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学点心理学1785:孩子偷窃背后隐藏的心理动机案例解析

 新用户74122060 2023-08-13 发布于河南

               今日精选案例分析

35岁的赵先生,是公司老板,有一天突然被老师通知到学校,原来是12岁的儿子小伟,又偷拿别人东西了。

问:孩子什么时候有了这个习惯,答:大概二年前,到学校后,老师说他拿了别人几颗小钻石,放到了自己的桌斗里,他自己也承认拿了,但回家以后又否认。

问伟:你当时拿没拿别人的东西,答:我一颗也没拿。问:那你为什么要承认,答:因为我害怕,老师逼着我承认,爸爸也逼着我承认,如果我不承认,就会没完没了地盘问。

问:孩子当时承认,过后又极力否认,你怎么看,答:以前确实拿过别人的东西,第一次是他拿了别人的奥特曼玩具,正在玩时被发现了。

问伟:你当时为什么拿别人的东西,答:当时一年级不懂什么。

问:当时你是怎样处理这件事的,答:回家后我就打了他,用皮带抽,脱了衣服打,直至皮肤青紫淤血。

问:打后效果怎么样,问:以后反而拿别人东西的次数越来越多,我也常到学校,赔偿别人丢的东西。每次他都是先在老师面前承认,过后极力否认,我也搞不清楚,他到底拿没拿别人的东西。

问老师:你是如何处理学生丢东西事件的,答:每次同学丢东西以后,我就反复与他谈心,做工作后他就承认了。

问伟:是不是这样,答:每次同学丢东西,老师第一个就怀疑我,我特别害怕别人丢东西。

问伟:如果以后东西找到了,证明不是你拿的,你会怎么想,答:我特别想找到老师评理,但都没有去。

问伟:这时你想老师怎么做,答:不要说我拿了别人的东西,不要怀疑我。我现在不敢到别的班评作业,因为我担心别人丢东西。

问:孩子在爸爸面前,一会儿承认,一会儿否认,爸爸也弄不清楚真假,这说明父子情感链接不紧密,答:知道了。

问:一般父母会从孩子的眼神语气等,来判断出真假。你认为,反正小伟以前拿过别人的东西,这种嫌疑就无法排除,这种态度认同了老师的怀疑,这种反常的情感联系,说明你与孩子的情感太弱化,答:应该是这样。

问伟:全家人坐在客厅看电视,你怎么看这幅画,答:爸爸看一队,妈妈看一队,我看全队比赛。问:你心中感觉这种场面多不多,答:很少有,我和妈在一起,爸不在家,很少坐在爸妈中间看电视。

问母:你有什么想说的,答:我有时加班开会,他就住姥姥家,周六周日也看不到爸爸。

问伟:平时你很少与父母在一起,很少到公园等,你在潜意识通过占有别人的东西,占有了父母的爱,占有了别人的好感觉,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富家子弟,会占有别人东西的行为,答:明白了。

问:你说过自从拿了奥特曼以后,就没有拿过别人的东西,而老师说你多次拿别人的东西,反差太大,我们无法判断,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后父母,每周每天都要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交流,加强情感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相信自己的孩子,从而给予信心,答:明白了。

问:如果有必要,可以给孩子转个学校,因为学校失声都认为,孩子是一个偷东西的惯犯,这种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答:知道了。

问:父母要用爱、情感和时间,来与孩子交流沟通,帮助孩子走出这个阴影,答:明白了,谢谢老师指导

首席心理专家,北大医学部在职研究生,高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资深主治医师,从事医学病理心理学专业四十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