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跟有乙肝的朋友愉快玩耍?

 新用户8825scGG 2023-08-17 发布于北京

据新近统计,我国现有8100万HBsAg阳性感染者,占全球的30%。其中30岁以上者7500万,占92%,另有600万为30岁以下的青少年。

虽然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发病率由2009年的88.8/10万降至2016年的68.7/10万,平均每年下降0.2%,由于积淀的存量庞大,推测我们日常接触的每15个人中,可能就有1人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HBV)者。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游泳池里、酒店等大众场合,更会不期而遇地与之接触。

由于HBV进入人体的过程无声无息、被中招者一切如常,非做专门的检查难以发现,泯然于大众而难分良莠。不少人一如社恐般对之畏如猛虎,甚至如同进入谍战片一样,看谁都像“有病”的人,正常的交往也缩手缩脚,变得谨小慎微。

诊室里接待的病友脱口而出的常常是两个方面的问题:“医生,我同事查出有乙肝,我跟她一个办公室,会不会被传染?”“我有乙肝携带,很多朋友知道了都不愿意和我玩了,我该怎么办?”前者过于盲目恐慌;后者过分沮丧悲观。其实这都是因为对HBV的科学预防知识缺乏了解,偏听偏信“传染恐惧症”者们的一面之词而陷入的烦恼。

每一种传染病都有相应的传播和预防控制途径,而HBV更是可防可治,完全可以和对待正常健康人一样与他们愉快地玩耍,不需要刻意地去规避拒绝或嘲笑歧视。

以下几点是面对HBV感染威胁正确打开方式:

1.知己知彼及时筛查

熟知目前的健康状况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又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国HBV筛查和监测目前依然面临着认知不足和检查人群范围过小的窘境。

由于对“传染”的恐惧与排斥,作为最常见的经典传染病,HBV感染引起的CHB长期被污名化,许多人把它看作洪水猛兽或个人隐私,出于担心怕他人得知“出丑”的狭隘思维和自卑心理,不敢主动去检查甚至如鸵鸟般讳疾忌医,认为平时只要能吃、能睡、能工作就是健康,不用去检查。不少人因此不容易被及时发现或漏诊,等到出现肝功能失代偿或恶变为癌时才去就医,往往为时已晚。

其实只要社会重视、宣传到位,回归到视乙肝为疾病、正确面对的态度,筛查并不需要“拉网式”地反复进行,一般初次体检时把HBsAg或乙肝五项检测增加为常规项目,做到应筛尽筛即可。

只要HBsAg阴性,没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男男性行为、静脉药瘾,又不是HBV感染者的性伴侣、家庭接触者、孕妇、接受免疫抑制剂或抗肿瘤药物和抗HCV药物治疗者等高危情况,此后便不用再反复检

尤其有HBsAg阳性家族史或者上一辈出现肝硬化、肝癌者子女应及时去检查,因HBV感染有家庭聚集性,查到1例阳性就可以“顺藤摸瓜”,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花费低廉。最好做个乙肝五项,一方面看HBsAg和抗-HBs是否阳性,也明白自己是否被感染、表面抗体有没有、水平是否足,有利于及时接种疫苗。只要产生的表面抗体足够,那就大可放心,可能终身再也不会被HBV肆虐了。

所有对HBV心存芥蒂、惴惴不安的朋友,如欲远离乙肝,摆脱HBV感染的阴影,不仅应该避免上述高危行为,还要积极去医院做检查,摸清自身“家底”,方便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有了足够抵抗力,别说和朋友们愉快玩耍了,天下大可去得。

即使通过检查首次发现自己已经中招了HBV,也不需要悲观失望、妄自菲薄。了解HBV传播途径并自律自爱、洁身自好,亦可回归健康生活。

2.熟知HBV的传染途径

我国目前依然是乙肝的中、高流行区,一般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为6.1%,其中孕产妇中HBsAg阳性率约为6.3%。

半数以上的成年CHB病友源自1992年之前乙肝疫苗纳入国家计划免疫之前这个时段的母婴传播,此后出生者免费接种后感染率已经大幅度降低,目前的儿童感染率已不足1%,而成年人群则仍达6.18%。

而另一个重要途径血液传播,随着手术、输血和血液制品技术的日趋进步与规范,已经可以完全得以避免。

但不规范的私家美容如纹身、文眉、穿耳、针灸、刮痧、小针刀等有创操作及共用针具静脉吸毒;有些人为图便宜或方便,在卫生条件不达标的小诊所进行口腔治疗,多数情况下会出有血,若器械消毒灭菌不规范,则极可能作为交叉感染媒介危害他人,正在成为新的潜在血液传播的重要途径。在某些比较贫穷落后地域,中老年男性没有单独的剃须刀,通常在理发时顺便剃须;有些人在集体场合不拘小节,随便用来路不明的刀剃须刮脸若不慎划破皮肤也就难免中招。

因此,有上述喜好或操作者也是易被HBV“盯上”的高危群体,宜及时去化验检查,及早发现HBV的蛛丝马迹。即使乙肝五项全部阴性者亦不可掉以轻心,其表示体内无乙肝抗体,属易被感染的对象,需要及时补种疫苗以获得充足的抵抗力。

性传播是HBV的另一个传染途径,已知人体除血液外其他体液如唾液、泪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均可有HBV存在与排泄。

