脱颖而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