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盖苍小子 | 密电少将丁于正——茶山脚下将军谱

 乡土宁海 2023-08-17 发布于浙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茶山脚下将军谱》(点此链接)已记有叶颂清、李士珍、叶裳、秦友庸、应怀宗、胡福相六位将军,而今续载剩下的几位。

世人皆知池步洲,不知还有丁于正。本篇讲密电少将丁于正。

丁于正

投身密电

自抗日战争以来,有无数仁人志士投入其中,以身许国。

有些人幸运,得以青史留名,但还有更多的人,已经被掩埋于历史的尘埃里。

在战争中,除了炮火,其实还有一种神秘的符号,影响甚至决定着成败,那就是密电码。

抗战时候,委员长一句“谁能译出日本密电码,等于前方增加几十万大军”,让不少留学海外的爱国学子,不论学什么专业,都加入到了破译密电这个特殊行业。

丁于正就是其中一位,他所在的军委会技术研究室,就以破获日本偷袭珍珠港密电,破获日军密码促使“海军之花”山本五十六被截杀而闻名于世。

丁于正又名丁发熹、贤熙,1931年毕业于法国安然(注:又译翁热)农业大学农艺系,获农学士学位。

遗憾的是,丁于正毕业后没有走农学的道路。

看看他毕业后的履历:

1933年10月调军委会机要室电务股任技术员,在南昌研究密电;

1934年7月调航空委员会任服务员(同空军中尉),在南昌做翻译;

1936年辞职航空委后,调军委会特别机密电务股任技术员,在南京研究密电;

1938年3月调军委会机要室第三科科长(同中校),在汉口编纂密本;

1939年5月调军委会顾问事务处编译(同上校),在汉口做翻译;

1941年7月调军委会技术研究室专员(同上校),在重庆研究密电;

1942年3月调军委会技术研究室副组长(同上校),在重庆研究密电;

1943年1月升为军委会技术研究室组长(同少将),在重庆研究密电;

1943年11月调军委会技术研究室专员(同少将),在重庆研究密电;

……

看了履历后油然而生几点感触:

一、投身密电较而且除了断断续续干过几年翻译的活儿外,主要经历还是研究密电;

二、事业起点很高,从一开始就是中央干部;

三、升迁速度飞快,火箭一样,黄埔四期生都追不上他。不到十年,就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员尉官,升到了同少将级别的组长、专员;

四、主要原因还是密电这个活儿很重要,领导很重视。

年轻时的丁于正夫妻合照
丁于正故居

抗战救国

1940年,军委会密电研究组、军委会机要室密电股、军委会密电检译所、军统特种技术研究室、军政部研译室在重庆南岸黄桷垭开始大合并,扩大组织成立军委会技术研究室。

当时技术研究室主任是温毓庆(同中将),两位副主任分别是毛庆祥(同少将)和军统的魏大铭(同少将)。

研究室下设六个组,第一二三组负责破译日本密电码,第四组负责收报,第五组负责总务,第六组负责破译中文密电码。

据池步洲回忆,“查第一组设有一间组长室,两间包括整理在内的研译室(研究、破译也在研译室),一间包括打字在内的缮写室。

还有由主任办公室派在第一组的专员丁于正,是研究法文密码的,阮文英是研究英文密码兼研译日文密码电报工作的。

研译室有两间,地方甚为宽敞。每间研译室都在房间当中摆有一张颇长的木板台面,用几张高的板凳做台脚,很象裁缝所用的木台板,足有两丈多长。

研译人员面对面地坐着工作。台上放有铅丝筐数只,筐内放着待译的密电报(即已破译成功的日文电报),由研译人员自觉自愿地取来翻译,译多译少,译长篇的译短篇的听便,不予规定,所以任何人都没有必要弄虚作假,代替研译。”

“丁于正是留法亲温(注:主任温毓庆),则被温任为军技室第六组上校副组长。”

“毛庆祥就任代主任之后,自然要安插一批亲信到军技室。例如第四组组长方砚农被赶走后,由毛的留法同学王兴智继任;新设第七组,专门搞法文密码研究,由毛的留法同学王俊杰任组长(王他调后,由毛的留法同学副组长丁于正升任)。”

1942年9月,因首次研成西文密电,蒋委员长特别奖励丁于正贰万元。

1944年在中训团党政班廿九期学习的时候,丁于正自述,“余在法国求学,本习农业,对于农业学术自问尚有造诣。惜回国无机会担任此种工作,以致无法展我所长。

现在对于密码编纂及研究工作,因从事多年而颇有心得,故仍愿继续努力,期将此项破密技术发扬光大也。”

当时他担任的职务是少将组长

丁于正为人忠厚诚朴,坦率热情,负责尽职,头脑细密,中训团给予其品行端正,性情刚直,气度尚大,服务精神谨慎,才能应付有方,学识优良的评价。

上世纪五十年代国民政府退守台湾后,丁于正进入“外交部”工作,先后任过外交部机要室专门委员、驻法国大使馆一等秘书、老挝永珍领事馆领事、外交部参事等职务。

当时台湾国民政府在永珍首开领事馆,由丁于正担任首任领事,享受简任总领事待遇。简任官是高级文官。

晚年时期的丁于正夫妻

茶山文脉

广义茶山概念包括象山全境

丁于正出生在宁海桥头胡丁家村,其先祖于明嘉靖癸未年(1523年)自凤潭里丁迁此已有500年,元至正二年(1342年),此处还是凫溪的入海口。因村近黄墩港,丁家俗称海边丁,南望茶山,东临象山港,村里丁家埠,那时不但烧蛎灰,还占有航运之便利。

民国时期丁家村丁廷芳的家业,被誉为宁海出北门第一家。他不仅家底好,而且有远见,他的两个儿子都是留学生,对国家有贡献。

丁廷芳长子便为丁于正,次子名丁发辉,毕业于比利时列日大学,抗战时期任美国某航空厂技师。

丁于正育有三子二女,当初落台湾时候带着夫人、长子与小女,其他子女均留在大陆。1995年丁于正在比利时去世。

茶山旧号盖苍山,海拔不足九百米,与天台山余脉有平原河流相隔,独立于东海之滨,绵延于宁海、象山两县。

茶山主峰在宁海县东部,支脉范围:宁海中心城区以东、白峤港以北、象山港以南,东至象山境内,脉势如同元宝,浑然一体。

靠近宁海中心城区位于白峤港边上的港头村被南宋文天祥称为“盖苍毓秀,得产俊英”,可见古人对于茶山山脉范围已有较为清晰的认知。

茶山脚下出了一位南宋丞相,一位大明帝师(天下读书种子被诛十族的方孝孺),还有至少九位将军,堪为宁海、象山两地文脉之所在。

宁海县大茶山中央公园生态区


【相关链接】

民国那些事|茶山脚下将军谱

池氏名人:“抗日英雄”池步洲,一片丹心破日密(1)

池氏名人:“抗日英雄”池步洲,一片丹心破日密(2)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投稿微信18969872107

□ 图文:盖苍小子

□ 排版天姥老人

 审核:水东居士

□ 宁波南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