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热证的时候要为什么加入干姜?

 大山的山q7npa6 2023-08-17 发布于湖北




之前也知道,治热证的时候加入干姜,是为了不让苦寒药伤害脾胃,但是体会不深。比如本来是很明显的肝郁化火,或者热性的疮疡,直接用清热药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加干姜呢?

直到现在我才有了更深的体会。前几天治朋友的耳朵疼痛,这是少阳郁火,用小柴胡汤加减,以清少阳郁火,清泻肝火。但是他说吃了以后胃不舒服,现在耳朵处还压痛,色红。这时候应该继清少阳郁火,清泻肝火,但是用苦寒药胃不舒服,所以就要加干姜,以温暖脾胃,这样胃就不会不舒服,苦寒药也能发挥作用。

所以我现在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为什么在治热证的时候要加干姜,就是为了防止苦寒伤胃,让患者吃药没有不舒服的感觉,这样才能继续服药治病。

之前也治了一位中耳炎的患者,效果也很好,用的也是小柴胡汤加排脓药,这位患者就没有加干姜,但是吃了身体也没有不舒服。可见体质是有区别的。但是为了更加平和,或者更好的顾护脾胃,在用苦寒药物的时候,或者不苦寒只是有点寒凉的药物的时候,为了防止不适,可以加入干姜。

一般用干姜的时候,要配伍大枣,干姜属阳,大枣属阴,所以用干姜的时候加入大枣,干姜就不至于在那里“干烧”。所以干姜配伍大枣,虽然干姜性热,但是有了大枣,这个热也就变的“温柔”了。也就可以更好的顾护脾胃,让患者吃了药以后舒服。

虽然是一个小感悟,但是作用面广大。疾病最主要就是分清表里寒热虚实,寒证的时候可以用干姜,实寒虚寒都可以使用。干姜为温暖太阴之主药,可以温暖脾胃,比如理中汤,也可以温肺化饮,比如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等。少阴病也可以用干姜,比如四逆汤,就是用附子配伍干姜、炙甘草。厥阴病也可以用干姜,乌梅芄里面就有使用。所以干姜在治三阴病的时候都有使用。

吃药最主要的就是脾胃,只有吃了药脾胃没有不舒服,这才是吃药的基础。所以为什么《伤寒论》里面那么重视脾胃,很多药方都有生姜、大枣、甘草,如果脾胃虚弱的严重,在加人参或党参,这就是顾护脾胃的四大护卫。无论是外感和内伤,只有顾护好脾胃,才有治病的底气。治外感病的时候,脾胃之气强,就可以更好的抵抗外邪,就像是有一个强大的后勤一样。治内伤病的时候,脾胃之气强,就可以更好的运化药力,协助正气修复人体,疾病才能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顾护脾胃很重要,通过这位朋友的反应,让我更加知道要重视脾胃。同时在用苦寒或寒凉药的时候要加干姜、大枣,甚至党参、炒白术,这都是重视脾胃的体现。

最后,还有一点,用干姜是为了可以更好的振奋脾胃,可以来胃口,也能更好的运化药力,这点也很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