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鹅湖之会史话(2)‖ 朱熹其人其学

 jxyslza 2023-08-15 发布于江西

(二)朱熹其人其学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年号晦翁、云谷老人、遁翁、沧州病叟,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因长期寄居福建,朱熹的学术被称为“闽学”;又因他于建阳建考亭精舍讲学,所以也称为考亭之学。
朱熹是二程的四传弟子,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后期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哲学家。朱熹自己也宣称他的哲学思想继承了程颢、程颐的思想,并通过二程继承孔、孟道统的正传。他宣布他的哲学思想具有法统的垄断地位。朱熹所完成的正统派理学,更能适应中国后期封建统治的需要,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伦理道德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所以博得后期封建统治阶级的褒奖,成为后期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他主编的《四书章句集注》是对儒家四书的标准注释。朱熹祖述二程观点,特别崇奉《孟子》和《礼记》 中的《大学》《中庸》,使之与《论语》并列。认为《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四部著作代表由孔子经子思到孟子的儒家道统。而程朱则是合法的继承人和发扬者。此书包括《大学章句》一卷,《中庸》章句一卷,《论语集注》十卷,《孟子集注》七卷(一作十四卷)。前两书成于淳熙十六年(1189)为朱氏自注, 后两书成书于淳熙四年(1168)多引用二程及程门弟子言论, 故曰“集注”。光宗绍熙元年(1900)朱熹知漳州时刊刻,“四书”之名从此确立。其间凡七易其稿,“不住修削”,直至朱熹逝世前夕。朱熹曾经自诩说“添一字不得,减一字不得。”所以如此,意在以理学家思想解经,主张“存天理,遏人欲”。以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因而自元、明、清以来,将此注本定为科举取士的教本,在意识形态中居垄断地位。


朱熹14岁,父亲辞世。受父命从学于胡宪(字原仲,籍溪先生)、刘子翚(字彦冲,屏山先生)及刘勉之(字致中,白水先生)。三先生都与理学有着不同的渊源关系;但三先生所传又都夹杂着佛学和老庄之学。二刘过世后,朱熹独事胡籍溪。另外,有几个僧人如道谦等,对朱熹的影响也相当大。在李侗(延平先生)前,朱熹所学相当博杂,出入佛老。他自己说:“某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朱子青少年时所学博杂,不仅要看到其负面的作用,也应看到,理学的完备,需要一个广阔的知识基础。融会释、老、儒是理学发展的需要。
朱熹18岁,建州乡贡高中。次年,礼部试,赐同进士出身。22岁,入都铨试,授迪功郎、泉州同安主簿。绍兴二十三年(1153),赴同安任,途中拜见李侗。李侗强调“默坐澄心,体认天理”。但初次相见,李侗强调儒佛区别的观点,没有被朱熹接受。绍兴二十六年,秩满。二十八年,差监潭州南岳庙。
绍兴二十八年(1158)正月,朱熹徒步走了一百多里,再次见李侗。绍兴三十年(1160)冬,朱熹又一次见李侗。绍兴三十二年(1162),迎谒李侗于建安。数见李侗,经过指点与自己的探索,朱熹终于体会出李侗思想的意义,从而完成“逃禅归儒”的转变。朱熹说:“某少时未有知,亦曾学禅,只李先生极言其不是。后来考究,却是这边味长。这边长得一寸,那边便缩了一寸。”李侗称赞朱熹“进学甚力,乐善畏义,吾党鲜有”。朱熹因李侗而得二程理学的正传,而二程理学也因朱熹的发展而臻于完备。
朱熹中举后,在同安任内主县学,开始了讲学活动。


