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刹海——古高粱河下游的三海大河

 北京的骑士 2023-08-16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北京紫禁城西北角静静躺着三片湖泊,自东向西依次为前海、后海和西海,统称“什刹海”。三片水泊碧波荡漾,湖岸绿杨垂柳,是京城唯一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湖岸散落着众多王府宅邸、名人故居及大片的胡同四合院,可谓京城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景区内熙熙攘攘的人力车夫口中不时蹦出:海子、积水潭、繁华的港口、漕运的码头等词句,无论是老北京还是外地的游客,大多数人对于什刹海的认识较多地是从这一系列的词句得知,这些词句代表着人们对于这片水泊的模糊认知,也反映着这片水域的曲折历史。北京曾有句俗语:“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这就是对什刹海历史的高度概括。正如俗语所说,什刹海的历史要比北京建城还要早。关于什刹海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辽金时期。据史料记载,今天的什刹海三海、北海、中海以及原二环外的太平湖,在辽代时原为一片广袤的湖泊,时称之 “三海大河”(图1)。湖泊位于古高粱河下游,是永定河在东汉时期遗留的故道。

图片

图1 三海大河

公元1151年,金国击败辽军,迁都燕京,更名金中都,此时的三海大河水域辽阔,风光旖旎,湖中遍植白莲,又称“白莲潭”。金主利用此地秀美的自然风光兴建了太宁宫,作为休闲娱乐的离宫。据《金史地理志》记载:“京城北离宫有太宁宫,大定十九年建,后更为寿宁,又更为寿安。明昌二年更为万宁宫”。这片区域景色迷人,建有众多的园林宫殿、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气派非凡。广袤的白莲潭不仅成为金代统治者休闲度假的乐园,在城市供排水和漕运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解决漕运,金开凿两条运粮河道,一条为漕河,漕河以白莲潭的上游为起点和水源,分水南下直入中都北护城河,方便北方的粮船通过漕河直达中都城下。另一条为闸河,闸河以白莲潭为水源,引水东流至通州运河,白莲谭也因连接两条漕运河道成为金中都的漕运码头,起着供水、调节水库和泊船的作用(图2)。

图片

图2 金代白莲潭

13世纪初,北方大漠草原上的少数民族——蒙古族日渐强大,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后,即多次发动了对金朝的战争。1215年蒙古军占领金中都,成吉思汗允许蒙古将士入城抢劫,金中都陷入一场灭顶之灾,一座繁华的都城变成了废墟。其后不久,蒙古政权将燕京行省改为中都,决定将中都城改为都城,而此时燕京城池已是一片废墟,“瓦砾填塞、荆棘成林”,元世祖忽必烈只好驻跸于万宁宫。忽必烈看到白莲潭即被其水草丰美、碧波万顷的水乡景色所吸引,命刘秉忠以白莲潭为依托重新规划大都城。刘秉忠以白莲潭为核心进行城市规划:白莲潭南部被圈入了皇城内部,改称太液池(现北海、中海),太液池周边环绕布置宫城、隆福宫、兴盛宫和御苑;北部则被隔于城外,即为今天什刹海(图3)。

图片

图3以什刹海为都城规划的依据

蒙古人以游牧为生,世代居住于草原,他们习惯于将草原上水面宽广的水泊称为“海子”,因此什刹海在元代时称为西海子,又名积水潭(图4)。什刹海位于城市中心,上承西山水系,下接京南诸流,重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不凡的“命运”。随着大都城的发展,什刹海很快成为一处百货骈集、舳舻蔽水的繁华港口,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


郭守敬由其祖父郭荣抚养长大,少时勤奋好学,精通五经,熟知天文、算学,擅长水利技术,后被时任左丞张文谦举荐给元世祖忽必烈。郭守敬曾向世祖面陈关于水利的六条建议,每奏一事,忽必烈都点头称是,对他颇为赞赏,任命为提举诸路河渠,掌管各地河渠的整修和管理工作。元大都建成后,城市发展迅速,人口急剧增加,每年消耗大量的粮食等物资。这些物资主要是从南方江浙一带供应,当时利用隋唐以来的运河运送物资只能抵达通州,通州离京城路途遥远,粮食在通州通过陆路运抵北京需要人拉马运,效率极低,尤其到雨季,道路泥泞艰涩难行。当时元世祖命郭守敬主管都城漕运水利事宜。为解决这一问题,郭守敬计划开凿一条大都城至通州的运河,即后来的通惠河。但运河的运行首先需要充沛的水源,为寻找水源,郭守敬走遍京西北大大小小的山谷河流,发现位于昌平的白浮泉泉涌密集,可作为运河水源。郭守敬遂令人开凿河流引白浮泉水向西,在上游绕过沙河、清河谷地,沿途汇集西山各泉,将水导引至翁山泊,再以翁山泊为水源经高梁河引水至什刹海,同时将什刹海和通惠河相接。如此一来,西山散布的泉水经翁山泊、什刹海最终都汇集至通惠河,南来的粮船经过通惠河逆流而上直抵大都城内的什刹海(图5)。《元史》记载:“三十年,帝还自上都,过积水潭,见舶舫敝水,大悦,名曰通惠河,赐守敬钞万二千五百贯,仍以旧职兼提调通惠河漕运事。

