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这座千年古名城,因一个失败的工程没了,只留下这点历史遗迹

 云水终南 2023-08-16 发布于陕西

有时候你经过很多次的地方,不却不一定了解它;就像是你身边有很多认识的人,天天见面却不了解。

对于潼关我就是如此,经过好几次,但是从来没有接触。这次经过这里,我计划了半天,但是还没有完成计划。

风陵渡

不过我没有先进潼关的港口镇,过黄河风陵渡大桥时,驱车到山西掉了个头再回来,这是致敬杨过和郭蓉: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生。

风陵渡位于黄河东转的拐角,处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是三省的交通要塞,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

千百年来,风陵渡作为黄河的要津,不知有多少人是通过这里,走入秦晋。

金人赵子贞《题风陵渡》就有一句:"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

风陵渡得名很有意思,说是轩辕黄帝和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黄帝的贤臣风后及时赶来,献上指南车,大军明确了方向,摆脱了困境,终于战胜蚩尤。

可惜风后在这场战争中被杀,埋葬在这里,建有风后陵。唐代在此置关,故称风陵关,又称风陵津、风陵渡。

还有一说,风陵是女娲的陵墓,女娲为风姓,故名。

被吕梁山所阻南流的黄河,到潼关附近,又被秦岭山脉支脉华山所阻,折向东流,据说以前发出“潼潼”的声音,潼关因此而得名。

明清时在此设巡检司和船政司,历史上一直以摆船渡河,“挽输今正急,忙煞渡头部”。而今,一座铁路大桥将南同蒲路和陇海路连接在一起,把黄河天堑变为通途。

这座大桥是国家“八五”重点工程,1992年4月奠基开工,1994年11月竣工通车,大桥全长1410m。

我本来想驱车到桥下,看看桥上的车流和两边很严格的交通管制,还是放弃了。

不知道金庸老爷子来过风陵渡没有,他写的杨过和过蓉,给这里平添了几分浪漫。

旁边有个金三角水利风景区,不收费的,我在里面转了一圈,这里可以到黄河边上,看黄河大转弯的风景,不过手机拍不出来。

把张养浩的塑像安置在这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但愿能警醒一下游乐的人群,这和平岁月的“苦”还是比战争年代的“苦”好一些。

“宁当太平犬,不作乱世人!”

潼关老城墙

旁边有段潼关老城墙,旁边还有秦驰道的遗迹。

说起潼关老城,陕西人都是一把辛酸泪——潼关老城“死”的太不明白了。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三门峡水库,按照规划,潼关古城应该在水下,就拆除了潼关城楼,但是之后三门峡蓄水位,从来没有到达和淹没过潼关古城。

潼关老城紧挨黄河,千百年来城墙从未垮塌,潼关从未被淹,北城墙的巨大的条石就是黄河大堤。却在苏联专家的随手一指,“三门峡是个难得的好坝址”中被拆——汉语中最声名显赫的词之一“中流砥柱”就没有了,千年古城就被拆除了。

连带拆除的,还有河南的陕州古城、山西蒲州古城、陕西的朝邑和蒲津渡。

唉,千年古关说没了就没了。

旁边有个沿山而建、气势雄伟的潼关古城景区,明显就是现在人打造的,再宏伟,新的就是新的,我也没有心情去了。

在铁路桥一侧忽然有个上红楼观的路口,这是什么地方?上坡后却意外发现了一个民国铁路遗址的石碑,应该是老陇海线的遗址。

再看看红楼观,也像是新建的,就不去了。

因为我要去水坡巷,这也是老潼关城留下唯一的一点痕迹了。

潼关水坡巷

水坡巷就在老铁路桥的旁边,也是潼关古城唯一保存至今的明清民居老街,说老街都说大了,严格来说是潼关古城南大街的第一巷,不到一公里长。

牌子上写的秦东镇其实就是港口镇,两个镇合并,港口镇的名字消失了,只留下秦东镇一名。

作为唯一留存的老巷子,不来这里,潼关老城就真是白来了。

看看水坡巷的名字就知道,这巷子既是街巷,又是水道,两边居民自然住的要高于街道。开始走还不觉得,越走,两边人家的房屋就越高,门口的台阶越长。

开始街道两侧两对门还可以来往走动,过了中街后,房屋是越来越高,竟到后面,隔着街道简直就是隔着一条河,两对门只能隔街相望了。

这条街是街,也是一条河。你看,这条“河”上还有桥相连,要不然向对门借个酱油借个醋,还个䦆头还把锨,上上下下多麻烦。

有人说这街道在关中地区、乃至我国北方地区具有唯一性。

我去的地方少不知道,但是这是我个人在陕西见到的最有特点的古街了,一巷三街并行,是一种独特的“一河两街”的山地水街形制

建筑设计都是随地理形势,因地制宜,这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人不是改造自然,而是顺应自然,这叫做天人合一,有文化吧。

老巷子里有很多老房子,很多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不少老屋依然装饰考究,砖雕和图案精雕细绘,

这里据说以前还住过很多名人,蒋介石、卫立煌以及蒋纬国等都曾到过水坡巷或在水坡巷居住。

我也不知道他们都在那一家住过,这些人家也不知道编个故事,说某某某某年某日在此屋居住,时间是有证可查的,故事就由人编了。

唉,咱潼关老陕真是淳朴。

这里还有一些民房和墙壁,是用明清潼关古城的城砖砌成,这也算是修三门峡水库,潼关古城整体拆迁的一个见证。

唉!

街道中间还有一株枝繁叶茂奇特的古槐,横跨街道,人称“乾隆槐”或“卧龙槐”。横跨两街的古树,确实少见。

叫乾隆槐肯定和乾隆爷有关系,故事自己编,我不写了。

水坡巷中有个唐古井,把巷子分为上下巷:东边高处坡巷段为上水坡巷,西边低处街巷为下水坡巷。

此井相传挖掘于唐,乾隆皇帝巡幸潼关时饮用称赞:“真乃灵水也。”井口封了,我也口干舌燥,却打不到水喝上一口。

水坡巷在麒麟山和印台山的怀抱中,看着很隐蔽,但是饱受日寇大炮、飞机的摧残蹂躏。

1938年7月10日下午,日9架飞机分3组轰炸潼关县城,在张家巷、徐家巷、水坡巷等处投弹轰炸。炸死炸伤居民数人,炸毁民房25间。水坡巷沈木田家街房被震塌,居住于此的抗日守军1个排的40多名士兵被掩埋。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刚好是八月十五日日本投降日,在此纪念。

离开水坡巷,直接前往潼关县城。

潼关县城是当年建设三门峡水库迁至此处,没啥了,只有好吃的,我们来这里就是为了吃的。朋友介绍了一家的鸭片汤和旁边家的肉夹馍,确实好吃,潼关不愧是一座肉夹馍城。

本来计划还要走十二连城,吃饱喝足后,看天气炎热,还是早早回家。

回首再望望,期待再一次相见吧

国道加高速,从华山旁边上高速,难道就是为了看华山一眼,体会华岳的伟大吗?

不到两个小时就回到西安城,躲过了下班的高峰拥堵。

21天旅程结束,屈指计算行程8000公里,感谢一路关心的朋友,有感怀:

屈指行程八千里,云水已过二十天
塞外烟霞不到处,驾车踏遍待来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