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满分作文:格调

 溪枫典藏图书馆 2023-08-15 发布于湖北

 Composition   selection

>>>>>>>>>>

格 调

    我作为一名纯正的武汉土著,十六年来一直蜗居在这座喧嚣的大城市里,对它的风土人情深有体会。它说南不南,说北不北,集聚最炎热的夏日与最刺骨的寒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与某些脏乱的街景......冰与火、雅与俗、动与静,在这片荆楚之地和谐共生,别具一番格调。

俗之格调

    武汉的清晨,往往从一碗飘香的热干面开始。( 选取最具地方特色的“热干面”来表现武汉生活“俗”的一面,内容鲜活,别有情趣。) 踏过满是洒水车留下的水渍的街道,绕过千回百转的小巷,终于看到从昨夜就已魂牵梦萦的小店。鼻息间充斥着早晨温热而潮湿的空气,还有一丝独特的香味,不禁加快奔向目的地的脚步。小店门口的一口大锅里正翻动着滚滚沸水。老板手持一柄盛满面条的大勺,在沸水里来回搅动。筋道的面条在沸水里舒展、旋转,宛若在跳一支火热的舞蹈。面条出锅了,再覆盖一层浓香的芝麻酱,撒上一把葱花,诱人的香气勾得馋虫蠢蠢欲动。(作者对老板烹制热干面的过程进行了详细描绘,翻滚的沸水、搅动的大勺、热舞的面条,以及芝麻酱、葱花诱人的香气,虚实映衬,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几位坐在店里光着膀子大谈股市的老人顿时鸦雀无声,瞪起眼睛,伸着脖子直勾勾地望着美味的面条。面条盛上后,他们立马开吃,不一会儿汗水就大滴大滴地流淌。嗡喻作响的电风扇也无法驱散热火朝天的气氛。

    热闹的清晨是武汉独有的格调。

雅之格调

    江畔的微风静静地吹拂着沉睡的街区,它已在江风里静默百年。红砖老房子上缠绕着青绿的爬山虎,层层相叠裹住昔日繁华的历史。新建的咖啡馆静坐于百年前的租界故景中,咖啡的芬芳随着流泻的琴声蔓延,低调地展现优雅迷人的格调。街区的另一端,则又是一种华丽的雅了。百年前,人头攒动的大汉口被誉为“东方芝加哥”,十里洋场,纸醉金迷,贵妇们佩戴华贵的珠宝,高傲的眼神里透出魅惑的优雅。百年后,汉口繁荣依旧,店铺林立,人声鼎沸,风风火火的姑娘们手拎大包小包,大跨步地前行彰显自信与优雅。

动之格调

    武汉的公交车,前世都是一艘冲锋舟。

    在公交车上,夹杂在人群中,被挤得前胸贴后背,如果不是本地人恐怕早就窒息了。可武汉人早习以为常,他们可以手拿书本,泰然自若地在人群里挪动:有的人紧贴在其他乘客背上,打着瞌睡,有的人手端牛肉面,在左摇右晃间微妙地保持着平衡。司机大力转动方向盘,公交车颠簸飞驰······武汉人如此这般在失重感极强的奇妙碰场里应对自如。也许,所有的武汉人都在疯狂的公交车上练就了绝世神功,所以对生活也能应对自如,从容不迫。

静之格调

    而武汉便是那棵“黄鹤”栖居的“梧桐”古人云:“凤栖于梧。”伴随着宛如白练、向东奔流的长江,古楼矗立山巅,俯视奔腾的江水。黄鹤楼已被世人传颂过太多次,留下过太多美好的传说。而我想说的,只是它对这座城市的守候。“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静静伫立的千年,斗转星移,几度春秋,它已扎根于这座城市,驻守在每个武汉人的心中,成为旅居海外的游子心中静静的一隅。每当找到心里静默的古楼之时,他们的思绪就好像回到那座黄鹤栖居的城市。无须其他动作,只是坐在午后的阳光中冥想,享受那份寂静的美好。

    静静的黄鹤楼,也成为独特的格调。

    数十年后,我已老去,但看到“格调”这个词时,一定还会想起我的家乡,午夜梦回,一定会有黄鹤双翼的掠影......即使那时,我或许身在远方(结尾韵味无穷,抒发了作者对这座有“格调”的城市的依恋之情。)

 ● 视角与众不同。说到“格调”,我们想到的可能会是艺术作品或者人的风格、品格等。然而本文中,作者却从“一座城市的风格”入笔,将笔端指向充满生活情趣与文化特色的武汉这座城市,视角新颖,令人称道。

 ● 细节鲜活生动,语言精妙传神。作者善于捕捉武汉这座城市最为鲜亮的生活细节,对清晨人们吃热干面及挤公交车的场景的细细描摹,无不带来浓郁的生活气息,映衬出这座城市的“率真”与“从容”;而对于这座城市的历史现代与黄鹤楼的描述,则彰显出这座城市的厚重、优雅与静美。作者的语言风趣幽默,又不失雅致,诗词、典故巧妙穿插其中,彰显了武汉雅俗共赏、动静相宜的“格调”,读来别有一番风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