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氏骄子|汉初三杰之一——萧何

 环球姓氏 2023-08-14 发布于福建

萧何公画像

人物生平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邑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

主要成就

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楚汉战争时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制定《九章律》制度;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辅佐汉惠帝。

历史评价

汉初三杰里的萧何是一个复杂人物。若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他,只能勉强说他智有余而仁不足。萧何治理国家的行政才能我们就不用多说了,刘邦说的“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这句话就是对他的最确切的评价。尤其令人拍案称奇的是,他的卓有成效的施政方针不但没有随着他的辞世而重蹈人亡政息的惯例,甚至他的继任者曹参对萧何生前制定的各项法规、方针政策一字不改而自己只管吃喝玩乐,竟然也能政绩斐然、国泰民安。以至于这段脍炙人口的典故成了流传至今的成语“萧规曹随”。由此可见萧何的治理国家的行政才能是多麽卓越!说起来萧何对汉朝的建立所作的最大贡献莫过于现在家喻户晓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了。韩信这位旷世帅才由于被刘邦大材小用地当作仓库管理员使用,被气得不辞而别,后被年老体弱的萧何星夜追回拜为元帅的千古美谈。但令人极为遗憾的是,在韩信问题上名扬后世的萧何在后来却因为韩信问题而为后人所诟病,那就是萧何明明知道韩信不会谋反,却在个人进退利害(可能包括避嫌)的考虑下与吕后一起设下圈套谋害了韩信。这就是令人感慨万千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语的来历。虽然纵观萧何的一生,这个不仁不义的污点也许可以算作瑕不掩瑜,并不能动摇萧何作为一代名相的历史地位,但污点毕竟是污点,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完人标准相比较,还是有相当距离的。

相关成语

1、国士无双: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何(萧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都出于同一个人。这原是一条民间俚语,见于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韩信为人告反,吕后欲召,恐其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称陈?已破,绐信曰:'虽病强入贺。’信入,即被诛。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3、萧规曹随: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出自《史记·曹相国世家》:“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汉·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

历史背景

韩信年轻时带剑投奔项梁,默默无闻;后隶属项羽,也只做个郎中,他多次献策以求重用,项羽都未采纳。刘邦入蜀时,韩信弃楚而投汉,依然默默无闻。只任迎宾小吏,却因犯法被处斩刑,刀口下出狂言,惊动滕公夏侯婴,荐为治粟都尉;是萧何发现了韩信这奇才,但仍未获重用。军至南郑,韩信自觉出头无日,便随众将逃亡。萧何未及请示,便月下追韩信。有人向刘邦报告丞相也逃亡了,刘邦惊怒。过了两天,萧何回来,刘邦且喜且怒,骂道:“你为什么也逃跑了?”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是去追逃跑的人。”刘邦得知他去追韩信,又骂道:“将领们跑了数十人,你没去追,去追韩信,是假的。”萧何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大王若只想称王汉中,就用不着韩信;若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第二个人可同您共谋大事的了!”于是劝刘邦选择吉日良辰,斋戒设坛,隆重拜韩信为大将。一夜之间,韩信从一无名小卒而位冠三军,这就是成也萧何。

后来,韩信运筹帷幄,逐鹿中原,为刘汉王朝打下半壁江山,封王列侯。有人告他谋反。刘邦削了他的兵权。汉十年,刘邦亲征陈稀。韩信称病未出,却暗中派人与陈联络,家臣告密,坐镇京城的吕后想召见韩信,又怕他拥兵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计策。解铃还须系铃人,毕竟萧何老谋深算,他派人传旨韩信,声称陈已经被捉拿斩杀了,列侯、群臣都要进宫朝贺。萧何欺骗韩信道:“你尽管有病在身,也得勉强进宫朝贺,以免皇上生疑。”

可怜韩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踏进宫门,即被吕后预伏的刀斧手劫持捆绑,架至长乐宫悬钟室,身首异处了。这是第二次临刑了,他喟叹道:“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竟被妇人小子所欺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吕后诛杀了韩信一家三族。这就是败也萧何。

