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何为何常犯浑?

 天下小粮仓 2015-05-28

萧何为何常犯浑?

2015-05-26 20:18:18评论(23) 文化 萧何 刘邦 曹参 项羽
15

萧何为何常犯浑?

萧何为何常犯浑?
文|曹声明

中国人没有几个不知道萧何大名的。“萧规曹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萧何月下追韩信”更是世人津津乐道的一个传奇故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则是后人叹息议论的一个永久话题。刘邦坐上龙椅后,萧何被评为打天下的第一功臣,萧何和张良、韩信被誉为汉初三杰,但是,这位绝顶聪明能干的人杰,却常常犯浑,要不是有几位高人指点,他那颗天才的脑袋早就搬了家。个中缘由,实在令人玩味。

萧何第一次犯浑是在汉三年,这年刘邦和项羽在京、索之间对峙,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守后方,征收赋税,安抚百姓,并把兵马粮草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前线,有力地支援了刘邦的军队。刘邦多次派使臣慰劳丞相,萧何也为自己的出色工作得到领导的肯定而欢欣鼓舞。没想到他手下的鲍生却对美滋滋的萧丞相兜头浇了一瓢冷水。他对丞相说:“汉王在前线风餐露宿,却多次派使臣慰劳你,这是对你有疑心了,我替你着想,不如派遣你的子孙兄弟能打仗的全部到军中效力,这样汉王才会完全相信你。”鲍生的一席话,让萧何从喜悦的混沌中猛然惊醒过来,他立刻采纳了鲍生的建议。刘邦一看萧何把整个家族的身家生命全都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自然是大为高兴。萧何不但躲掉一劫,还为日后评为开国首功捞到了一条重要的理由。

人们都说聪明人不会在同一个坑里跌倒二次,但是,对于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聪明人来说,再三跌倒也不足为奇。汉十一年,当年的刘亭长早已摇身一变,变成了真龙天子汉高祖,昔日的萧县吏也羽化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萧丞相了。这时,偏有一个不信邪的陈豨大将公开反叛,汉高祖刘邦只得亲率大军前去平叛,留下萧丞相和吕后镇守关中。正在这时,有人告发韩信谋反,至于是真是假,吕后可没那么多的闲工夫去核实的。她迅速采用了萧何的计谋,把韩信骗到宫中诛杀了,并夷灭了韩信三族。刘邦在前线听说萧何和吕后已经替他清除了自己最大的心病韩信,万份惊喜,立刻派使臣拜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并命五百名士卒,一名都尉做相国的卫队。留守的官员都纷纷前来祝贺,萧何更是欢天喜地,美得有点找不着北了。就在这时,一件令人惊诧的怪事出现了,一个叫召平的人,穿着孝服,赶来吊丧。他一见萧何就冷冰冰地质问道:“相国何故为自己的脑袋即将搬家而庆贺呢?”萧何闻言大惊,急忙向召平请教其中的缘故,召平说:“你大祸临头了,皇帝风吹日晒,征战在外,而你留守关中,未冒刀剑矢石的危险,反而增加你的封邑,并设置卫队,这是因为今天淮阴侯韩信的脑袋刚砍下,皇帝心有余悸,这一切都不过是为了暂时稳住你,他设置卫队是保护你,还是监视你,稍微动下脑子就可以想明白。”吓得心惊胆颤的萧何忙向召平问计,召平回答:你只有辞掉封赏,把全部家产捐作军费,这样皇上就会放心了。果然,汉高祖刘邦对萧何的这次裸捐十分欣赏,萧何终于用裸捐的代价躲过了这次犯浑所惹出的危急。君臣总算过了几天相安无事的日子。

