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栖动物:生物先从水生再到陆生逐步进化的见证者、参与者

 ymkst 2023-08-12 发布于湖北

原创 木子耕夫 木子耕夫 2023-06-08 22:14 发表于江苏

生物最初是在海洋的水中孕育的,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是在海洋(水)中生活了上亿年后,才逐步进化上岸的,成了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的植物和动物,而两栖动物就是这一进化过程的参与者、见证者。

两栖动物是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幼体(蝌蚪)接近于鱼类,而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但是也有些两栖动物进行胎生或卵胎生,不需要产卵,有些从卵中孵化出来几乎就已经完成了变态,还有些终生保持幼体的形态。

两栖动物最初出现于古生代的泥盆纪晚期,最早的两栖动物牙齿有迷路,被称为迷齿类,在石炭纪还出现了牙齿没有迷路的壳椎类,这两类两栖动物在石炭纪和二叠纪非常繁盛,这个时代也被称为两栖动物时代。在二叠纪结束时,壳椎类全部灭绝,迷齿类也只有少数在中生代继续存活了一段时间。进入中生代以后,出现了现代类型的两栖动物,其皮肤裸露而光滑,被称为滑体两栖类。

现代的两栖动物种类并不少,超过4000种,分布也比较广泛,但其多样性远不如其它的陆生脊椎动物,只有3个目,其中只有无尾目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每个目的成员也大体有着类似的生活方式,从食性上来说,除了一些无尾目的蝌蚪食植物性食物外,均食动物性食物。常见的如大鲵,俗称“娃娃鱼”,以及青蛙、蟾蜍等。

两栖动物虽然也能适应多种生活环境,但是其适应力远不如更高等的其它陆生脊椎动物,既不能适应海洋的生活环境,也不能生活在极端干旱的环境中,在寒冷和酷热的季节则需要冬眠或者夏蜇。

两栖动物的发育是一种变态发育,其卵无外壳保护,如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失水死亡,所以其生殖过程离不开水,青蛙、蟾蜍是最典型的两栖动物,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鱼,有尾,用腮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慢慢地蝌蚪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鳃都逐渐消失,还形成了能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肺,发育为能上陆地生活的成蛙。

大鲵又称娃娃鱼,是我国特产的大型两栖动物。已被国家列入二类重点保护动物。体表裸露,皮肤光滑,全身布满不规则点状或斑块状的青灰色素,体色常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大鲵腹部为灰白色,头部宽扁,口大略呈半圆形,具有捕食食物锋利的牙齿。幼体具鳃,用鳃呼吸,成体鳃退化,用肺呼吸。有前、后肢各一对,前肢四趾,后肢五趾。两后肢腹部间有一生殖孔,外端与排泄孔相吻合。成体可达1米以上。娃娃鱼虽然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但是也不能否认其食用功效价值,所以有些人尝试人工养殖娃娃鱼。

我们还常见到一些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其他动物,但这些动物都不具备两栖动物的典型特征,所以严格来说都不能算两栖动物。

比如鳄鱼就不是两栖动物,它属于脊椎类爬行动物,因为两栖动物不仅仅是指可以在水上和陆地上行动,而是指幼体是用鳃呼吸,变态发育后的成体用肺呼吸,而鳄鱼从小就是用肺呼吸的,所以它不是两栖动物。

乌龟王八也不属于两栖动物,而属于爬行动物中的龟鳖目。因为它们的身体没有适合在水中生活的特征。相反,它们的四肢和身体形态都适合在陆地上生活。它们在水中游动一段时间后总要上岸呼吸空气,然后再回到水中。乌龟王八之所以喜欢水,是因为便水隐藏和逃跑,还有避免体内水分的散失。

蛇也不是两栖动物,而是爬行动物。蛇虽然没有四肢(退化),但发育成遍布全身的鳞片,可以依靠鳞片在陆地上自由爬行。蛇也会在水中游泳,那是它在水中生活的本领,但它在游泳时,始终要将头抬出水面,呼吸空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