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禹贡》记载是尧舜时期大禹治水的传说

 宇闻休闲书苑 2023-08-13 发布于山东

《禹贡》记载的尧舜时期大禹治水的传说

——与孙立安先生商榷

渤碣舟人

昌黎孙立安先生发出一则 《侃侃山东无棣县复名碣石山》的帖子。在这个帖子中,说道:“唐尧即为尧帝,只有传说。那么'唐尧时称碣石山’是怎么知道的呢?《尚书·禹贡》中最早提到了碣石山,禹帝前是尧帝,盖臆测尧帝时其山已有'碣石山’之名了。”

看来孙先生并没认真读过《尚书》,甚至都没有从头到尾的翻阅一下《尚书·禹贡》。请问孙先生:“大禹治水”是发生在什么时代?是奉谁的命令去治水的?治平水土告厥成功是谁给予褒奖?

《禹贡》最后一行,大声朗读最后8个汉字:“禹赐玄圭,告厥成功。”尧年老、舜摄政,舜推荐大禹治水。十三年大禹治平水土,摄政的舜帝(代帝尧)赐于大禹黑色的玉圭,表示大功告成!用现代语言,就是大禹治水是为尧舜“打工”。舜肈十二州,大禹治水期间在十二州基础上画为九州,大概多数山川地名在尧舜时期都有了,看看《史记·五帝本纪》就知道了。

《尚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于!鲧哉。」

这段的的意思是,唐尧是发生洪水灾害,已经是“汤汤洪水方割, 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了。尧帝问何人能治水,臣下推荐大禹的父亲鲧奉命治水。  

这期间,因尧帝年迈,舜帝摄政。鲧治水九年不成功,舜乃殛鲧于羽山。舜举荐禹代父治水,禹十三年治平水土,大功告成。舜代尧帝赐禹玄圭。舜摄政二十有八载,尧帝才殂落。大禹治水是在在尧舜时代,不会有错。

史记·夏本纪》:“禹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于是太平治。”

洪水发生于帝尧时期,大禹治水是在舜代帝尧摄政期间宣告成功的,托名大禹治水写成《禹贡》中记载的山川名称,包括“碣石”就是名正言顺的“唐尧碣石”,即使是帝禹命名了“碣石”,也是尧舜时期的地名,此时尚未进入“帝禹”时代!无棣碣石唐尧时称碣石,不是臆测的。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孙立安先生的昌黎同乡,梁守让先生曾是《昌黎县志》副主编(主笔)有一篇《亦考碣石》附于本文后,那你好好看看,是只有无棣人臆测出来的吗?

【附记】

《亦考“碣石”》(作者:梁守让 /摘自《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无棣大山:《禹贡》云:“夹右碣石,入于河”。《史记·夏本纪》云:“夹右碣石,入于海”。二者所指“碣石为同一山体”,即今无棣大山,昔称“碣石山”。此山位于今山东无棣县境北。南距无棣县城30余公里,东距海约40公里,东距徒骇河46公里,(西)距宣惠河14公里。山体占地面积0.39平方公里,海拔66,2米,为喜马拉雅期第四纪更新世喷出岩,以安山玄武岩为主。无棣大山是一低矮岗丘,与太行山、燕山相比,实不足道。然而,就其所处地理位置,拔地而起,耸立河、海之滨,这在春秋以前,即有其标识的重要作用。

今之无棣大山,据《盐山新志》载:唐尧时据海口十余里,为导航标识之山,人称“碣石山”。因山上不生草木,春秋时改称无棣山。山下有沽塘产盐,魏晋时称盐山。《晋书》云:“大兴二年,石勒击段匹磾于盐山,大败之。”《隋书·地理志》渤海郡盐山县下载:“有盐山、峡山”。《中国历史地图集》“隋·河北诸郡图”始标注“盐山”及其北的“峡山”。《元和郡县志》盐山县下记有:“盐山在县南八十里。”上述书志所记述的盐山均指今无棣大山。《盐山县地名资料汇编·大山考》载:“唐初,乡人为纪念起义首领马君德(东盐州人)又称盐山为马谷山。因县北(今海兴县境)有一座海拔34米的马骝山(隋时称峡山)北宋以后被人称为小山,故盐山改谓大山。”《中国历史地图集》“北宋·河北东路图”有“马谷山(大山)”及“小山”标注。盐山(大山)原在盐山县境,唐开元六年(公元713年)划入无棣县境。《中国历史地图集》“元·中书省”“明·山东南部图”在济南有“马谷山” (大山)及“马骝山” (小山)标注。《河北省地图集》沧州地区有“大山”海拔62米及“小山”海拔34米的标注。

今无棣大山,在唐尧时称碣石山是可信的。但是自春秋以后,几更其名,大山之称已有七百年之久,故后人对今之大山始称“碣石”愈来愈淡漠了,更何况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于今“碣石”之南析阳信县地,置无棣县,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借盐山之名改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所置高成县委盐山县,又有北宋以后,盐山、马骝山又有大山、小山之名,且两山之前,相继建村立庄,均以山名的大山庄、小山庄。于是大山、小山叫响至今。而“碣石”之始称,随其名的频繁变化泯灭了。几乎使后人找不到山仍立然名更的“碣石”的确切位置。故考“碣石”,不得其解。

无棣大山,虽山体不大,不高,但在古代作为标识,作用显著。故《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孔颖达注“碣石”曰:“碣石,海畔山,禹夹行夹右入河,逆上。”《史记·夏本纪》“碣石”注【集解】:孔安国曰:“碣石,海畔之山也。”“入海”注【集解】徐广曰:“海,一作河。”《史记·河渠书》“入于渤海”注:【集解】瓒曰:“《禹贡》云'夹右碣石入于海’然则河口之入海乃在碣石也。”“《山海经》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河之入海,旧在碣石,今川流所导,非禹渎也。”以上诸说,以今无棣大山(即昔陶唐碣石)佐证,均无不相符。只不过自春秋以后,以其山无林木称无棣山,以其山下有沽塘产盐称盐山,以其北有小山称大山,遂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出现,此“碣石”作标识的意义远不如春秋以前的时代。从地质发展方面,近二千年来没有发生大的地壳升降、变迁,偌大一个“碣石”既没有“沦于海”,也没有“没于陆”,仍占有一定的空间。不过其“碣石”之名“泯灭”了。综上所述,今之无棣大山,即是唐尧时的碣石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