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残唐五代史话(一)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唐末乱世的序幕—裘甫、庞勋之乱

 陆一2 2023-08-16 发布于重庆

前言: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一个时期,大多数人对残唐五代这段历史的了解,最多只是《水浒传》中的一首诗所描述的: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五十三年的时间,中原地区五个政权十三位皇帝如同走马灯一般变换,君臣父子纲常不再,天子惟兵强马壮者为之,势力纷杂、血腥黑暗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而燕云十六州的拱手让人,中原王朝在北族的铁蹄下呻吟数百年最终神州陆沉;北方混战促使人们大规模南迁,加速了南方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这段历史对后世的影响又是那样深远。

     对残唐五代历史产生兴趣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十年前,先是在网络上读了一篇关于这部分的连载,随后翻开了蔡东藩的《五代史演义》,错综复杂又精彩纷呈的内容令人欲罢不能。不仅有朱温、李克用、王建等耳熟能详的名字,徐温、张承业、韩建那些相对陌生的人物同样是那么令人印象深刻,而严遂成《三垂岗》、刘翰《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这些文学作品也为这个时代添色。十年过去,当《资治通鉴》的阅读进行到这里,当年初读时的激动心情似又重来,于是就萌生了用笔写下这段历史的念头,本文便由此而生。

晚唐的开端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大唐天子李忱崩于长安大明宫,被认为是李唐最后一次中兴的“大中之治”就此结束,王朝正式走入暮年。唐宣宗在位的十三年间,勤于政事、压制宦官、打击藩镇、收复河湟,这一系列的功绩是他获得了“小太宗”的称号,在后世史书中备受推崇。

图片唐宣宗画像

    可是他得到都是溢美之词吗?

     “小说载宣宗之政,琅琅乎其言之,皆治象也,温公亟取之登之于策,若有余美焉。自知治者观之,则皆亡国之符也。小昭而大聋,官欺而民敝,智攫而愚危,含怨不能言,而蹶兴不可制。”

                     -王夫之《读通鉴论》

     王夫之认为唐宣宗仅是以智术来驭臣,为君察察,揽权过重,权力只会落在宵小之辈手中,最终危及国家,这般危害在宣宗之世尚未显现,却为后世埋下隐患。

     唐宣宗驾崩后,他的继承人唐懿宗李漼没有遗传其父的政治能力,并且反其道而行之以一个昏君的姿态出现在历史上。沉湎游宴、治政混乱、识人不明、骄奢淫逸是他为君二十多年的评价,大中之治的成果在他手中被挥霍的一干二净,在这位舵手的带领下李唐王朝也开始朝着灭亡的方向加速前进。

浙东裘甫之乱

     最先崩坏的一角出现在帝国的东南,作为王朝财赋重地的东南已经持续为两京输血二百余年,安史之乱期间张巡喋血雎阳遮蔽江淮使这里躲过了战火的摧残。面对外有虎视眈眈的契丹、南诏等四邻,内有跋扈难制的北方藩镇的局面,帝国的生命线依靠着东南这片膏腴之地来维持,统治者们绝不会想到,一场开启晚唐乱世的民变将在这里爆发。

     唐宣宗驾崩当年十二月,越州人裘甫在浙东揭竿而起,率领百余人的队伍首先攻克象山县。东南承平日久使得此地的官军腐化严重难堪一战,在农民军面前丢盔弃屡战屡败,浙东一片骚动。唐懿宗咸通元年(公元860年)正月,裘甫在桐柏观大败官军,随后攻陷剡县,开仓募兵,部众发展到数千人。二月,农民军在剡县西部三溪与浙东观察使郑祇德派出的部队交战,裘甫将部队列阵在溪北,设伏于溪南,同时将溪水上游堵塞。两军交战时,农民军诈败度过溪水,在官军追击时开闸放出大水淹没追兵,裘甫以韩信故智大破官军,一时间东南震动,农民军声势大振。       

    裘甫军队的不断胜利,吸引了周边“山海诸盗及他道无赖亡命之徒”的大量加入,部众迅速膨胀至三万余人。势力发展壮大后,裘甫像他的农民军领袖前辈们一样开始建号,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改元罗平,囤积财富粮草,制造兵器盔甲,分兵攻掠周边州县。在农民军的压力下,浙东官军向朝廷和相邻诸道告急求援,东南诸道已多年未见战事,兵朽将惰,难以有效救援浙东。

图片裘甫之乱

     同年三月,朝廷起用前安南都护王式出任浙东观察使讨伐裘甫,调拨忠武、义成、淮南等道诸军供其指挥。王式到任浙东后,严肃军纪,搜捕间谍,开仓济民,征募流放至此的吐蕃、回鹘降人解决江淮地区骑兵薄弱的问题。而裘甫没有能听取刘雎进取浙西扩大根据地打开局面的建议,部众局促在浙东一隅,最终遭到了王式指挥官军四面围攻。

