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源流——蒙古利亚人种2

 mishagrlt 2023-08-13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一、先羌人

先羌人是汉藏共同的祖先。

《海内经》(西北):“北海之内,有反缚盗械、带戈常倍之佐,各曰相顾之尸。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伯夷父:相传是帝颛顼的师傅。伯夷父生了西岳,西岳生了先龙,先龙的后代子孙便是氐羌,氐羌人姓乞。 
    《海内南经》:“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氐人国在建木所在地的西面,那里的人都长着人的面孔却是鱼的身子,没有脚。《海内西经》“大泽方百里,群鸟所生及所解。在雁门北。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在氐国西。高柳在代北。后稷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西。流黄酆氏之国,中方三百里;有涂四方,中有山。在后稷葬西。流黄酆氏之国,中方三百里,有涂四方,中有山。在后稷葬西。” 
    流黄酆氏国,疆域有方圆三百里大小。有道路通向四方,中间有一座大山。流黄酆氏国在后稷葬地的西面。 
    《大荒西经》:“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有互(氐)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生百互人,是能上下于天。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无论是从外貌到文化,都很难让人相信汉人和藏人本出同源,但分子人类学家对此深信不疑。最早提出汉藏同源的是中国的一些语言学家。原本在语言学界认为,南方的侗傣语和汉语最接近,后来发现与汉语最接近的是藏语。藏语中大多数字的发音在中国东南部的方言中都能找到,而且字义相同。藏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着非同一般意义的对应关系,而是系统性的一一对应。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于1996年在DNA中找到了汉藏同源的证据。发现汉人和藏人在M122以及在其分支M134上都有相同的突变,我们把这批人称为古羌族或先羌族。通过对Y染色体主成分分析,发现藏族的突变频率与汉人最接近,这意味着在藏缅语系的诸多民族中,藏族和汉族最接近。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华夏56个民族和东亚、东南亚各民族都是由南亚语系的先民分化出来的,因为他们身上都带有M122的突变。 
    他们认为,M122突变大约发生在三万年前,那时中国陆地上的许多山脉被积雪常年覆盖,除了有少数棕色人在黄河、长江流域活动,更多的地方显得空茫一片。这时候,在东南亚的缅甸一带,黄种人的部落已经取得一定势力,棕色人不断向南向西退缩。 
    当中国陆地上的冰川不断地消融时,一支带有M122突变的南亚语人群开始进入了中国。目前发现关于南亚语先民进入中国后的分化路线有3条,共有2个入口,一个是在云南,一个是珠江流域。 
    其中一支沿着云贵高原西侧向北跋涉,他们最终在距今1万年前的时候到达了河套地区,黄河中上游的盆地。这批汉藏语系的祖先也被后人称之为先羌,成为汉族与藏族人的共同祖先。先羌人最大的遗传特征就是“六指”,古疏勒国、现代的西藏人都有这种显像遗传特征,甚至现代的汉人种群中还有六指的的隐性遗传特征——小脚指盖分叉。 
    先羌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和华夏民族的主要祖族之一,她们与白种人结合,孕育了包括“犬戎”、“白狗”、“白狼”等大部分西戎族,他们后来又逐步与其他人混血发展出了西羌人,西羌族性格刚烈勇猛。《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西羌……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耐寒苦同之禽兽,虽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性坚刚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气焉。”这几句评语简直就是在说狼,也是对草原狼和游牧民族性格的高度概括。 
    先羌除了主流孕育了汉族、党项、土蕃、藏族等民族,而且先羌族流入蒙古草原的分支部族还参与了蒙古草原民族的形成。据有的专家研究,单音节有声调的汉藏语系就发源于单音节的古羌语。直到现在,许多汉字还带有华夏祖先羌人的游牧血统的胎记。例如,现在用得最滥的“美”字就是这样,美字由“羊”字和“大”字组合而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美……从羊,从大羊。”徐铉注释道:“羊大则美,故从大。”可见华夏先祖的审美观是游牧人的审美观。 
    羌族的伟大在于她的刚强性格和超人的智慧,与古羌族同时存在的古匈奴等游牧民族早已消亡,而她却一直顽强生存延续至今,她的儿孙子族的数量已达到令世界震惊的十几亿之巨…… 
    这一支南亚先民在出发时的头颅还很圆,又因为地中海贫血基因的关系,出现了大鼻子、厚嘴唇等特征。但他们顺着江,走着河谷,从云南来到甘肃、新疆之后,人体形态也发生变化。而到了高原登上昆仑山之后,不再受疟疾影响,加上缺氧,地中海贫血基因的人不容易存活。于是存活下来的人,脸都变得很长,线条、棱角变得刚硬、如同刀削,他们这个种族还有个著名的遗传特征就是六指,居住的地点就是昆仑山脚下,黄河上游流域。 
    在漫长的行进中,他们使用的语言也发生变化。有一种理论认为,这是口耳相传所带来的变化,听的人觉得你在讲另一个字,复述的时候就变成另外一个音了。 
    更重要的是,经过这1万多年的迁徙,在他们的体内M122的基础上又诞生了一个新的突变,M134.这样一直到50006000年前甚至更早些,人体内部的DNA又开始“不安分”了,那时,由于粟谷农业的出现,新石器文化开始在这个地区发展,人口的增长使群体必须扩增新的居住地。汉藏语系的两个语族开始分野。其中这一个亚群,在M134的基础上又发生了M117的突变。他们带着这个突变向东行走,一直到渭河流域才停留下来。他们掌握了农业文明,开始以农耕为生。M117是汉人身上很古老的一个遗传突变。另一个亚群被称为藏缅语族群体,他们离开黄河流域,向西向南迁移,最后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居住下来。在迁徙的过程中,这个群体就像细胞在不断裂变,分化出了藏、羌、彝、景颇、土家。他们后来在渭河流域磨砺出一支骁勇善战的秦人,盘踞在关中,积聚着统一中国的实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