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判词(二)

 三春去后读红楼 2023-08-15 发布于北京

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样,判词的作用之一,是让读者对重要人物的结局命运有一个大概的方向性了解。

但又不能把这个结局说得明明白白。用图谶方式,既达到了目的,又增加了趣味性和吸引力。

红楼梦共十四首判词。又副册、副册共三人,正册十二人,其中,黛玉宝钗合用一首。

前八十回中,除晴雯、秦可卿结局已经确知,其余人都还没有最终结局,但湘云订婚、迎春出嫁受虐待、探春远嫁等情节,都已经露出端倪。

从判词结构看,与人物名字相关的名词代指人物,表现人物性格、品行等特质;其他的名词,或指人物所处环境、或指人物的遭遇。动词、形容词、副词,则对人物状态进行描写。

如,袭人用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代指。花指其姓,席指其名,用“花、席”“鲜、破”两组有强烈对比的物品和状态喻示袭人,表示袭人有两副截然不同的形象。

又副册有晴雯、袭人二人,副册有香菱一人。按照红楼梦设定,副册和又副册分别各有12人,作者仅撮其要写了上述三人,由此可知三人在整部红楼梦中的重要性。

晴雯和袭人的次序很有意思,以晴雯为首、袭人次之,与小说中袭人戏份、地位较晴雯更重是不一致的。

正册的次序是:钗黛、元春、探春、湘云、妙玉、迎春、惜春、凤姐、巧姐、李纨、可卿。

这个次序,与红楼梦曲的次序完全一致,两个次序严格对应,貌似隐含玄机。

一是钗黛二人在同一首判词中出现,且居首位,说明二人重要性相当。这一点,早被广大读者注意到,“钗黛合一”的推测首先便基于此。

二是正册人物的次序,并非完全按照人物的重要性和小说中的戏份来定的。比如,凤姐排到第八首,李纨倒数第二,秦可卿排最后,而湘云、妙玉分别在第四和第五。

三是作者应该有一个专门的排序规则。这个规则想说明什么,现在也是莫衷一是。

所以,了解这个次序,还是很有意义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