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百多年前,晚清官员吴大澂如何救灾

 知易行难nev5ph 2023-08-14 发布于河南

晚清吴大澂(18351902)累官至广东、湖南巡抚,以甲午中日战争率湘中子弟请战败北,颇受物议。后世则以金石考古而著名,又文孙吴湖帆(18941968)为近世海上画坛盟主,风雅续世。最近偶翻《愙斋自订年谱》,抄几则与金石书画无关者,聊当谈助,别无他意。

图片

吴大澂(1835—1902)

咸丰元年(1851)吴大澂17岁时,“发贼”起事,势如破竹,后年攻占南京,到同治三年(1864)曾国荃攻下南京,共14年间,正是生长于苏州的吴大澂的青春时期,江南城市陆续为太平军攻占,兵荒马乱中,青年吴大澂备尝艰辛,亦得到人生历练。26岁,因清军江南大营为李秀成击破:

“省城绅富纷纷迁徙,机户停业,贫民生计益艰,人心皇皇。余倡议捐米抚恤,各办各图……此生平创办善举之始。”

31岁,参加礼部会试未中,又遇到水灾,如何安抚救济难民,吴大澂开始与官府合办,“此生平办理赈济之始。”他的感叹是“以寒士肩兹巨任,有力小任重之虞”。

图片

图片

34岁,吴大澂中试,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同科状元为洪钧,即与赛金花演义为《孽海花》主人公。37岁授翰林院编修,直隶旱灾,吴大澂有参与筹款助赈,“捐募银七千馀两,制办棉衣一万四千件,解往天津散给灾民。”次年,他还在京师创建了慈善机构“慈幼堂”。这年河北的文安、大城两县受水灾严重,救灾难度也超过了吴大澂以往的经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光绪三年(1877),吴大澂43岁,这年山西受灾,大概是鉴于他之前的办赈经验,朝廷调他协助李鸿章筹办赈务。吴大澂自天津“筹购高粱七千石,亲自督运”,先后到凤台、阳城、太原,到第二年8月才完事回到天津。“凤、阳两县饥民流离满道,皆奄奄一息,垂毙之人,目不忍睹。”从河南的博爱、安徽的凤台、山西的阳城,又是冬季,可见奔波之极。而且吴大澂自己也承认,面对饥民,七千石高粱根本就无济于事。

图片

图片

他在赈灾途中写的三首诗,不可不录:

单车问俗到阳城,绝巘重峦路不平。百里荒村无犬吠,半山残雪少人行。田庐多属流亡户,父老惟闻叹息声。忍死须臾待膏泽,明年有地为谁耕?

挽粟飞刍腊正残,区区何以慰饥寒(所运高粱七千石,不敷两月之赈)。野多枯骨生人少,树不留皮粒食难。救火情怜循吏苦,望梅心喜圣恩宽。万家性命存呼吸,吾辈盘餐愧未安。

山郡荒凉地,居然日两餐。有鱼供醉饱,无米救饥寒(续运赈粮尚在天津冻阻)。夜半惟闻泣,门前不忍看。圣恩朝早逮,中泽共胪欢。

不管吴大澂动辄“圣恩”,作为一名赈灾官员,能写出“万家性命存呼吸,吾辈盘餐愧未安”,已经很不容易很不容易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光绪十四年(1888),吴大澂54岁、在广东巡抚任上遇到惠州、东莞等地水灾,这是年谱中所记最后一次赈灾活动,救灾中吴大澂写了24首诗,年谱录5首,第二首云:

愆尤丛集事因循,德薄灾生莫怨人。愿写绿章连夜奏,小民无罪罪疆臣。

因为身处在一个尚有“罪己”传统的氛围,“德薄灾生莫怨人”还是一种带有自省精神的正能量,而不致被认为是“逆龙鳞”。从吴大澂的为官经历来看,他是很有行政能力的一位官员,所做的事不仅是赈灾。而赈灾无疑是为官的应有之义,在官员是责任,在士绅是义务,“官商勾结”,才能办成事。可以说,这是封建社会旧道德的价值观,但不也是以人为本、人命关天的基本常识所在?!

清朝灭亡后,产生了一个遗老群体。“地主恶霸”叶德辉(18641927)对这帮人很看不惯,在给老师(同时也是遗老)缪荃孙的信中大吐槽,他很看不起他们。实际遗老也分很多种,以上海徐乃昌(18681943)、冯煦(18421927)为例,虽惓惓于旧朝,但也做了很多积极用世的事,其中就有救灾、办赈。徐乃昌日记中记录了大量的赈灾活动,办赈是一个经常性的活动,他们所代表的士绅阶层也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往往在灾害发生时请求援手。徐乃昌是安徽南陵人,安徽一旦有灾害,他日记中都有反映。冯煦晚年几乎都在办赈,他在鼎革后致湖北巡按使(省长)的段书云一通信札,就谈到“弟以义振尚未结束,昨复来沪,寓广仁堂”,可见其晚年生活一斑——不也是旧时代士绅面貌之一斑?

图片

冯煦致段书云信札,可居室旧藏,广东崇正2023春拍拍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