萧何裸捐过后,自以为自己已是赤条条光蛋一个,皇帝这下总该放下心来了,自己也可以睡个安稳觉了。想不到他居然再一次犯了混。汉十二年秋天,黥布反叛,刘邦率军征讨。在前线打仗的刘皇帝,一刻也没忘掉萧相国,多次派人询问相国在干什么。扔掉了家产包袱的萧相国此刻一身轻松,正乐呵呵地忙着处理各种公务。看到相国如此淡定,一个门客忍不住说道:“相国离灭族不远了,你功劳第一,官位第一,你刚进关中就深得民心,至今十多年了,百姓都归附于你,可你还在孜孜不倦地为老百姓做事,以博取百姓更大的爱戴,皇帝所以多次派人询问你,不就是害怕你在关中登高一呼,取而代之吗?”萧何这才如梦初醒,原来自己还拥有这么大的一笔无形资产,毫无疑问,这比有形的金屋银库对皇帝的威胁更大。萧何立刻听从了这个门客的建议,赶紧扔掉得民心这个香喷喷的正能量,捡来个臭哄哄惹民怨的负能量,借此来自污其名。萧何迅速派人四处强霸恶佔别人的良田美宅,闹得民怨沸腾。刘邦听说这件事后,微微一笑,不在派人询问相国的动向了。刘邦班师回朝,百姓纷纷拦路告状,刘邦在朝廷上把一摞摞状纸往萧何面前一扔说;“你自己去向百姓谢罪吧”,萧何于是趁机退还了霸占的田地庄园。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多久,萧何的浑劲又上来了,皇帝上林苑有许多空地闲置着,萧何为百姓请求说:“长安土地狭窄,不如让百姓进入上林苑耕种收粮,留下禾杆也可供养上林苑禽兽食用。”没想到这个人兽双赢的好建议却惹恼了刘邦,刘邦说:“我听说李斯以丞相身份辅助秦始皇时,有成绩归皇帝,有过错归自己;而你却为民众请求我的上林苑,以此来讨好百姓,你一定收受了奸商大量的贿赂。”刘邦说完就下令把萧何下狱治罪。这时,刘邦身边有个姓王的卫尉挺身而出,为萧何辩解,刘邦最终赦免了萧何。令人搞笑的是,侥幸从大狱出来的萧何,光着脚跑来向刘邦谢罪时,刘邦说:“相国为民众请求上林苑,我不答应,目的是想让老百姓都知道相国是贤相,我所以给相国戴上刑具,是想让老百姓都知道我的过错。”如此小儿科的忽悠,实在叫人哭笑不得。

萧何经过三番五次的犯浑后,终于掂出了功高震主,伴君如伴虎这些话的分量了。刘邦论功封赏时,曾和朝臣为萧何与曹参谁该评第一进行过激烈的争论。萧何和曹参这两个生死之交的好朋友也从此如同路人,朝臣之间不断流传出他两彼此看不起,互相诋毁的话。奇怪的是,等到萧何病重时,他向孝惠帝推荐接替他相位的唯有曹参一人。曹参这时正任诸侯国齐国的丞相,当曹参听到萧何去世的消息后,立刻吩咐门客赶快准备行装,说:“我将要入朝当相国了。”过了不多久,朝廷果然派使臣来召曹参。二个吵得不可开交的冤家对头,居然如此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时,再呆再傻的人也明白了,原来二人吵架斗气,全都是表演给皇帝看的。因为只有分化才好治之,所以,皇帝最怕大臣抱团结伙。萧何这会总算摸准了皇帝的心思。正是因为萧何这次没犯浑,才留下了萧规曹随这段历史佳话。

为什么凭着萧何这样灵光的脑瓜子还会常常犯浑呢?萧何浑就浑在他时常浸沉在当年的刘亭长和萧县吏的旧梦中。当刘邦称王称帝之后,他俩早已不是昔日的哥儿们了。说得文雅好听点是君臣,讲得通俗直白点是主子奴才。无限膨胀的权力,会让人的感情距离越拉越大,戒心越来越重。保住龙椅是所有皇帝的核心利益,凡是皇帝认为有可能威胁到这把龙椅的人,必除之而后快。至于威胁的真假有无,几乎不在他考虑范畴之内。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历史悲剧一再上演,就是这个原因。好在萧何醒悟早,转身快,否则同韩信、彭越等人一样,早就落得个杀头灭族的下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