从朱熹一生的学术生涯上看,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一、从隆兴元年(1163)到淳熙四年(1177),即34岁到48岁,是朱熹学术体系初步形成时期。他一方面继续辟佛,一方面系统编辑理学家的言论、文字,把理学精神糅进儒家的经籍,基本完成《四书》的纂修。
宋孝宗即位,诏求直言,朱熹即上封事,要求熟讲帝王之学,早定修攘之计。隆兴元年(1163)复召,入对,奏事垂拱殿,除武学博士。此前,在绍兴二十九年(1159)朱熹编《上蔡语录》。隆兴元年编成《延平答问》,写出《论语要义》,编《论语训蒙口义》。乾道八年(1172)作《语孟精义》;再刻时,改名《语孟要义》;后又改为《语孟集义》。隆兴二年(1164)有《困学恐闻编》。
孝宗乾道元年(1165),朱熹请祠,差监南岳庙。乾道年间编写的有《程氏遗书》、《程氏外书》;《太极图说解》、《通书解》及《西铭解义》等。
乾道八年,编成《资治通鉴纲目》59卷。这是朱熹要使史学“会归理之纯粹”的工程。朱熹说:“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僭称王而不正名。汉丞相(诸葛)亮出师讨贼而反书'入寇’。此类非一,殊不可晓。又凡事之首尾详略,一用平文书写,虽有目录,亦难寻检。”他认为司马光所撰《资治通鉴》存在两个方面的缺憾,一是没有以天理的教条,对历史进行褒贬评论。二是编排形式上,由于眉目不清而难以检寻。他以纲目体改编《资治通鉴》,无非就是用“五常”之伦理道德、三纲五常来诠释历史。同年又完成《八朝名臣言行录》的编纂。
乾道九年(1173),编写成《伊洛渊源录》一书。这是一部学术史著作。
淳熙二年(1175)朱熹与吕祖谦共同编《近思录》。淳熙四年(1177)完成的作品有《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论语或问》、《孟子或问》;又序定《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这是朱熹理学体系初步建立的标志。
朱熹同吕祖谦以及湖湘学派的张栻及陆九渊商榷、辩论;特别是淳熙二年(1175)鹅湖之会,朱熹与陆九渊辩论,对促进朱子理学体系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淳熙五年(1178)至绍熙五年(1194),朱熹49岁至65岁,为朱熹理学进一步发展时期。朱熹的主要活动,是通过讲学和同其他学派的辩论,扩大朱学学派的势力与学术影响。另一个方面是继续使学术的各个方面理学化。对“四书”及其他儒家经籍以理学的教条重新解说,构建出理学的体系。
朱熹一向重视教育和亲自讲学。早在同安任上,他主县学,“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乾道六年丁母忧期间,于建阳建寒泉精舍,有蔡元定等执弟子礼来从学。淳熙五年(1178),任知南康军。次年,于任上复建白鹿洞书院,亲自为诸生讲《中庸章句首章或问》,拟定《白鹿洞书院学规》。
淳熙八年(1181),任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后由于浙东发生饥荒,改为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淳熙十年,主管台州崇道观,于武夷五曲建武夷精舍。武夷讲学时期是朱学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福建、浙江、江西及皖南等地士子纷纷前来就学。朱学得以大规模地传播。
朱熹一生的学术活动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即同其他学派争辩,他确实想通过辩论,以排斥其他学派。在武夷精舍讲“正心诚意”时,赋诗明志:“明年定对白虎殿,更诵《大学》《中庸》篇。”他期望在一代人君的支持下,使朱学成为钦定的一统学术,但在他生前却没有这样的好运。
吕祖谦去世后,各个学派也展开更为激烈的争辩,形成“议论蜂起”的局面。朱熹也全面开展对其他学派的斗争。朱熹与永康派陈亮展开了王霸义利之争。早在淳熙九年,陈亮访朱熹,朱熹就批评了陈亮。从淳熙十一年(甲辰年)到十三年(丙午年),双方书函往返,关于王霸义利问题展开大争论,表达对道德功利的看法,反映出各自的历史观点。这在学术史上,是一件大事。
朱熹知道自己的批评过分,“刻画太精”,但在学理的是非上,是不会放过的,“若孟子之辟杨墨,也只得恁地辟”。于诸家中,对陈亮的学说攻击尤力,但效果不大,朱熹说:“陈同父(陈亮字同父)学已行到江西,浙人信向已多。家家谈王伯,不说萧何、张良,只说王猛;不说孔孟,只说文中子,可畏!可畏!”又说:“江西之学只是禅,浙学(指陈亮为首的浙江永康学派)却专是功利。禅学,后来学者摸索一上,无可摸索,自会转去。若功利,则学者习之,便可见效,此意甚可忧。”把浙学作为主要靶子来批判,因为他认为浙学比禅学更可怕。
此外,还继续与陆九渊辩“太极”、“无极”诸问题等。
在这一阶段,朱熹写成《易学启蒙》、《周易本义》;修订刊刻《诗集传》。特别是在淳熙十六年(1189),序定《四书集注》,次年,刊刻于漳州,这标志着朱学思想体系的成熟。
淳熙十四年(1187)朱熹58岁,除江南西路提提点刑狱公事。
淳熙十五年朱熹上封事,奏事延和殿,说,今日之“大本”,在正皇帝之心。天下有“急务”者六:即辅翼太子,选任大臣,振举纲纪,变化风俗,爱养民力,修明军政。次日,除主管太一宫,兼崇政殿说书,朱熹力辞,除秘阁修撰,奉外祠。
淳熙十六年(1189)八月,朱熹任江南东路转运副使,以疾辞,十一月任知漳州。次年即光宗绍熙元年(1190),至漳州。在漳州任上奏除无名之赋700万,减经总制钱400万。他欲方量土地,行经界法,为土豪及在朝权势者所沮。后以子丧,请祠。绍熙四年(1193)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使。绍熙五年四月,去长沙上任。在任数月用镇压安抚手段,平息少数民族起义。重建岳麓书院,明教化,四方学者毕至。在抑豪民,严武备诸多方面有政绩。



