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艺术】乾州蕞娃:传承•传播•创新•发展——以乾州“蛟龙转鼓”为例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W行走在人世间 2023-08-15 发布于陕西

【前言】四百多年来,蛟龙转鼓的传承历程也不是一番风顺的。解放前夕,演奏艺人无法靠此谋生,纷纷转行,一度几乎失传。解放后,在乾县文化部门的支持引导下,有关人员积极走访老艺人,挖掘、整理和加工蛟龙转鼓有关资料,蛟龙转鼓获得了新生
传承·传播·创新·发展
——以乾州“蛟龙转鼓”为例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乾州蕞娃
(三)蛟龙转鼓的今天(下)
为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将蛟龙转鼓做大做强,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专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大王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成立乾州蛟龙转鼓协会。蛟龙转鼓老艺人吴彦杰、司东军、梁勇、吴创奇、梁卫国等,积极筹建乾州蛟龙转鼓协会。2006年10月19日,经乾县文体事业局批准,乾州蛟龙转鼓协会成立。协会把抢救保护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经过调查走访,整理出了明代至今的《乾州蛟龙转鼓大事记》。录制了完整的视频资料,成功申报了省级非遗保护项目。以社团的方式,紧抓传习培训,吸引了数百村民参与。
在这期间,蛟龙转鼓先后受邀参加多项中央及省市举办的大型会议展演活动。如: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民间文化展演(2005年10月4日晚)、中国·杨凌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开幕式(2006、2007连续两年,每年都在11月份)、临潼兵马俑“五一黄金周”陕西非物质文化专场演出(2007年5月1日)、中国第一届民间花馍艺术节开幕式晚会(2009年2月6日晚)、“司马迁杯”首届全国锣鼓大赛(2010年9月17日)、第八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咸阳主场城市乾陵开幕式(2013年6月8日)、陕西省庆祝国家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主会场(2014年6月14日)。
 2005年10月4日晚,参加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研讨会暨咸阳市民间文化艺术展演,为晚会首演节目
2006年11月,参加中国杨凌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开幕式演出
2007年5月1日,参加“黄金周”陕西非物质文化专场演出
2009年2月6日晚,参加中国第一届民间花馍艺术节专题文艺晚会
2010年9月17日,参加“司马迁杯”首届全国锣鼓大赛
2012年2月6日,陕西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新春走基层,幸福进万家”走进大王村
 2013年6月8日,参加第八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咸阳)活动开幕式
陕西省庆祝国家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主会场(2014年6月14日)
2015年10月13日,“BMW中国文化寻根之旅”到达乾县踏访蛟龙转鼓
2016年8月26日晚,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咸阳市乾县艺术节开幕式暨“群星荟萃·星耀咸阳”优秀群文节目文化展演
2017年8月31日,参加咸阳文化丝路行 乾县优秀节目展演
2018年3月31日,参加2018年咸阳渭河国际风筝节暨民俗体育嘉年华活动咸阳湖二期渭滨花海运动区开幕
2018年4月11日,参加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第51场“书法进校园”活动

2019年1月30日,参加“锣鼓喧天闹新春 唢呐高奏过大年”2019咸阳迎新春锣鼓唢呐集中展演活动拉开帷幕
其中,2005年在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研讨会暨咸阳市民间文化艺术展演开幕式上,乾州蛟龙转鼓为晚会首演节目,闪亮登场,壮观的场面和精彩的表演赢得观众雷雨般掌声,受到许嘉璐副委员长及海峡两岸与会文化专家的好评。
许嘉璐(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华文化促进会名誉主席、著名文化学者) :我和朋友们一样是怀着一种欣喜,一种惊奇来聆听和观看的。乾县的蛟龙转鼓这种原汁原味的、接近原生态的艺术魅力,我们在东部地区、在发达的国家已经很难看到。它让我联想到原始社会人类自从发明了鼓这种乐器,它是怎样的在祭祀、节日、喜庆时鸣响,人们怎样在这黄土高原上激动地跳跃。是我们先祖生活的这起伏高原上的创造。我们学人,有责任有义务来捍卫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共同承担起这份沉重的历史责任。在咸阳这片土地上,面对两种异质文化的强烈撞击,我们可以暂时抛开现代、现代性、现代化、现代主义、工业化、后工业化等学术概念和定义,用我们的力量唤起人们对中华文化的珍视,开掘列祖列宗思赐给我们的博大的文化遗产。
