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风往事之--漫谈关于“打字机”这件事情

 杜老倌侠客居go 2023-08-15 发布于上海

  今天我很想撰写的这篇文章,就是和“打字机”是有关系的,为什么呢?!自认为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有其二的。其一就是:我曾经有使用过打字机;其二就是:现在已经不再有人去使用它。


  据我查阅到的历史资料以后,因此获知道这样的一件事情,世界上第一台打字机则是诞生在1808年,这台打字机是由意大利人佩莱里尼·图里创造发明出来的。他发明打字机的动机是什么呢?!为的就是要帮助自己的女朋友,他的女朋友就是一位失明者。不过,这台打字机已经失传找不到,我们今天已无法探知它的外形与结构,幸好使用该打字机打出的信件至今仍保存在意大利勒佐市的档案馆里。


  还是据我查阅到的历史资料以后,又得知到这样的一件事情,最早发明第一台中文打字机的人则是一名外国人,并不是中国人发明出来的,是由美国公理会传教士谢卫楼(Devello Sheffield)在1880年的纽约发明铸造一台中文打字机,由于费用极其昂贵的原因,故而未能真正去普及到大众当中。等到1915年9月份时,由山东留美学生祁暄发明一台中文打字机,他还获得过国家给予的专利。在此之前,他将自己发明的打字机作过说明,报请给留美学生经理员,并由留美学生经理员把详情,再转交给“当时的国家教育部门”,再烦请教育部门把发明打字机的说明和详情转给当时的国家农商部。农商部就以祁暄所制作的打字机器,使用方便、结构完整,印出来的字迹鲜明清楚,就特准按照暂行工艺品颁发奖章,给予5年的专利,以示鼓励。


  在最初的时候,中文打字机都是手动式的,除去手动式的中文打字机,还发明一种电子式的中文打字机。在一般情况下,一些印刷公司都是采用电子式的中文打字机。电子式中文打字机其捡字方式和手动打字机是一样的,只不过其捡字方式由手动式转变成用电子笔在一个超大型的键盘上按键。在每个按键上面代表一个中文字体,只有半公方丁方。它的字形是记录在一张微型的底片上的,再利用光学技术(原理)投射到一张俗称名为“咪纸”的感光纸上面。早期的电子打字机则是由日本国家发明生产的,故而其中的铅字都是按日语发音来排列的,后期亦有按笔画排列的,但字形大多数亦是日体汉字。


  像中文打字机,它的早期操作原理是这个样子的,最初的形式为一个大约是一张A2大小的盘上,在里面会排满有各式各样的铅字,不仅是如此,而且铅字的排列次序,和报馆的排列习惯是一模一样的,也都是按照部首和画数来排列的。打字员首先要在铅字盘上用一个专用的小钳子把铅字钳起来,每按一次键时,小钳子就会举起铅字,隔着色带打印在纸张上,一般着色带为蓝色的居多。中文打字机的特色在于--打字机能够配合当时中国人书写习惯,允许文字打直排。当打完一行按回车键以后,又会自动卷回到页首,并跳到下一行。


  中文打字机和英文打字机本质上是不同的,中文打字机的外形不但比较重,而且体量也大,主机起码要占据大半张桌子,字盘还有好几摞。光光常用的字体就有四千多个字,不常用的字体也达到三四千个左右哩,七八千个铅字都是各自独立存在的,每个字体都要占用一样的空间,不管用与不用,这些字体都要摆放在一起备用的。英文打字机的尺寸就好像一本大部头的书籍一样,也就二十六个字母键,外加一个回车键,重量达到二三十斤左右,使用者若是比较熟练、可以盲打的话,打起字来的声音就好似战场上机枪在扫射一样,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电脑键盘,排列顺序就是按老式的英文打字机排列的。


  现如今伴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打(写)字只要使用电脑键盘和智能手机就行,随之而来的就是,“中文打字机”和“英文打字机”离我们真可谓是渐行渐远哦,我们也是很少能看到中英文打字机。那些至少出生于20世纪九十年代的人,也未必会认得并熟知什么是“中英文打字机”,要想看看各类“中英文打字机”是什么样子的、发展历程又会是如何来演变的,也只能是去打字机博物馆看看。


  我第一次看到的打字机是中文打字机,时间就是在我读小学时,而且是在家父陆吉良的单位里面看到的。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家父是在县城里工作的,自己的家居住在离县城有三四十公里之远的城镇上,在当时国家规定执行的法定假日是单休日政策,每个星期天是法定假日,家父每个星期只能回来一次,也只有等到星期六时才能回家,每个星期一的早上再赶去县城上班,余下的时间只能睡在单位提供的宿舍里面。每逢一到放寒暑假期间,家父便会带我去他的工作地。