曾有研究发现,有唾液交换的深度接吻,对方感染HBV的几率增加8倍,可能为唾液中的HBV于接吻吮吸时,通过对方口腔黏膜或牙龈的微细伤口进入毛细血管而感染。无抗体者与感染情况不明的性伴侣发生关系,尤其是同性恋者,也是目前HBV感染的诱因之一。

通过检查得知自己HBsAg阳性,说明已经中招,此时需进一步做肝功能、HBV载量、肝脏彩超等,与专科医师充分交流,看要否接受治疗,如何定期复查。只要自己遵守社会公德、不发生本文提及的高危性行为,也完全能够和朋友们愉快玩耍。

但囿于认知的不同,自身携带HBV的事情需视为隐私,不要轻易告诉他人,包括无话不谈的闺蜜和至交,避免节外生枝出现尴尬。

一旦发现家中有人HBV阳性,父母、配偶、子女宜尽快全部去做乙肝五项检查。夫妻之间亦不必惊恐,婚前未检查,长期夫妻生活过程中,偶有发现一方患病并非个例,很多人此时才来医院咨询或戴套做性隔离,这种后知后觉于事无补。

其实只要非母婴传播,成年后即使未接种过乙肝疫苗,体内无抗体产生,对HBV亦有较好的抵御能力,且唾液等人体分泌物中所含有的HBV与传播几率远远逊色于血液。多数时候,对方体内的病毒水平可能在不足以造成性传播的低水平之内。

近年已有研究显示,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即使未接种疫苗或未产生抗-HBs,感染HBV后95%以上也仅表现为一过性病毒血症或急性肝炎,HBV很快被机体清除,仅不足5%的人变为CHB。

除上述的易感途径,许多人还关注某些生活细节对HBV的感染情况。

3.生活因素是否感染HBV

目前国内外乙肝防治指南都已明确指出: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流鼻涕、打喷嚏、呼吸空气、共用空调等等情况均不会传染HBV。

之所以日常接触不被HBV感染,多依赖于人体皮肤黏膜的防御功能,作身体的第一道“免疫屏障”,帮助我们抵御了各种病毒的入侵。但以下情况值得注意:

1

父婴传播

虽与母婴传播类似,但父婴传播备受争议,迄今尚未得到一致公认。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父亲单方携带HBV者的子代HBsAg阳性率明显升高。

许多病毒携带儿童排除了其他因素,仅仅父亲HBV阳性。可能是精液中的HBV整合入受精卵中导致,已有多个试管婴儿携带HBV出生的病例报道。

这种情况即使新生儿马上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也不起作用,幸好其发生几率极低。

大多父婴传播为后天接触而来,如父亲亲吻力度过大,损伤小儿细嫩的皮肤,尤其父亲有口腔溃疡时,子代更易通过口腔黏膜而被隐匿感染。

2

共用酒杯

共用酒杯属于间接接触,这种传播HBV方式亦备受争议。我国酒文化博大精深,亲友之间隔三差五经常会推杯换盏、相聚小酌。多数酒友喜饮高度白酒,且共用同一个酒杯猜拳行令。

曾有研究发现,嗜酒人群HBV感染率高于非饮酒者,且喜高度白酒者高于单饮红酒者、经常共用酒杯的资深饮客在饮酒人群中阳性率最高。

我们知道,虽然与HBV感染者共餐不会被感染,但多数嗜酒群体口、咽喉、胃常常存在程度不同的黏膜炎症或隐性溃疡而不自知,会通过共用酒杯这个中间环节,感染碰巧同样有上消化道炎症者,聚饮的次数越多、饮酒量越大,中招的可能就更大。

3

蚊虫叮咬

夏天炎热、潮湿多雨,是蚊虫孳生的最佳季节。我国有那么高密度的乙肝群体,不少人因为担心蚊虫会通过叮咬把病毒传染给自己,因此顾虑多多。

无可厚非,蚊虫通过吸血,体内可能携带有HBV,问题是被叮咬后能否把病毒扩散给健康人。

研究发现,低至0.001µl(微升)的极微量血液即可传染HBV。但蚊虫的吸血和注入分属其口器的两个不同系统,不会边吸边吐,把已吸入的他人的HBV注入进来。

其次,HBV进入蚊后存活时间很短,蚊虫消化道分泌的蛋白降解酶仅48小时就会灭活HBV,且蚊虫没有肝脏,而HBV是噬肝病毒,因此HBV也不能在蚊体内复制。有人用吸了HBV阳性人血液的蚊子去感染猩猩和猴子,结果均未成功。

如果蚊虫能感染HBV,乙肝应像疟疾一样,在夏季蚊虫孳生时出现发病高峰,但乙肝发病并无明显的季节性,且在热带蚊虫密集地区的发病率与北方并无差异。

因此,蚊虫叮咬不会传染HBV。

综上可见,HBV感染其实无异于其他疾病,撩开传染这个神秘面纱,并非洪水猛兽。熟知了感染途径及应对措施,HBV的肆虐及危害亦可以变得微不足道。为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成年人应及时、及早检查,了解自身状况,有必要者接种乙肝疫苗,一旦产生抗体,即可受益一生,以不变应万变了。

确实已被HBV感染,亦需正视自己,放弃自卑自暴自弃情绪,避免高危行为,及时就医复诊,亦可长治久安、防患于未然。明白了以上科学知识,完全可以重塑自我,回归健康,照常和朋友们愉快地玩耍。

倾社会之力群策群力、广泛科普,对HBV感染病友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歧视,全面战胜与控制HBV必将为期不远。

作者简介

程书权 教授

  • 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 肝胆相照平台“肝胆英雄榜”科普达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