同时,蛟龙转鼓以其传统性、民族性、艺术性,成为鼓乐和舞蹈艺术结合的一枝民间鼓舞奇葩,其艺术价值更是引起了我国文化艺术界的高度重视,中央及省市多家媒体对蛟龙转鼓进行专题报道。2004年8月央视《华夏文明》栏目组拍摄“乾州蛟龙转鼓”在央视国际频道CCTV-4节目中播放。2014年3月,蛟龙转鼓参加中央电视台CCTV-7《美丽中国乡村行》走进咸阳“两会”特别节目《谁不说俺家乡美》专题节目录制2015年10月13日,“BMW中国文化寻根之旅”来到乾县采风,蛟龙转鼓在乾县人民广场进行演出。2018年6月4日至6月8日,CCTV发现之旅频道《揽胜神州》栏目走进乾县,对蛟龙转鼓进行采访。10月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城市1对1》节目组来到乾县采风,对蛟龙转鼓进行专题报道。
2014年3月10日,中央电视台七套《美丽中国乡村行--走进咸阳》“谁不说俺家乡美”
2016年12月16日中央电视台七套《美丽中国乡村行》走进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春节特别节目
CCTV-4中文国际频道《城市1对1》“帝陵故事--中国·咸阳~埃及·卢克索”
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协会的带领下,乾州蛟龙转鼓重新焕发了生机。2007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陕西省民政厅评为“陕西省社会组织先进单位”,入选第四批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单位。蛟龙转鼓表演获得陕西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大赛一等奖。乾县王村镇被陕西省文化厅(现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民间艺术转鼓之乡。2008年,吴彦杰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乾州蛟龙转鼓传承人。
是成立乾县唐韵蛟龙转鼓演艺有限公司2018年5月17日,乾县唐韵蛟龙转鼓演艺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法人为乾县王村镇大王村党支部书记梁党通。主要业务为:蛟龙转鼓的传承及推广,承接各类文艺演出、庆典演出,参加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成立演艺公司的目的是通过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让蛟龙转鼓走出乡村,得到更多的展示机会,在文艺演出的过程中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蛟龙转鼓,不断提升蛟龙转鼓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同时,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不足,提高蛟龙转鼓的演艺水平。为蛟龙转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获得一些经费,促进非物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三是乾州蛟龙转鼓传习基地为了促进乾州蛟龙转鼓的可持续发展,协会将人才培养纳入日常工作和长远规划。在乾县文化和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乾州蛟龙转鼓传习基地,免费对有兴趣爱好的中青年及儿童传授技艺。乾州蛟龙转鼓传习基地成于2018年5月,由乾州蛟龙转鼓协会和乾县唐韵蛟龙转鼓演艺有限公司两家组成,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功能齐全,设立有活动室、排练厅、讲习厅、档案资料室等。通过对农村各类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让广大群众和孩子对乾州蛟龙转鼓这块非遗招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更多中青年自愿投身于传承和发展非遗事业。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立了乾州蛟龙转鼓青少年艺术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培养孩子对乡土艺术的兴趣。利用寒暑假和农闲时间举办蛟龙转鼓培训班,至今已举办了七期乾州蛟龙转鼓学员传习培训班,累计培训500余人次,形成了一个年龄层次涵盖老中青的表演队伍。目前公司有骨干队员120名,其中陕西省级非遗传承人1名、咸阳市级传承人2名(梁博文、陈明歌),中国民协会员2人,陕西省民协会员18名(吴毅军、梁小池、姚筛英等)。其中,陈明歌还被评为“乾县劳动模范”。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