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首中医经典名方(80/100)

 永贵分享转载 2023-08-13 发布于江西


71、保元汤

【组 方】:人参一钱,黄芪二钱,甘草五分,肉桂二分

【煎服方法】:右加生姜一片,水煎服。

【原文出处】:《简明医彀》:“治元气虚弱,精神倦怠,肌肉柔慢,饮食少进,面青㿠白,睡卧宁静,及有杂证,皆属虚弱,宜服。”

【主治病证】:主治虚损劳怯元气不足证。症见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畏寒自汗、苔白,脉细软无力或者沉迟无力;亦用于小儿痘疹,阳虚顶陷,不能发起者。临床多用于阳虚导致的心脏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心源性水肿、贫血等;脾胃阳虚导致的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肾阳虚导致的慢性肾炎、慢性肾衰、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

72、达原饮

【组 方】:槟榔二钱,厚朴一钱,草果仁五分,知母一钱,芍药一钱,黄芩一钱,甘草五分。

【煎服方法】:右用水一盅,煎八分,午后温服。

【原文出处】:《瘟疫论》:“瘟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初起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其时邪在伏脊之前,肠胃之后。虽有头疼身痛,此邪热浮越于经,不可认为伤寒表证,辄用麻黄、桂枝之类强发其汗。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热亦不减。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其渴愈甚。宜达原饮。”

【主治病证】:主治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症见:憎寒壮热,或一日三次,或一日一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脉弦数,舌边深红,舌苔垢腻,或苔白厚如积粉。临床用于疟疾、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脑炎属温热疫毒伏于膜原者。临床可用于治疗持续性高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便秘、肥胖症、失眠,也可用于小儿疫毒或湿热挟热发热,慢性荨麻疹,结膜炎等。

73、升陷汤

【组 方】:生黄芪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

【煎服方法】:水煎服。

【原文出处】:《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

【主治病证】: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仲,或神昏健忘,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临床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等)、脏器下垂以及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在妇科、外科、儿科及五官科疾病中分别以崩漏、肿瘤切除术后、小儿遗尿以及过敏性鼻炎居多,另外,文献研究发现,升陷汤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多。

74、三甲复脉汤

【组 方】:炙甘草六钱,干地黄六钱,生白芍六钱,麦冬五钱(不去心),阿胶三钱,麻仁三钱,生牡蛎五钱,生鳖甲八钱,生龟板一两。

【煎服方法】:水八杯,煮取八分三杯,分三次服。

【原文出处】:《温病条辨》:①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者,三甲复脉汤主之。②燥久伤及肝肾之阴,上盛下虚,昼凉夜热,或干咳,或不咳,甚则痉厥者,三甲复脉汤主之。”

【主治病证】:滋阴熄风,原方主治温病后期水不涵木、虚风内动。症见手足蠕动或瘛疭,心中儋儋大动,甚则时时欲脱,形消神倦,齿黑唇裂,舌干绛或光绛无苔,脉虚。临床可用于治疗心律市场、高血压、血管性痴呆、骨质疏松,也可用于皮肤瘙痒症、围绝经期综合征、面肌痉挛、脑动脉硬化症等。辨证特点以头晕、心悸、肢体抽搐或瘈疭,舌红绛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或结代为主。

75、沙参麦冬汤

【组 方】:沙参三钱,玉竹二钱,生甘草一钱,冬桑叶一钱五分,麦冬三钱,生扁豆一钱五分,花粉一钱五分。

【煎服方法】: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原文出处】:《温病条辨》:“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

【主治病证】: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主治燥伤肺胃,律液亏损,咽干口渴,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功能性便秘、小儿阴虚咳嗽等病症。临床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支气管扩张、口腔溃疡等病,也可用于治疗放射性肺炎、胃痛、肺结核、肝病、遗精、腰腿痛、阳痿、干燥综合征、剥脱性唇炎、甲亢、痤疮、小儿秋季腹泻等证属肺胃阴虚的病证。

76、新加香薷饮

【组 方】:香薷二钱,银花三钱,鲜扁豆花三钱,厚朴二钱,连翘二钱。

【煎服方法】: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服尽不汗,再作服。

【原文出处】:《温病条辨》:“手太阴暑温,如上条证,但汗不出者,新加香薷饮主之。”

【主治病证】:暑解表,清热化湿。主治暑温夹湿,复感于寒证。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闷不舒,舌苔白腻,脉浮而数者。临床常用于夏季发病的发热、流行性感冒、急性胃肠炎、痢疾、眩晕等疾病。以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身重酸痛,面赤口渴,苔腻为证治要点。

77、桑杏汤

【组 方】:桑叶一钱,杏仁一钱五分,沙参二钱,象贝一钱,香豉一钱,栀皮一钱,梨皮一钱。

【煎服方法】: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

【原文出处】:《温病条辨》:“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主治病证】:清宣温燥,润肺止咳。主治外感温燥证。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者。临床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百日咳等证属外感温燥,邪犯肺卫者。

78、益胃汤

【组 方】:沙参三钱,麦冬五钱,冰糖一钱,细生地五钱,玉竹一钱五分(炒香)。

【煎服方法】: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原文出处】:《温病条辨》:“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益胃汤主之。”

【主治病证】:养阴益胃。主治阳明温病,胃阴损伤证。食欲不振,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糖尿病、小儿厌食症等属胃阴亏损者。该方为滋养胃阴的常用方,以饥不欲食,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参考剂量】沙参9g,麦冬15g,冰糖3g,细生地15g,玉竹炒香4.5g

79、蠲(juān)痹汤

【组 方】:羌活、独活各一钱,桂心五分,秦艽一钱,当归三钱,川芎七分,甘草五分(炙),海风藤二钱,桑枝三钱,乳香、木香各八分。

【煎服方法】:水煎服。

【原文出处】:《医学心悟》:“通治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

【主治病证】:祛风除湿,蠲痹止痛。主治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者。临床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之湿热痹阻证、风寒痹阻证,多发性大动脉炎之湿热痹阻、血瘀脉闭证及气滞痰浊、闭阻心窍证, 颈椎病(颈肩综合征)之风寒痹阻、寒凝气滞证及气滞血阻、伤损督髓证等。

80、二冬汤

【组 方】:天冬二钱(去心),麦冬三钱(去心),花粉一钱,黄芩一钱,知母一钱,甘草五分,人参五分,荷叶一钱。

【煎服方法】:水煎服。

【原文出处】:《医学心悟》:“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二冬汤主之。”

【主治病证】:养阴清热,生津止渴。主治上消,渴而多饮;肺热咳嗽,痰少等症。症见咳嗽痰少、口渴多饮、舌红、脉细数。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糖尿病、百日咳、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阴虚咳嗽等。以咳嗽痰少、口渴多饮、舌红、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