     在与裘甫军初次交锋获胜后,王式开始部署各军对农民军进行围堵:忠武军驻于唐兴县,切断裘甫南逃道路;义成军进发宁海县直捣巢穴;调动昭义军加强东路军封堵住通往明州之路。部署完毕后王式指挥各军发动总攻,连续打败裘甫军十九次,在六月将农民军包围在剡县。两军在三天内连续作战八十三场,都已疲惫不堪,王式识破了裘甫的诈降并击破了农民军的反击,最终擒获了裘甫随后将其械送至京师处死,历时七个月的裘甫之乱就此平定。

     裘甫之乱作为晚唐第一场大规模的地方变乱,仿佛像是开启了潘多拉魔盒,从此各地的变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唐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严重下降,为日后天下崩裂埋下伏笔,而几年后,一场更加剧烈的风暴即将席卷帝国东方半壁。

徐州庞勋之乱

     唐玄宗时期,南诏在今云南省境内建国,吐蕃衰落后,该国成为唐王朝西南边境的最大敌手,两国战战和和一百余年。唐懿宗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南诏出兵占领交趾,为缓解边防压力,李唐朝廷在徐泗征兵两千戍守南方边境,其中八百人驻守桂州。咸通九年(公元868年),远戍边疆六年的桂州戍卒要求返乡,被冷酷刻薄著称的徐泗观察使崔彦曾否决要求再戍守一年。戍卒们得知后群情激愤,在都虞候许佶、军校赵可立的带领下发生哗变,杀死都将王仲甫,推举粮料判官庞勋为首领,自行北上返乡。

     乱军起初在归途中四处劫掠,直到朝廷遣使赦免并答应改由官府供应他们归乡后才停止。庞勋率军进入徐泗境内后,数年前因跋扈被王式清洗而四散的徐州银刀军也加入队伍,乱军实力大增,在符离击退前来迎击的官军随后占领了宿州城,庞勋自称兵马留后。徐州派来的官军以为乱军要据城固守,却不料乱军以夜色为掩护悄悄出城设伏以待,官军在仓促追击中中伏大败,死降无算。至此,徐泗境内再无能与乱军匹敌的力量,庞勋率部攻克彭城俘获崔彦曾,并分兵攻取境内州县,徐泗遂为乱军所占据。

     庞勋占领徐州的消息传到长安,唐朝政府也做出了反应。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唐懿宗任命右金吾大将军康承训为义成节度使、徐州行营都招讨使,神武大将军王晏权为徐州北面行营招讨使,羽林将军戴可师为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大发诸道兵马讨伐乱军。康承训上奏请求征发突厥别部沙陀族酋长朱邪赤心率部一同前往平定徐泗叛乱,此时的人们不会知道,这个小插曲将会对中国未来数百年历史进程造成怎样的影响。

图片庞勋之乱

     官军起初遭遇了重大的挫折,在南面,戴可师率兵三万渡过淮河,包围了乱军占领的都梁城,却中了乱军的诈降之计放任其遁去。乱军将领王弘立乘大雾奇袭官军,官军猝不及防遭遇大败,戴可师也战死阵中。此战胜利后,庞勋愈益骄横,自以为天下无敌,每日沉湎于游宴,错失了扩大战果的良机。康承训的大军在徐州已经站稳脚根,朱邪赤心带领沙陀骑兵多次击败乱军主力的反击,分散在徐泗诸城的乱军也逐渐被官军各个击破,距离庞勋的末日已经不远了。

     没有重蹈裘甫困守一境导致灭亡的覆辙,庞勋分兵留守徐州,自己率军向西进发以期重新获取发展空间。在丰县击败了前来增援的魏博镇官军后,庞勋的下一步行动是突袭康承训的大军主力,俘虏的逃跑报信使得官军有所防备,一场恶战之后,庞勋败走彭城。乱军将领张玄稔献上宿州归降朝廷成了压垮庞勋的最后一根稻草,康承训在他的帮助下收复徐州,并最终在蕲县与乱军展开决战击杀了庞勋,庞勋之乱至此平息。

     朱邪赤心因平乱有功被唐懿宗赐名李国昌,加封为大同军节度使,新兴的沙陀成为中国北方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平乱过程中唐军的糟糕表现也使沙陀人对唐王朝产生了轻视之心并开始觊觎中原。历时一年多的战乱使得富庶的江淮之地成为了修罗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进一步被削弱,各地兵变此起彼伏,更黑暗的战乱时代还在后面。

     短暂的变乱平息后,唐王朝好像又恢复了之前的模样,唐懿宗还在游宴中沉湎,宦官继续作威作福,藩镇仍然跋扈难治,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底层人民的生活依旧困苦,动乱的种子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着,当唐懿宗在悠游中结束了自己的时代,一场颠覆李唐江山的飓风即将在一位老者的带领下横扫整个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