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花

 植物游记樊蓉 2023-08-16 发布于贵州
写在前面

小时候听说兰花很值钱,但那时候的兰花热离自己还很遥远。到腾冲后,走近农户家里,会偶然发现有些农户家里种着兰花。

虽不觉得稀奇,但一听到他们说哪一盆值几万,哪一盆值几十万的时候,还是会突然对这个东西感到兴趣。

看着没什么特点的像韭菜一样的兰花叶子,就在兰花玩家手里交易着,让旁人一头雾水。

他们说这里面多少有赌的成分,买卖双方通过叶子判断它开的花是否值钱,决定是否交易。

我们来看文献中关于兰花市场的解读:

文献中的兰花

炒作兰花一个最典型的方法就是,由几个资金雄厚的庄家投入几百上千万资金于兰市联手坐庄。

庄家以3万一苗的价格购买一批兰花,然后又以5万一苗的报价对外销售,合伙庄家将其买回后,再以10万高价卖给另一个庄家。

坐落在保山市中的兰花村更像个花鸟市场,村中40几户人家绝大数都以养殖贩卖兰花为生。

在这个村中,兰花的数量并不是财富的象征,名贵品种才是致富的关键。

就拿一盆名为“奔驰牡丹”的兰花来说,2008年的市价为180万元人民币。

那么小小的一盆兰花,价格究竟为什么会如此高昂?是稀少?还是人为炒作?

所谓极品,有很多其实是变异后的品种。有些是在自然界中的天然变异,有些则是在人为培育中发生的变异。

变异的兰花品种就像我们在购买邮票中出现的错版票一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但是与错版票不同的是,这种变异的兰花品种是可以反复进行人工培育,有可复制性,所以并不是唯一的。

二三十年前,台湾有一种名为“达摩”的兰花被人为炒作到200万元到300万元一苗。

随后,达摩兰的价格猛跌,致使许多养兰人大量破产,损失程度以亿元计算。

在不断买进卖出的过程中,通过媒体的软性宣传,造成某一个或某几个兰花品种价格飙升的假象,吸引其他不知情的投资者跟风买进,使兰花的价格远远背离了它的价值。

培养兰花是一门非常专业的技能,特别是许多国兰最后不一定会开花,炒家赌运气的成分很高。

其次,兰花优良品种的数量都不多,与股票市场的道理一样,炒家买入大量同类兰花,就可从中操纵市场价格。

兰价飙升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有人将此当做受贿品,拉拢腐蚀干部的新型产物,因为它并不存在巨大的现金流量,而又有着极高的市场价值。

在我国云南,兰花更成为洗黑钱的便宜工具,不法分子将大量的违法钱财购买成兰花,再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出,从而完成一次不动声色的金钱转移。

然而,在兰花疯狂炒作和巨大暴利的背后,是许多人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

当庄家在兰市连续跳水后,兰价下跌,许多投机或盲目的“玩家”终将血本无归。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野生兰花即将濒临灭绝的现状。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许多人对野生兰花进行大量的挖掘。

国内最早的兰花热,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出现于广东。

当时,广东的闲置资金非常充足,再加上受日本、韩国兰花热的影响,很多人像投资股市一样投资兰花。

之后的第二波浪潮,则出现在1995年至1997年的四川。

四川不仅有丰富的兰花资源,而且也出了不少精品,很多人和企业疯狂投资,兰花价格也一路飙升,百万级的兰花在当时已有出现。

第三波浪潮则是从2001年开始并一直持续到现在,时间最长也最热,范围波及全国。

一些发财了的煤矿老板和富商也纷纷加入,全国性的兰展每年都会在各地召开,兰展所到之处,洋溢着浓厚的金钱味道。

1:村民家里最常见的兰花

2:村民家的其他植物

3:村民家里面的老物件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