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开始隐居后,解锁了许多从未有过的体验

 懿非宇 2023-08-16 发布于湖北

北漂十多年,弹指一挥间,人已步入中年。

在这样的年龄,开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看似很难走出第一步。

但是,走着走着,蹊径也就这样走出来了。

隐居两年,这样的经历让我懂得了,

美好的生活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更好的自己也是自己重养出来的。


隐居后的不同体验:

1、最早学会的第一个技能就是种菜。从完全不懂,到了解了节气种菜。才知道,农耕也有很多自己未知的知识;

2、种菜之后才发现,自己种的菜和菜市场卖的菜味道完全不一样。自己种的菜不打农药,也不追求产量,往往产量低,而且大多数的品相都不是太好看。但是纯天然的生长的蔬菜味道更加健康和美味。这是以前在城市生活时从未尝过的味道;

3、省去了上班时的通勤时间,有了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4、自己动手装修房子,看着自己的小窝从毛坯变成理想中的模样,是我做过的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5、不再被职场中的生存方式所困扰,开始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反思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反思自己的经历和缺陷等等,从多个维度重新认识自己;

6、开始大量阅读,关于成长、心理学、商业、名人传记、文学类的书籍等等。从多个领域提升自己的认知。通过读书和思考,自己的敏感、内耗、社恐、情绪化等等,统统都被治愈了;

7、慢慢探索自由职业之路,发现任何事都没有捷径可言,有些事情更需要时间去沉淀;

8、消费真的很低,对物质的欲望也很低。每个月300块(甚至更低)足以应对日常开支(水电费、电话费等)。每隔一段时间,父母会送些其他食物来,时令蔬菜都是自己种菜供应日常;

9、可以连续几个月不出门,衣服、包包、鞋子等等几乎用不上了,在家就是简单的家居服和拖鞋;

10、几乎没有任何社交,发现社交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消耗。因此,节省了很多时间、精力和能量,可以专心做自己的事情。

隐居后经历的混沌期:

1、刚开始感觉有很多的时间可以支配,每天都在忙碌,但是忙碌了一整天下来,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看似在努力,实则很低效。

应对方法

开始制定目标,做好每日记录,并根据自己的状态随时调整计划。

2、从有稳定的收入,到没有固定收入,内心必然经历焦虑恐慌

应对方法:

这个时期是修炼情绪的最好时机,能够战胜一切负面情绪,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其次,提前准备好plan B,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3、自从制定目标后,发现时间根本不够用。看书、学习、写作、健康管理以及日常琐碎,一个都不想耽误,但是发现每天真正能做的事情就只有2-3件。

应对方法:

拉长时间线去看待自己要做的事情,并确定现阶段的最重要的事情。

做好时间分配和能量管理,先完成主要,再做次要。

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毕竟人的能量真的很有限。

4、一个人独居+隐居最大的感受就是孤独,从适应到享受需要一个过程。

应对方法:

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身心完全沉浸其中,会发现独处就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5、单身独居的女性多少还是会有点害怕的,尤其是隐居的环境相对比较偏僻。

在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的深夜,屋子外面的氛围像极了恐怖片里的场景,感觉还是有点瘆得慌。

应对方法:

养一只和自己性格合拍的狗作伴。

之前收养过朋友的拉布拉多,过于调皮,各种拆家就不说了,能搅到你什么事都做不成,非要让你和它玩。后来,还给朋友了。

我个人喜欢安静,也不追求品种狗,直接在乡下找了一只被遗弃的小狗收养。

现在养的狗叫雪球,是一只普通的梗类杂交犬,性格孤僻、敏感,和我的性格很合拍。

6、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包括原生家庭、亲戚、朋友等等,多少都会对自己产生一些影响。

应对方法:

别想着能让任何人来理解自己,包括父母在内,不能被别人理解才是常态。

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并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想不清楚只会徒增内耗和烦恼。

最后说一些掏心窝子的话

1、隐居的生活绝大多数不像网络上看见的那么美好,前期一定会经历各种劳累、艰辛,没有强大的内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真的很容易放弃。

除非自己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解决所有的问题;

2、对自己要有清晰的认识,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喜欢独处,有的人喜欢热闹。

那些看到的田园美好生活,并不是拿本书,沏杯茶,坐在院子里面晒晒太阳。

长期过这样的生活,自己未必就是真的喜欢这种方式;

3、隐居绝不是为了要逃避生活,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千万不要因为看到别人的快乐而左右了自己的想法,别人背后的努力往往超乎自己的想象。

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比急着做出选择更为重要。


END



我是懿非宇,一个归隐田园的自由写作者。

北漂十年的文案策划人。

专注自我成长,陪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别忘了点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