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已经灭亡111年了,《清史》为何还没有修出来?

 鸢飞九天2018 2023-08-15 发布于河北

自清朝1912年灭亡以来,至今已经一百多年。然而,《清史》至今还没有完成系统性的编撰。哪怕如今清朝已经灭亡111年之后,依然没见到清史正式发布。

按照我国史料编撰的沿用逻辑,通常是之后的一个朝代,整理编撰上一个朝代的史书。按理说,民国就应该设立相关的修史部门,统一进行清朝历史的编撰。

然而,民国的情况很多人都十分清楚,整个民国时期一直是处于军阀混战,或者抵抗外来侵略的战乱模式之下,仅仅是理论上实现过全国的统一,全国民众都处于水深火热中。

在这样的状态之下,这样的政府自然不可能有兴趣、有精力、有能力、舍得出钱成立专门的部门编撰史书。也因此,当时的清史一般都是由部分学者自行编撰史书。

而这种情况下编撰的史书,严重依赖文人学者个人的学识素养,或者是充斥着很强的主观性。但是,正史的第一要义在于客观写实。

不仅仅要求编撰团队具有强大的史学素养,同时,还要有大量的史料素材作为参考,尤其是需要调阅大量一手史料,比如说清宫内廷留下的帝王臣下奏折书信,包括清朝史官留下的资料等等。

然而,这些资料对于个人不仅很难获得,而且很多还在八国联军列强侵占北京的战乱时期受到了损毁,极大增加了修著史书的难度。

当然,最重要的是,国民政府一直是忙于国内的派系倾轧,但凡有一些资金,也都是会优先充作军费,想要让国民政府斥巨资支持清史的编撰,简直就是缘木求鱼。

其次,满文资料解读也有困难。清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大量的清朝史料都是满文记载。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目前满文其实已经是几乎到了功能性灭绝的地步。

也就是说这种文字依旧存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除了极少数满族人还会使用,已经是在社会生活中绝迹。掌握满文的人数量少之又少,懂满文又能准确翻译古代满文的人,就更加稀少。因此,编撰清史的工作,参与门槛会非常高。

另外,民国时期我国兴起了一股新文化运动的浪潮,至此之后,全国范围内开始使用更加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从满文到文言文,再到之后的白话文。

因此,关于修撰清史到底要使用白话文还是使用文言文,再度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为了彰显史料的严谨性,还是要使用文言文进行编撰,因此再一次增加了编撰难度。

此外,清史编撰的难度还在于资料过多。清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朝代,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发生在近代。因此,清朝留下来的史料、资料、包括与列强的交流记录等极为繁复,堪称浩如烟海。如此巨量的资料,仅仅整理,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而且,还有不少流传至今的资料本身就存在巨大的错误,进一步增加了资料整理的困难。

其实,清史原本有机会在民国时期完成编撰的任务,但是,由于某些人为原因,最终导致这部史书命途多舛。

清朝灭亡已经百年之后,目前的清史依旧被称为清史稿。这部分史籍基本上出自北洋政府时期,以赵尔巽为馆长的清史馆所写。

此人曾经是清朝的遗老遗臣,不仅本身是八旗出身,还是湖广、四川等地的总督,属于是清王朝的高级官吏。

清廷灭亡后,北洋政府拨付巨款,聘请他作为清史馆的馆长,负责编撰史书。最开始赵尔巽拒绝合作,结果就有人劝说“修史对大清是功德一件,你是大清忠臣,责无旁贷”。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赵尔巽以“报故国之恩”的出发点,开始了编撰史书的工作,同时他邀请了86位全国各地的著名学者和历史大家。

这些人水平都相当之高,而且怀抱“家国之恨”,所以,很多内容存在美化清廷等主观倾向。不过除此之外,清史稿也能够据实编写,由于资料详细,且许多人就是当事人,所以编撰的进度很快。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张勋复辟的事件,在这次堪称闹剧的历史事变中,清史馆失去了北洋政府的资助,被迫关闭。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张勋复辟带给清王朝的唯一作用,就是彻底打断了清史的成型之路。等到清史馆再度重开之后,政府给予清史馆的投入已经是几乎到了象征性的地步,之前聚集在清史馆的学者大家,纷纷作鸟兽散。

从这个时期开始,编撰人员的学识修养呈现出良莠不齐的态势,有很多清朝遗老遗少仅仅是走投无路之下,希望在清史馆找一份混饭吃的工作,只出工不出力,有意拖延。

更有甚者,出产的作品只能用废纸来形容,再加上民国政府对清史馆的投入几乎陷入停滞,工作人员从之前的近百人,缩减到了不足十人。

1927年,当时据说清史的编撰整理工作基本完成,赵尔巽本人也来日不多,这个时候部分成员建议提前印刷出版。

然而,有人认为目前的清史错误疏漏之处太多,强制出版只能沦为笑话。因此,赵尔巽做出了妥协,将编撰的所有史料命名为《清史稿》,至此宣告了清史修撰的无疾而终。

那么,新中国成立之后,有了更稳定的环境,也有了更充裕的人手,也有了更充沛的资源,为什么也没有清史修出来呢?

其实新中国的《清史》修订还真开始了。时间进入21世纪后,多名清史专家向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修撰清史的建议,党中央也确实批准了这次行动。

所以,从2002年开始,由文化部牵头,多个部门通力合作,成立了清史纂修领导小组,正式开始修订《清史》。

这次清史的修订计划10年,范围极为浩大,不但对海内外各种资料、清史研究进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调研,同时,也进行了许多革新,与之前的史书撰写截然不同。

例如,不采用文言文撰写清史,字数高达3,500万,删除了烈女传等等。

2008年,清史初稿正式修完,而在这之后,则是更为繁复的审稿等工作。一直到目前为止,审稿依然尚未结束,清史是否能出来,我们不得而知,只能拭目以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