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处处有语文》教学手记——统编本教材解读第1039篇

 张俊孟晨光孟语 2023-08-14 发布于江西
《我的语文生活》是统编本教材七年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其中设计了三个活动:一、正眼看招牌;二、我来写广告词;三、寻找“最美对联”。前天在江西万载做一节研讨课,由于学生的新课已经结束,进入了复习阶段,我就选择了这个综合性活动的启动课。设计的题目是《生活处处有语文》,下面设计了三个话题:一、牌匾中的语文;二、广告中的语文;三、对联中的语文。

我的基本思路是:同学生在课堂上欣赏部分有特色的牌匾、广告词和对联,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语文知识,学习欣赏的方法,然后带着探究任务到生活中去收集相关内容,然后在活动展示课中与同学分享。
我将“招牌”扩展为“牌匾”,是想将旅游景点、名胜古迹中的“牌匾”加进去,因为那里面的学问更大。事实上,在课堂上,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兴趣是非常高的。

“牌匾中的语文”分成了三类:一类是有文化内涵的“招牌”,如“全聚德”“同仁堂”“万和春”等;一类是有趣的“谐音招牌”,如“粥润发”“美食美客”“联邦调茶局”等;一类是有内涵的“牌匾”,如“规圆矩方”“全部春秋”“万世人极”等。然后给学生布置了收集牌匾的任务。这个环节学生从不知所以到热情参与,是因为他们不仅发现了生活处处有语文,而且体会到了语文的趣味。

“广告中的语文”这个板块,主要和学生一起欣赏了一些广告词中的语文手法,如比喻、双头、谐音、仿词、夸张等,让学生自己再练习欣赏一个非常有名的广告词——“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使用了五种修辞手法:对偶、对比、夸张、比喻、双关。学生又领了任务,在这个环节,他们学会了分析广告中的语文之美。

“对联中的语文”这个话题,我先让学生做了一点关于对联知识的笔记,然后欣赏了几幅名胜古迹上的对联,如山西运城关王庙中的名联:“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释称佛儒称圣道称天尊。”再了解了对联的种类,最后也领了任务。

这节课上,我引导学生用语文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用语文的思维思考生活,分析生活中的语文;用语文的语言表达生活,创造生活中的语文。板书留下了“发现、思考、创造”几个词语。学生学习的是内容,训练的是技能,带走的是任务,记住的是方法,整体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