三、从宁宗庆元元年(1195)至六年(1200)朱熹去世,朱学进一步完善,同时朱学内又孕育嬗变的因素。
宁宗即位,任朱熹焕章阁待制、侍讲。但朱熹在朝不过46日,即被排挤出朝。朱熹回建阳,建竹林精舍,后改名沧州精舍,继续他的讲学与著述事业。
庆元二年,韩侂胄禁理学,沈继祖指控朱熹十罪。庆元党禁,立《伪学逆党籍),籍“伪学”赵汝愚、朱熹、吕祖泰、蔡元定等59人,朱熹排在第五位。朱熹的门人纷纷背叛而去。而朱熹日与诸生讲学不休。在学术上他写成《楚辞集注》、《仪礼经传通解》、《韩文考异》以及《周易参同契考异》;修改整理《资治通鉴纲目》等。所有这些,都标志朱熹学术进一步深化,但朱学在文献学上注意训诂章句以及博采的特点也显示出来了。
庆元六年(1200)三月初九,时值梅雨时节,朱熹由于久病,“正坐整衣冠,就枕而逝”,时年七十一岁。一代学术大师在凄凉中辞世。临终前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尽管朝中禁道学很严厉,但一些门人学者,还是不顾禁忌,奔赴建阳。十一月,蔡沈、黄榦主丧葬事,参加会葬者近千人。《宋史》载:“ 嘉泰初(是南宋皇帝宋宁宗的第二个年号),学禁稍弛。二年(1202),诏:“朱熹已致仕(辞职),除(任)华文阁待制,与致仕恩泽。”后侂胄死,诏赐熹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我查了一下,在中国古代被皇帝追谥“文”的有韩愈、白居易、王安石。

附带介绍一下,辛弃疾对朱熹非常敬仰。辛弃疾得知噩耗,痛苦万分,他在《祭朱晦庵文》中说:“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此外,他还写下一阕词以悼念:

  案上数篇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语,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霁,青天好。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帮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遗划,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辛弃疾以汉代扬雄(字子云)所作《太玄》比拟朱熹的著作,“江河流日夜,何时了”这一句更化用杜甫的名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从这一阕词,不难看出辛弃疾对朋友朱熹肝胆相照的真挚友谊。
朱熹力图使经学、史学、子学及文学融入理学中去,而且他也确实建立了一个宏大的学术体系,缕析理学的渊源及传授学脉。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后人编纂的有《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庆元党禁解除后,朱学地位不断上升。朱学终于上升到统治的地位。陈淳、黄榦、蔡元定等门人,护师门,在一些方面发展了朱熹的学术。到了南宋末期,朱陆水火,朱陆合流,又相互出入,其弊,则是陆学流于禅,而朱学流于训诂。