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做了皇帝以后,为了巩固新兴的西汉政权,便开始了逐一地翦灭异姓王的斗争。他见韩信功高望重,且握有兵权,便首先从他身上下手。其实,早在韩信为大将军后,刘邦便对韩信有所疑忌。他一方面巧妙地利用韩信攻城略地,为汉王朝的开创立下了赫赫战功;另一方面,待自己羽翼丰满、实力雄厚之后,便开始一步步地排挤、贬低韩信。在楚汉战争中,当韩信在北线破魏平赵,收燕伐齐后,便虚抚韩信,封他为齐王;待汉军兵围楚军于垓下、最后消灭项羽后,刘邦旋即改封韩信为楚王,使其远离根基深厚的齐地;其后又借巡游云梦泽之机,设计擒住韩信,并以谋杀罪将其押回京都,软禁起来,同时削去了韩信的兵权,最后将其降为只有虚名的淮阴侯。

公元前197年,阳夏侯陈稀举兵谋反,自立为王。刘邦亲率大军前去征讨。当时韩信推说自己有病,没有随同前往。谁知,韩信手下的人上书告发,说陈稀造反是韩信的主意,韩信与陈稀秘密约定,里应外合,由韩信做内应,准备在一天夜里,假传圣旨,释放囚在牢里的所有奴隶和犯人,干掉吕后和皇太子刘盈,然后共取天下。吕后一听事关重大,便急忙秘密召见丞相萧何,商量对策。二人商定对策后,由萧何去执行。

萧何回到家中,心中百感交集,依计派出一名心腹,打扮成军人模样,偷偷绕到北边转了一圈,回来故意称是皇上派来报信的,说陈稀已全军覆没,皇上就要凯旋回朝。众臣听到捷报,都来宫中贺喜,只有韩信称病不出。第二天,萧何就派人请韩信到相府赴宴,谁知韩信自称有病,婉言谢绝了。于是,萧何便亲自来到韩信府上,以探病为由,直接进入韩信的内室。韩信见萧何已经来了,再也无法推托,只得与萧何寒暄一番。萧何说:“我和你向来是好朋友,请你去赴宴,是有话对你说。”韩信忙问有什么话。萧何说:“这几天皇上从赵地发来捷报,说征讨大军大获全胜,陈稀已经逃至匈奴。你称有病不上朝,已经引起人们的怀疑了。所以我来;劝你同我一起进宫,向吕后道贺,消除人们的怀疑。”萧何说的很有道理,不由韩信不信。何况萧何是他原保之人,更是深信不疑,便跟着萧何来到长乐殿向吕后道贺。岂不知宫里早已埋伏着刀斧手,吕后一见韩信中计。喝令刀斧手将韩信绑翻在地。韩信见事不妙,急忙呼叫:“萧丞相快来救我!”哪知萧何早已避开,哪里还呼喊得应?吕后坐在长乐殿上,尽数了韩信如何与陈稀暗约谋反,如何欲害她和太子等罪,也不容韩信申辩,便令刀斧手把他拖到殿旁钟室中杀死。随后,吕后又下令将韩信的父、母、妻三族一股脑捕杀净尽。

萧何辅助吕后,诛杀韩信,很符合汉帝“固根基”的方略,是为刘邦除去了一块心病。刘邦对萧何更加恩宠,加封五千户。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语的由来。

延伸阅读:

刘邦为何对萧何最放心?

——刘邦、萧何关系揭秘

刘邦手下有很多大臣,这些开国功臣,有的是六国旧部,有的是以前在一起闹革命的穷哥们,还有的曾是刘邦早年的上司。刘邦杀韩信、屠彭越、斩英布,连那个足智多谋的张良也退避三舍,居然装神弄鬼,搞起了隐居。倒是有一个安安稳稳地做起了大汉丞相。此人是谁,就是萧何。

