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光寺东大殿的佛殿主的身份

 黄之中 2023-08-14 发布于上海

1937年暑期,梁思成一行到佛光寺考察之际,梁夫人林徽因曾与一位女性泥塑像的合影而闻名于世。这便是塑置于此殿中央佛坛南端扇面墙内壁下方的宁公遇等身像。此像塑作40岁至50岁之间的贵妇形象,上身着盘领大袖襕衫,双肩覆如意状云肩,腰系金玉方块连缀而成的鹘带,盘腿袖手,面如满月,神闲气定,颇具大唐雍容丰足、殷实大度之气象和气质。

图片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是内陆唯一的唐构建筑遗存,且集唐代佛、菩萨、弟子、护法等30余彩塑,以及壁画、墨书题记等多种珍贵遗存于一殿,曾被梁思成给予“四艺萃聚”“遗迹奇珍”及“国内古建筑之第一瑰宝”之盛誉。

图片

此等贵妇形象身像既是为唐大中年间朝廷敕令重建佛光寺东大殿的“送供人”,以及管理这座大殿日常事务的“佛殿主”,名为宁公遇

图片

宁公遇究竟为唐代哪门贵妇?此像又塑绘于何时?

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其为中晚唐时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权阉王守澄之妻。但是学者指出:东大殿为唐武宗“会昌灭佛”后,由唐宣宗李忱亲自主持复建的皇家项目、朝廷工程,而王守澄则是唐元和年间谋杀唐宪宗李纯的元凶,与唐宣宗有杀父之仇。王守澄于唐文宗时,已在追逃“元和逆罪中”被鸩杀。至宣宗即位,王守澄被赐死虽已20余年,但追讨其余党的行动仍在进行,诛除余党而至“无漏网者”。如此的时局下将王守澄列为佛光寺东大殿重建的“功德主”,其妻作为此殿重建资金的“送供人”,以及管理此殿事务的“殿主”,不大可能。

图片

有专家学者经过梳理有关碑碣墓志与史志文献,判断宣宗一朝曾担任神策军右军中尉等要职的王元宥,应为重建此殿的主要功德主,而此殿重建时的“送供人”与重建后的“殿主”宁公遇,或是王元宥的未亡人。

图片

王元宥拥有的显赫家世、显耀职位、良好政誉,以及祖籍为太原望族的身世,足以使之列为重建功德主。其妻宁公遇,在唐宣宗敕令重建此寺此殿时,不仅将亡夫所遗巨额资财悉数捐献,使之成为此殿重建的功德主,且亲自送供上山,使自己成为此殿重建的资财送供人,甚至在殿宇重建完成后,仍滞留寺院,充当殿主,以虔诚佛教信徒的姿态,为佛法僧“三宝”朝夕服务。

图片

再据宁公遇等身像所着云肩、盘领、鹘带等服饰样式、制式分析,并对其身后所置扇面墙建造年代的碳十四测定,以及此寺碑刻遗存等的考证,宁公遇等身像的塑绘年代,应为金代

图片

关于佛光寺东大殿宁公遇等身像的学术探讨,需学人不断深入科学的探索。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