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药不见效?被你忽视的血药浓度,事关疗效和安全!

 好心情心理门诊 2023-08-17 发布于北京

长年吃药的患者朋友或患者家属,想必都遇到过这几个问题:

患者A:为什么我乖乖按医嘱服药,却疗效不佳?

患者B:我吃药都是正常剂量,怎么总是感觉不舒服?

家属:家人有精神疾病,但依从性不好,不知道TA有没有乖乖吃药~

如果你有上述疑问,那就有必要了解一下“血药浓度”~

为什么测血药浓度?什么情况下测?

常见精神类药物中,哪些需要测血药浓度?

带着疑问,我们接着往下看!

1.血药浓度是什么?

血药浓度,顾名思义,就是用药以后,药物吸收后在血浆中的总浓度,包括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或在血浆游离的药物,也可泛指药物在全血中的浓度。

血药浓度是动态变化的,一般情况下,药物强度和血药浓度是成正比的。另外,药物浓度随时间而变化,总的来说,从你服下药物,开始起效,血药浓度在你身体里会呈现“由低到高,再降低”的变化过程。

2.测血药浓度能干啥?

经常有患者留言:

“我现在正在吃奥卡西平和碳酸锂,感觉症状改善不明显,但副作用反而很明显?”

患者朋友们肯定深有感触,诸如此类疑问,还有很多。

但我们科普总是给大家强调,抗精神病药物的个体差异大,不同剂量的药物作用于不同患者,疗效也会有所差异,不良反应表现也不尽相同。有的人疗效显著,有的人吃药改善不明显,甚至没效果;有的人吃了没感觉有太大的副作用,有的人却副作用大,甚至会出现毒性反应。

而且抗精神病药物缺乏客观、简便的临床效应指标,有时候仅靠临床观察难以确定安全有效的剂量。

所以,这个时候,测血药浓度的意义就来了,可以保证个体所用药物的最佳疗效和较低的毒副作用。简言之,两个词语概括,即保证“疗效”和“安全”。

保证疗效:

精神类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环节中,会受很多因素影响,相同的给药方案用于不同患者,其血药浓度可能相差好几倍,疗效就会有差异。要使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必须使血药浓度维持在最低有效浓度与最低中毒浓度(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之间。

PS:血药浓度检测,可以确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些患者偷偷停药,诸如少吃、漏吃、多吃的情况,咳咳~都是可以被测出来的~

确保安全:

大部分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经常复发的抑郁症等,病程长,需要长期服药,精神病药物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良反应,监测血药浓度可以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尽可能避免不良反应。

另外,精神科疾病治疗药物,有的副作用及中毒反应不容易与疾病本身症状加重相区别,血药浓度监测可以使医生做决策有据可依,便于掌握剂量,避免发生过量和中毒,利于用药安全。

3. 精神疾病患者在哪些情况下适合血药浓度监测?

说起血药浓度监测,有些患者会担心费用问题,虽然短期看起来是花钱的,但是长期看,监测结果用于药物把控和整个治疗过程,还是能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对于一些病情稳定、副作用不大/基本耐受的患者而言,测量血药浓度并非必需,但存在上面这些情况,还是可以去医院测测血药浓度。

4.血药浓度怎么测?

监测血药浓度,一般在体内药物达到所谓的稳态以后测,需要测固定剂量治疗至少4~6个半衰期后的浓度(医学术语称之为稳态谷浓度)。

所以患者要注意:

● 需要在未服药的空腹状态下抽血

 采血时间最好是下一次服药前,也就是与上次服药时间相隔8小时以上

 采集时间不准确,参考浓度意义不大

 怀疑药物过量、药物中毒可以随时采血监测

另外,血药浓度监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生活习惯、药物剂量、联合用药、治疗周期、药效学特性等等,其中,吸烟影响血药浓度,吸烟的患者血药浓度会偏低且疗效不佳。患者治疗期间或抽血前应尽量避免吸烟,以防出现血药浓度和疗效不达标的情况;如果不能避免吸烟,要将吸烟情况反馈给医生。

常见精神类药物中,这些药物需要测血药浓度: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阿立哌唑、氨磺必利等;抗抑郁药如舍曲林、阿戈美拉汀等;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丙戊酸钠、丙戊酸镁、卡马西平、拉莫三嗪等。下面已经给大家列出表格,以便收藏。

小贴士:以下治疗参考浓度范围,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患者。其一,有的患者可能会在这个范围外的血药浓度下,获得最佳治疗效果,临床还需个体化治疗。其二,监测结果除了受到上述患者自身情况和用药因素影响外,还会受到检测机构、检测试剂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参考范围以医院提供的报告单为准。

常见精神类药物血药浓度

写在最后

当你的疗效很好,最佳血药浓度可以作为个体化用药参考,当疗效不佳或不良反应加重,血药浓度又能帮助判断原因。所以,对于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血药浓度监测还是非常具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Hiemke C, Bergemann N,et al.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Update 2017. Pharmacopsychiatry. 2018 Jan;51(1-02):9-62.

[2]McCutcheon R, et al. Antipsychotic plasma levels in the assessment of poor treatment response in schizophrenia. Acta Psychiatr Scand.2018 Jan;137(1):39-46. 

[3]Horvitz-Lennon M, et al. The Role of Antipsychotic Plasma Levels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Am J Psychiatry. 2017 May 1;174(5):421-42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