萧何这个人早年是刘邦的上司,刘邦在泗水亭做亭长的时候,萧何就是县里的秘书,而且因为精通法律,是县令的好帮手。那个时候大家都看不起无赖出身的刘邦,只有萧何对刘邦好些。秦始皇三十五年,亭长刘邦去首都咸阳服徭役一年。有所交际往来沛县属吏纷纷前来送行,按照惯例,大家都以铜钱三百封一红包赠送,刘邦打开萧何的红包,里面却整整齐齐地装了五百铜钱。人送三百钱,已经是与工资匹敌的重礼,萧何是上司,破例送五百,是特别地有所表示。这件事,刘邦终身未曾忘却的,后来打下天下论功行赏时,他特别为萧何增加二千户的封邑,明言就是为了报答这二百钱,颇有些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侠风。

刘邦后来成为大汉天子,为何对萧何一直没有动粗:

其一,君子之交淡如水,刘邦一直没有走近萧何,两个人不像刘邦和樊哙周勃卢绾等,关系特别近。刘邦与萧何的家庭教育不同,品味性情迥异,二人之间,私下没有杯酒交接之欢,即使有事同席共饮,彼此间也是有礼有节。他们之间始终保持有一定的距离,互相欣赏,互相戒备,也互相协作。他们彼此欣赏对方所有而自己没有的长处,他们彼此对对方的毛病看得清楚,也不以为然,他们之间,都感觉得到互补的需要。刘邦和萧何之间的交往关系,是对等的士人之间的礼尚往来,颇有一点淡淡如水的明澈。

其二,萧何做事低调,让刘邦觉得很放心。萧何这个人很顾大局识大体。刘邦的一生萧何出力最大:革命开始成全沛公当领袖,革命胜利成全刘邦做皇帝。举荐韩信带兵,从而一统天下,而经营后方更让刘邦无后顾之忧,功劳如此大,做人却小心谨慎,没有居功自傲的嫌疑。

其三,萧何善于自保。楚汉战争期间,刘项在荥阳一线相持二十八个月。这段时间,刘邦将整个关中都交给萧何管理(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这一举措赋予萧何极大的权力,当然,萧何也干得极有成效。汉三年,刘项在荥阳依旧僵持不下,刘邦多次派使者慰问萧何。明眼人或许都能看这中间的玄机,萧何却并未有所觉察。后来,萧何手下一位鲍姓门客(鲍生)提醒他说,大王在前线御敌,风餐露宿,辛苦得很,却屡次派使者慰劳在后方的你,说明汉王已经对你起了疑心(有疑君心也)。考虑到你现在的个人处境,不如把子孙、堂兄弟中能够打仗的全送到前线去,汉王一定会更加信任你(上必益信君)。萧何一点就通,立马照办。等他的子孙、堂兄弟赶到前线大营,“汉王大悦”。

其四,萧何能够侮辱自己的名声。当刘邦从前线凯旋归来时,百姓拦路上书,控告萧相国强夺、贱买民间田宅,价值数千万。刘邦回到长安后,萧何去见他时,刘邦笑着把百姓的上书交给萧何,意味深长地说:“你身为相国,竟然也和百姓争利!你就是这样“利民”啊?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去吧!”刘邦表面上让萧何向百姓认错,补偿田价,可内心里却暗自高兴,对萧何的怀疑也逐渐消失。

总之,刘邦是个聪明人,看透了自己,也看透了对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是为自己,更为了子孙后代,因此小心谨慎,刘邦对萧何一直很厚爱。

谦谦君子有善终——萧何论

观《史记》,到《萧相国世家》部分,觉得萧何真的是一谦谦君子。

“谦”被中国人认为是最好的行为,古人常常说“一谦三益”、“谦受益,满招损”。《易经》六十四卦中,有一“谦”卦,系词里是这么解释的:“谦,亨,君子有终。”意思说,恪守“谦”道的人,必定要发达,而且,必定有一个好的结果。

纵观萧何一生,贵为相国,不能不说是“亨”得很了。再看他为汉朝设计制定的制度、法令,在后世都被尊重、沿用,也足以说明他的不朽。再看看他的子孙,虽然也有犯了法,被剥夺了爵位的,但是,汉朝总是念念不忘萧何的功劳,总是会想办法,找到他的后代,重新封以爵赏,直到汉朝结束。

