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虑症6大认知误区,越早知道越好!

 好心情心理门诊 2023-08-17 发布于北京

你对焦虑症了解多少?

焦虑症是精神疾病吗?

事实上,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焦虑症是我国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年患病率为5.0%,终生患病率为7.6%。

尽管焦虑症的患病率比较高,但很多朋友仍对焦虑症的认知存在很多误区,有可能干扰了焦虑症的规范治疗。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常见误区有哪些~

01

焦虑症只是情绪变化,

并不会对身体有其他影响

事实并非如此。

焦虑症不仅有持续性的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还常伴有不同的躯体症状。

  呼吸系统:会出现胸闷、气短、胸部压迫感、呼吸加快,严重时甚至有窒息的濒死感。

  泌尿系统:会出现尿频、尿急、性欲减退。

  消化系统: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下降、口干、口苦等。

  心血管系统:会出现心慌、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严重时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神经系统:会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四肢发抖、肌肉疼痛等。

另外,焦虑症还会引起睡眠问题(如入睡困难、早醒等),睡不好觉也容易继发其他躯体疾病,如高血压等。

因此,焦虑症不是一种简单的情绪反应,而是一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或潜在影响的精神障碍疾病。

02

有焦虑情绪,就是焦虑症

焦虑其实和喜怒哀乐一样,是人类的一种正常反应。

当我们在面对经济、家庭、工作等问题时,可能会产生焦虑情绪。虽然这种焦虑情绪,有时也会让我们烦躁不安、失眠、不想吃饭,但它的影响往往是短暂,一般在这些不顺的事情解决后焦虑便会有所缓解,甚至消失。

而且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帮助我们应对当前或将要出现的危险状况。

而焦虑症以过度的紧张、恐惧、担忧、回避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为主要特征。这种紧张恐惧通常没有具体的原因,或者和现实的威胁明显不相称,持续时间较长(至少3个月),不会随着客观问题的解决而消失,引起患者明显苦恼,或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日常生活。

因此,短暂的焦虑情绪并不是焦虑症。

03

焦虑症会损害记忆力

患焦虑症的你是否也出现过记忆力减退、经常丢三落四、学习能力下降的情况呢?

是不是也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脑子不好使呢?

事实上,焦虑症并不存在真正的记忆力损害,出现记性不好、学习能力下降这些情况是由于过度焦虑,往往注意力无法集中,思考力和行动力降低造成的。

04

自我调整,就能摆脱焦虑症

当我们因某些事情而感到焦虑时,的确可以通过深呼吸,调整心态,让自己放松下来的。

但当诊断为焦虑症时,单靠个人自我调整是难以缓解的。

焦虑症会严重影响生活、工作或人际关系,此时要做的是,在精神心理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治疗手段。

05

烟酒是缓解焦虑症的好方法

吸烟或喝酒的确可使人在烦躁、紧张时获得短暂的平静。这是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能刺激多巴胺神经元释放快乐激素——多巴胺,再加上酒精还有镇静作用,所以,会让人产生愉悦感和放松感。

但用抽烟或喝酒缓解焦虑症着实不是一种好方法。
香烟中的尼古丁会让人上瘾,而患焦虑症的朋友们若将尼古丁作为解药,无异于饮鸩止渴。
研究表明,尼古丁除了可以刺激皮层边缘的多巴胺系统外,还可以通过一种未知的回路引起焦虑。另外,若长期抽烟不但会对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增加肺部负担,而且一旦突然戒断也可加重焦虑。

俗话说“借酒消愁愁更愁”,长期喝酒不但会加重焦虑情绪,而且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如肝损害等。


06

感觉好了就可以不吃药了

事实上,焦虑症是一种极易复发的精神疾病,为了减少复发,治疗上应遵循全病程治疗。

  急性期治疗:主要是控制焦虑症状,尽量达到临床治愈。

  巩固期治疗:一般至少2~6个月,此阶段病情不稳,复燃风险较大,主要是预防复燃。

  维持期治疗:一般需要维持治疗至少12个月,以防止复发。

因此,即使吃药后感觉好多了或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也不能擅自停药,仍需继续服用较长时间的药物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复发的概率。

好了,关于焦虑症认知误区今天就介绍到这了,大家对于焦虑症还有哪些疑惑呢?欢迎积极留言~

点击了解更多知识:

解读焦虑症常见诊治误区

关于焦虑障碍,你必须知道的几个常识

更多问题可咨询专家

参考文献:

[1] 李广智.焦虑障碍(第3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1.

[2] 周爱霞.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症的相关性研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001):009.

[3] 陆林.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https://www./myths-about-anxiety-everyone-believes-arent-true/

点个在看,或转发给更多焦虑症的朋友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