图片

通惠河疏通后,南方货物可直达中都,什刹海成了重要的货物码头和物资集散地。南北往来货船皆在此吞吐,一时船舶如林、桅帆蔽水,商贾云集,“川陕豪客, 吴楚大贾, 飞帆一苇, 经抵辇下”,什刹海从此成为全城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最为繁盛之地。元人黄文仲在《大都赋》对什刹海的盛景有这样的描述:“扬波之橹,多于东溟之鱼。驰风之樯,繁于南山之笋。”随着元明的朝代更迭,什刹海樯橹连云的盛况和碧波万顷的水境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公元1368年,明大将徐达占领大都城,为便于防守,将元大都北城墙南退五里,于什刹海北部最窄处将湖的西北一角隔于城外,即为后来的太平湖(现已被填埋)。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夺取皇位,迁都北平,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立北京城。由于多年战乱,年久失修的什刹海水利漕运已逐渐废弛。明宣德七年,皇城墙从东、西两面进行扩建,通惠河上游的玉河被圈入皇城内部,切断了通惠河和什刹海的联系。南来的漕船只能经运河行至东便门外的大通桥,至此漕船再不能驶入什刹海。什刹海船舶林立的场景一去不返,热闹的港口成为一片寂静的水湾。明时在京西北郊燕山的天寿山建立墓葬群十三陵,白浮泉流经明皇陵之前,被认为“有伤风水地脉”,弃而不用,白浮泉—瓮山泊的引水河道也就逐渐湮废。什刹海因此而水源减少,水位下降,湖岸周边出现大片的浅滩、湿地,湖面萎缩,加之填湖造田,逐渐缩减成蜿蜒相连的三片水域。德胜门以东的水泊被称为积水潭,中间的水泊为什刹海(现在的后海),最东面的水泊因种满荷花而被称为荷花塘(现在的前海)。

图片

图6 明代中后期什刹海略图海(图6)

什刹海的漕运码头功能至此完全丧失,由繁华市肆变成了封闭宁静的水泊。水泊水质清澈、飞鸟翔集,逐渐成为了京城内宁静的自然风景区。明朝的官员率先在此修建起了府邸,随后更多文人雅士选择聚居于此,什刹海一时名园荟萃。据清初《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莲花社、虾莱亭、漫园、定园、镜园、定国徐公别业(太师圃)、刘茂才园、湜园、杨园”。清幽的环境同样同样受到僧侣道徒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庙宇落址于美丽的湖畔,其中有镇水观音庵(汇通祠)、莲花庵、十刹海寺、宏善寺、寿明寺、小龙华寺、广化寺、真武庙、清虚观、大藏龙华寺……,什刹海的名称据说也源于明代沿海岸建有十座寺庙,故为“十刹海”。除去府邸寺庙,什刹海湖畔还有众多文人聚集的厅社,如供雅集的莲花社、供清赏的古墨斋、供美食的虾菜亭……。明代,什刹海作为京城之江南,是文人雅士的吟咏对象。明代名臣李东阳曾在《慈恩寺偶成》诗中赞叹什刹海:“城中第一佳山水,世上几多闲岁华……”。《帝京景物略》中也用“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的佳句来赞美什刹海景色之神韵(图7)。

图片

图7 什刹海夏韵

明亡清兴,什刹海三片水泊未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湖岸四周却早已物是人非(图8)。明代府第、亭园、寺庙多已消逝、凋零,取而代之的则是新一代的王府和花园,王府中比较有名的有柳荫街附近的恭王府、后海北岸的醇亲王府,除此之外还有成亲王府、庆王府、阿拉善王府、罗王府、涛贝勒府等(图9)。什刹海景色秀丽依旧,人文活动有增无减,清朝著名的才子纳兰性德、朱彝尊、陈维崧等都曾在此留下过足迹,纳兰性德的名篇《金人捧露盘·净业寺观莲怀荪友》:“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描写的就是什刹海的水乡景色。清朝末年,民俗经济蓬勃发展,什刹海岸边酒楼茶社也逐渐增多,如天香楼、庆和饭庄、会贤堂,地区活动趋于平民化和大众化,时有京韵京味的民间文艺演出。宗教活动、文化活动和商业活动结合在一起,造就了护国寺庙会和什刹海荷花市场。

图片

图8 清代什刹海周边水系状况

图片

图9 清代什刹海周边王府

图片

图10 什刹海酒吧

此后的几百年,北京这座历史古都遭受连绵不断的战争侵扰,什刹海也随着这座城市一起在风雨中飘摇,频繁的动乱使这片水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赋予了它更多的历史信息。今天的什刹海已经成为北京著名的风景胜地,游客穿梭,酒吧林立。船舶云集、文人聚集等历史场景虽已不见,但仍能从湖岸四周的遗迹中探寻到历史的印记:经历七百年风雨的万宁桥、明代时修建的汇通祠和广化寺、散布在三海周边的王府、民国时文人集会的厅社、建国后修建的杂居院落……,还有现在透着西洋气息的酒吧。可谓“皇家瑞气作烟销,王府园林景未凋。柳媚花明布衣乐,优游闲憩尽逍遥”。世代更迭,人事变迁,什刹海这片水泊一直伴随着北京的发展,见证着城市的沧桑变迁,也浓缩了这座古城几百年的记忆。

图片

鼓楼脚下生命的欢歌

图片


公众号内容简介
北京人的生活回忆,校园生活回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同学情,朋友情,邻里情、家人亲情,各类生活趣事。长年征集老照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