萧何一生,是恪守谦道的典范,生而尊,死有荣。我们分析萧何的人生大事件,也可以明白什么样的人才是“谦谦君子”。

一个谦谦君子,虽有生杀予夺之权,却无徇私枉法之心。“谦谦君子”是“敬天畏人”的,这样的人可以免于祸患,获得福报。萧何还年轻时,就因为以“文无害”成为县主吏掾。什么是“文无害”呢?在秦汉之际,能识文断字的毕竟是少数,而吏掾又是掌管法律文书的知识份子。一个有私心的人,收一点贿赂,将判词略微改动一下,便可达到以权谋私之目的,这不就是以文害人了吗?萧何年轻时,能够做到“文无害”,能说明他是“敬天畏人”的人吗?是的,同时也说明了他秉性的公正、无私,可以担当大任。

一个谦谦君子,并非业务稀松,才能平庸,相反,他应该是精明强干,才智过人。而过人的才智,往往来自于他对执事的敬畏。萧何在秦朝做地方吏掾,经常能出色地完成工作。秦国御史在各郡县都安排有监察官。沛县检察官依惯例考察公职人员的能力,萧何名列第一。这说明萧何会办事。沛县县主的朋友吕太公搬家到沛县,当地豪杰士大夫都来庆贺,和现在一样,大家都要送份子钱。而负责管账、安排宴会大事的重任,就落在萧何的身上。如果不是特别会办事,县主会让萧何去做这个差事吗?

一个谦谦君子,深知时代潮流,懂得顺势施为,这是对天命的敬畏,也是对人生出处去就的谨慎。孔子所说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可卷而怀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萧何在秦时为小吏,工作绩效能名列第一,地方检察官员十分欣赏他,要将他举荐给朝廷,却被萧何坚决辞谢。萧何不是安土重迁之人,也想有一番风云际会。那他为什么辞掉这个直上青云的机会,而甘心沉沦于下僚?我想,萧何作为基层官吏,一定深知百姓的疾苦、中央政策的得失,如果说萧何有先见之明,在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之前,已经看到秦朝行将崩溃的趋势,这个并不算夸张。身当此乱世,萧何不急着去“大有作为”,而是甘愿选择默默无闻地等待机会,不可不说他有着认清时势的大智慧。

一个谦谦君子,深知钱财重宝,都是身外之物,只有知识、见识、德行、能力,才是立身的根本。于是,他轻身外之物,而敬畏身上的责任。当刘邦带着众人占领了咸阳之后,诸将如痴如狂,纷纷跑到城中藏有金帛的地方去抢夺财物,刘邦也因为羡慕宫室中的美女重宝,而赖在那里不肯出去。只有萧何不慌不忙,来到藏有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的地方,将秦国为政的图书资料全部收藏保护起来。这些图书在普通人眼里是没有用的,在萧何的眼里却有大用。这些资料,成了萧何日后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没有这些资料,萧何将无处了解各地的情况。比如,他不知道各地人口的分布,就无法调集赋税和兵员;不知道各地的灾害情况,就无法防范于未然;如果不知道各地资源的分布,就无法利用各地的资源;不知道秦朝如何处理各项事务,就无法获得参考,从而快速有效地管理好这个国家。萧何敬畏自己的职守,所以,当众人都在争夺金帛财物的时候,萧何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如何去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去了。

一个谦谦君子,在个人得失上,从来都是不争的。萧何从来不争功,但是他的功劳太大了,连刘邦都承认说萧何的功劳“不可忘”!他治理关中,成果斐然。他为汉朝营建都城,让国家有了一个灵魂安置的处所。他建造宗庙社稷,使国家的精神得以凝聚。他派遣了郡县官员,将整个国家纳入其管理体系之中。接着,他收取赋税,转运粮草,征调军队,支援前线,赋予这个国家以相应的职能。萧何建立的国家机器,能够有效地运转,给了刘邦极大的支持。在给群臣论功行赏的时候,刘邦提出萧何为功臣第一。众将都不服。萧何没有说什么,刘邦极力为他争功。刘邦打猎为比喻,说打猎时,追逐狡兔的猎狗是有功的,有功之狗为“功狗”,众将在战场拼杀,攻城略地,好比是“功狗”。而萧何是指挥打猎时有功劳的猎人,“功狗”虽重要,怎么比得过“功人”呢?众将无话可说,刘邦替萧何争取了功臣第一的荣誉和封赏。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萧何没有争功,可是,即使他不争,国家会忘掉他吗?