  记得家父当时的工作地,朝南面有一排两层楼高的办公室,朝北面有一排六层楼高的宿舍加中型礼堂(会议室),礼堂(会议室)设在六层楼,在南面的两层楼办公室里面,一层楼和两层楼的过道之间有两个房间,这两间房间被设置为打字室,打字1室和打字2室。


  向家父咨询后得知,在那个时候是没有电脑的,每个比较正规的单位里面,都会去设置一个部门或一间房间叫做“打字室”,在某些大型的单位里面,还会去专门设置一个科室叫打字科,配备有好几间打字室、正副科长和打字员……在一般情况下,所选择的打字员99%都是女性,只有极少数是男性的打字员。绝大多数的人都会产生这样的一个观点,像这一类工作就是属于最适合女性(同志)去做,皆因为相比较而言,绝大多数的女性都属于比较文静型的,而且人也是心灵手巧型的,工作起来通常要比男性来得尤为认真仔细。打字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更是容不得马虎与半点差错的,一旦拥有哪怕是一丁点的小差错,搞错一个字,也是不行的,因为一旦拥有差错时,所要表达的意思就完完全全不同,而且不是一个人就可以立马去做打字员的,在成为打字员之前,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培训……


  若是没有记错的话,当时在家父的单位里面有三名打字员,其中的两名是女性,另外一名是男性,这名男性打字员是兼职打字员,唯有每当打字室工作比较繁忙人手不够时,又需要限时做好打字工作时,才安排其去打字,我还记得,其本人的打字是因为自己欢喜自学成才的,不是单位让他学打字的,还是他亲口告诉我说自学成才的。


  在那个时候,由于工作繁忙,通宵打字的情况也是常有的。记得某年夏季在家父工作单位,已过晚上七点钟,打字室的电灯还亮着,家父就带领我一起去看看,女性打字员告诉家父和我,虽说家是住在县城里面的,离工作单位也不远,今晚恐怕要通宵达旦工作一个晚上,其本人还曾向家父叹过苦经,说道:“自己就算没有半点功劳,至少也该有一点苦劳吧,就算没有一丁点的苦劳,也总归多少有些疲劳,每天都有打不完的字,还要时不时的加班加点,领导们不给予鼓励说声感谢也就罢了,还要横挑鼻子竖挑眼说得一无是处没有好的地方!”……家父只能是对她说些安慰、辛苦与不容易的话语……


  我出生于20世纪的70年代末期,属于大家口中的70后,读小学至中专的时候,打字机还是十分流行,还有在使用的,并没有彻底退出使用领域,有些意识比较前卫的家长认为打字是一项实用技能,学会以后将来一定能派上用场的,所学习的都是英文打字,故而会让自己的子女去学习打字,条件好一些的家庭也会给自己的子女购买一台英文打字机。某些具有特色的学校也会免费教学生去学习英文打字,不过也是有要求的--那就是要父母去购买一台英文打字机……


  我在职业技术学校读中专的三年时间里,有一门专修课程就是学习如何才能学会英文打字,不仅是如此哩,每个星期至少要去上一次英文打字课,时间为40分钟一节课程,等到学习期结束以后,学生必须要在四十分钟内打满一张A4纸,教习打字的先生是教授我们英语课程的。在那时我们有一间专用的打字室,里面摆放有60台打字机,学期结束时,由于每台打字机都是有问题的,有70%左右的打字机是有严重的问题的,不是打字机打到一半不动,就是打出来的字有严重的重影模糊不清楚,结果先生只要求我们打满半张纸就算合格……


  在那些还在使用打字机的年代里面,不管是中文打字,还是英文打字,就是属于一门职业与专业的技能,也不是说是一个人,就会做打字这件事情的,在那时是需要经历N次的培训,只有经历过培训以后,而且还是培训合格,没有什么大问题时,才可以上岗打字。


  还据家父告诉我来说道,在当时,每一个单位里面的打字员,在通常情况下来说吧,全都是由最高领导挑选出来的,也可以说是属于领导比较信任的人。为什么会是如此呢?!全都是由如下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但凡是需要形成文字稿件的,全都是十分重要的,不是十分重要的,是不会打字形成文稿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或多或少是有一些保密性的,就是需要打字员严守打字的秘密。


  由书写到打印成型,再到把打好的文字或文章装订成册,这个就是打字员(室)的日常工作,基本上天天都是如此的,时间一长久而久之,也有腻烦的时候。还有的就是,对于一般人员来说,是不允许长时间在打字室逗留的……只不过,早已事过境迁,物是人非!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中英文打字机图片均来源于网上;③:万分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8年11月02日星期五晚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