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鲜卑

 昵称jdIgS6eB 2023-08-13 发布于新疆

01

据《北史·魏本纪》记载,鲜卑族原是黄帝轩辕氏的一支后裔,黄帝之孙受封北国,境内有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故以“鲜卑”为号。

鲜卑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属东胡族群,蒙古语族,是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

02

鲜卑族本来居住在辽东一带,在商周时期被华夏族视为东胡的一支,其人以游牧为生,善骑射。战国后,匈奴崛起,鲜卑一度臣服于匈奴。东汉时,北匈奴西迁至东欧,鲜卑族趁机占领了北匈奴的故地,剩下的10万匈奴人也散入鲜卑族中,鲜卑族逐渐强盛,成为继匈奴之后的草原霸主。

西晋末年,晋室因“八王之乱”而衰弱,中原大乱,鲜卑慕容、乞伏、秃发、拓跋、宇文等部趁机先后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代国、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拓跋部所建立的北魏王朝,统治北部中国达140余年。

03

秃发鲜卑:传说匹孤的妻子怀孕后,梦见一个披发的老人骑着白马向她走来,对她说:“你的丈夫虽然离开了原来的居住地,向西迁移了,但最终还是会返回东方。”说完后老人就不见了,其腹中的胎儿动了动,匹孤的妻子也便醒了。后来她在被中生下儿子寿阗。在鲜卑语中,“被”称为“秃发”,因此便称其子为秃发寿阗。匹孤死后,寿阗继续在河西地区为王,秃发也就被作为这一支鲜卑的姓氏了。

乞伏鲜卑:传说乞伏鲜卑从漠北迁出时,半路上一只巨大的龟形虫子拦住了去路。乞伏人杀马祭祀,并向其祷告:“你若是善神,就为我们让出一条路;若是恶神,就挡住我们南下的去路。”不一会儿,大虫就不见了,只见一个小孩儿站在了路中央,乞伏部中一个没有孩子的老人收养他做了义子。老人有了儿子,非常高兴,为他取名为“纥干”,意思是“依靠”。

慕容部:相传,慕容部首领涉归在生前就确定由嫡长子慕容廆继承大位,另拨出1700户部众由其庶长子吐谷浑率领。涉归去世后,有一次吐谷浑所辖部众的马匹与慕容部的马匹厮咬踢斗,慕容廆为之动怒,派人对吐谷浑说:“先父已经为我们划分了各自的部众,你为什么不率部远离呢,却让马匹相斗。”吐谷浑答道:“马作为畜生,踢斗是它们的习性,为何因为马的相斗而迁怒到人的身上?远离还不容易吗,我现在就迁到离你万里之外的地方去。”

04

鲜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渐与汉族融合。北魏孝文帝尤其大力推进鲜卑族的汉化,使鲜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等方面转向汉族,并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最终使鲜卑这个“马上民族”基本同化于汉族。

公元581年,最后一个鲜卑政权北周灭亡之后,鲜卑族基本上已完全融入汉族,逐渐消失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