一个谦谦君子,懂得在必要的时候做出让步。在名利面前,懂得敬畏。在萧何那个年代,“不思进取”的大臣,“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而那些已经取得高官厚禄,却还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人,却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可悲下场。萧何懂得谦退之道,所以他虽然功高,却没有震主。

陈豨造反之时,刘邦御驾亲征。吕后为了消除韩信这个祸患,便联合萧何诛杀了韩信。刘邦在前线听说此事,又喜又惊,他担心吕后诛杀了功臣之后,萧何利用大家的不满情绪,来一个大反攻,萧何控制着关中朝政,只要稍有动作,就可以让刘邦无法回到关中与妻子相见。刘邦多次派人慰问萧何,并封萧何食邑五千户,派卫队五百人保护萧何。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欣然接受,可是萧何不同。在秦故东陵侯的劝说之下,萧何冷静下来,不但辞谢了封赏,而且还将自己的家产倒贴出去,全部用来支援前方的战争。

国家有战事,萧何就捐献家产,这可以说是谦退之至了。可是萧何作为相国,他个人能贫穷到哪里去呢?只要国家富,相国怎么可能不富?如果国家穷了,相国再富又有什么意义?一个相国,能够将自己家族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牢牢栓在一起,自古以来,有几个人能做到?能够不中饱私囊,已经是不错了。

刘邦死后,萧何辅佐孝惠帝刘盈两年时光。萧何去世前,刘盈亲自来探看,问萧何道:“您百年之后,谁可接任?”萧何不予直接回答,而是说:“知臣莫若主。”

孝惠帝问道:“曹参如何?”

曹参跟萧何的关系一直不太好。但是,萧何听了,十分激动,叩首回答:“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其实,曹参接替萧何,早已经是内定的事情了。孝惠帝之所以这么问,是出于对萧何的尊敬?萧何此时,完全可以说出曹参的名字,从而向曹参卖一个人情,曹参领了这个人情之后,就会利用职务之便,多关照一下萧何的家庭。可是萧何不打这样的小算盘。他让孝惠帝自己说出曹参的名字。将来曹参要感谢,也得感谢孝惠帝,而不是他萧何。由此可见,萧何即便是临终之前,也是苟利国家,甘当绿叶的。这也正是他“谦谦君子”品格的体现。

萧何治家,也崇尚谦退。一般的达官显贵购置田产、房产,会在都城繁华地带,而萧何却将田产、房产,购置在郊区。而且,萧何筑房子,还不砌围墙。房子在荒僻之处,又无围墙,家里如果财物多的话,那就容易遭盗贼。他的朋友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跟别的达官显贵不一样,萧何说:“後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后代贤德,就会学习我的节俭;后代不贤,荒僻之地,也不会被有权有势的人看中了夺去)

萧何,就其性格而言,不像刘邦那样霸气十足,他更像一个谦谦君子。在名利面前,他始终是愿意退让,甚至是“不思进取”的。可是,在国家利益、自身责任面前,他却总是尽职尽责,孜孜不倦,从不懈怠,永远进取。汉初,有才能,有功勋的人,如韩信、彭越、英布、陈豨、卢绾等等,都是积极进取之辈,都不像萧何这样懂得谦退。结果,这些“进取”的人都被刘邦给消灭了。只有萧何、张良这样的人,因为懂得知足,谦退,才保住了身家性命。萧何一生,没有富得流油,不也是富得细水长流吗?

生活在名利场中的人,不是可以从萧何这里获得很多的启发吗?老子说的:“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呜呼,信哉!(据官方资料综合整理,图片: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