朱熹的主要学术观点:
一、天理论
朱熹继承、发展了程颐的天理论,并且构成一个完整的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朱子语类》卷一开篇集中表述了朱熹对理的看法,他的观点是:
1,宇宙的本原是“理”。天地万物,包括社会上的人,都是“理”的体现。
2,理在世界之先存在,理在气先。理是不生不灭而气有生有灭。
社会的变动,是一种气运循环,而且是盛衰的循环。这就建立理本论的哲学体系。四,理一分殊。他特别肯定程颐的观点,也吸收周敦颐、张载的说法。
朱熹的宇宙观、运动观、社会历史观、伦理观都统一在理学的体系中。不仅继承、发展了程颐的思想,同时也融合理学各家的思想。朱熹认为,认识理,是要“即物穷理”,与“格物致知”。他说:
只是推极我所知,须要就那事物上理会。致知是自我而言,格物是就物而言。若不格物,何缘得知?
人能认识“理”,是“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通过格物,而豁然贯通,用事物去印证出心中具有的天理。这是先验的认识论。
朱熹的历史观是理气论的历史观。他以“理”作为划分历史阶段、评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标准。三代是天理流行,汉唐以后是人欲横流。天理存在,但不过是暗合。这种观点为陈亮所批驳。此外,在社会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学说等各个方面,朱熹都贯穿了他的理气说。
二、格物致知
出于《大学》“致知在格物”一语,原无认识论意义,基本上是讲对一般道德的体认。明确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解释“格物”的第一个人是程颐。他说:“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日穷其理而已矣。”朱熹继承了二程的说法,并建立了更系统的格物穷理说。他通过对“格物致知”的阐释,表述了自己的认识论思想。从认识的目的来看,朱熹讲“格物致知”是为了当圣人  。认为若做不到“格物致知”,无论如何都是凡人,只有达到“物格知至”,方可进入圣贤之域。
“格物致知”的具体内容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这里的“天理”主要是指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人伦”、“圣言”、“事故”则是天理的阐发应用。朱熹认为,如果放弃对天理的追求,只把精力花在草木、器用的研究上,那就如像散兵游勇那样,回不到老家。他说:“兀然存心乎草木、器用之间,此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成饭也。”
三、“知”“行”关系
朱熹主张“知先行后”。朱熹的知行观,是指儒家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实践。由于道德实践需要封建伦理指导,因此“知为先”。又因封建伦理不能只流于空谈,所以“行为重”。“知先”“行重”是实践道德的两个方面,有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如果从认识的角度看,“知先行后”颠倒了主次关系。认识来源于实践,知行之间应以“行”为第一性。“知为先”的主张显然是错误的。至于所谓“行为重”,虽有其合理因素,但它强调的也只是封建知识分子的个人道德实践。
四、人性二元论
在人性问题上,朱熹直接继承了张载和二程的思想。张载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认为人性的善恶是禀气不同所造成的。朱熹对此说十分赞赏,认为这个思想“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发明千古圣人之意,甚为有功。”二程继张载后,对“天理之性”和“气质之性”作了区别。在张、程思想的基础上,朱熹又全面论证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二元论。“理”与“气”,人生不可缺少 。“理”在人未形成之前浑然于天空,于人一旦形成,便附于人体,成为先验禀赋于人心的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是先天的善性所在,人人皆有,故名“天命之性”。人体形成之时,必禀此气,由于气精粗、厚薄、清浊、久暂的不同,就产生了善恶、贤愚、贫富、寿夭的不同和性格上的差异。它有善有恶,名曰“气质之性”。上述二性并存于人身,这就是朱熹的人性二元论观点。【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