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新声-16-《甘棠》

 karlinms 2023-08-18 发布于上海

《甘棠》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蔽芾,bì fèi,有人说是小的样子;有人说是茂盛的样子。那么,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蔽,本意是小草,小草容易被其他树木遮挡,所以蔽引申意思是遮蔽。芾,本意是草木翳荟的样子,即如羽毛制成的车盖那样,也是遮蔽的意思。人体的肺,称为人心脏的华盖。植物的枝叶,也如同华盖,所以称为“芾”。由此,我认为蔽芾,强调的不是小,也不是大,而是强调甘棠的树冠如同华盖。另一层意思则是,希望我们要像华盖一样,保护甘棠。正因为蔽芾是如盖的意思,所以,才和召伯的身份匹配,而且召伯才能在树根下办公、休息、讲理。

茇bá,草木的根,这里特指甘棠的根部,也指深入草根即群众之间的意思;憩,休息;说,一般的解读说是shuì,休息的意思;我的看法是,应该是shuo,即说理讲法的意思。

伐是砍的意思;败是毁坏的意思;拜,作“拔”,意思是拔除,程度有逐渐加深的意思。

整首诗第一层意思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吃水不忘挖井人,后人不忘前人,通过留下树木,睹物思人,所以,是对召伯的深切怀念。第二层意思,人们为什么怀念召伯呢?那是因为现在的生活不行了,“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这就变成了一首讽刺诗了。

以上两层意思,是惯常的两钟解读。列宁说,在阶级社会里,每个民族都有两种文化。一种是统治阶级的文化;一种是被统治阶级的文化。同样的一首诗,究竟是歌颂,还是讽刺?就看大家所处的阶级了。

其实,我认为还有第三层意思,这层意思,就要从甘棠这个植物入手了。诗经选择植物,都是有特殊比喻的意蕴在里面。不可以不去挖掘每个植物的特殊性。

甘棠,被农村百姓称作梨,有的人叫他杜梨,也有的人叫他棠梨。我老家一般会带一个儿化音,称之为“棠梨儿”。棠梨春天开花,秋天成熟,棠梨其实又酸又涩不好吃,但煮熟了以后却很好吃,又甜又面又不涩,而且用来煮棠梨的汁水还能当糖水喝,还可以把它晒制成棠梨果干,味道也十分的不错。大家要晓得,在古代,天然的糖是极其难得稀有的东西,不像现在制糖工艺下这么普遍易得。由于棠梨的这个含糖的特性,所以,在古代,和柿子一样,都是不折不扣的救命粮。在灾荒年里,能够拯救不少贫苦人家的命。

棠梨也叫杜梨,谐音是肚离,寓意着能让死者早一点重新投胎,脱离苦海。所以棠梨树以前很多人都喜欢种在亲人的坟头上,现在去很多村庄看看,那些有一点年岁的棠梨树基本都是在坟头。古语说“棠梨树下抬死人”,为什么呢?就因为棠梨如果都吃光了,那可真的就没有什么能吃的了。不死又能如何呢?

由此,大家可以想象,人们唱这首甘棠诗歌的时候,是不是就有强烈的诉苦的意味了。人们正在受苦,棠梨都要吃光了,棠梨树下开始抬死人了。棠梨树还在,可召伯啊,你在哪里呢?召伯啊,你怎么还没有转世投胎呢?谁又能如华盖一样庇护我们?来送给我们甘糖呢?

最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既然有人劝大家不要不要剪果子,不要砍伐树枝,不要毁坏树干,不要拔除树木,那就说明,一定有不少人在剪果子,砍树枝,毁坏树干,甚至要拔除树木。剪果子,说明老百姓饥饿啊;砍树枝,说明寒冷啊,要弄去当柴烧;毁坏树干和拔除树木,那说明百姓仇恨啊。仇恨什么呢?仇恨召伯的后代啊。这棵树屹立在那个地方,长成参天大树,说明很多年了,没人动它,这既有召伯后代们的保护,也有老百姓们的爱戴。可如今为什么不爱戴了?因为实在是饥寒交迫啊。召伯后代们不管不顾,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他们还不让百姓采摘棠梨,老百姓能不恨吗?所以他们顾不得那么多了。不仅要采果子,还要砍树枝,甚至要把树都给拔了。

召伯曾经的一点点仁德,人们感念到如今。可召伯的后代们,把这点仁德都消耗殆尽了。饥寒交迫的人们,哪里还管得了这甘棠是谁曾树下呆过的、谁曾树下休息过的、谁曾树下办案过的?这才是一个残酷的冰冷的对立到了极致的现实啊。时势已经到了谁提召伯,也没用了,再也劝不住了,绝望透顶了。

剪吧、砍吧、毁吧、拔吧!总要让老百姓活下去啊!

于是我的翻译如下:

华盖般的甘棠屹立在那里,却要饥寒交迫的我们勿剪勿伐,说什么是召伯曾经来过树下的;

华盖般的甘棠屹立在那里,却要饥寒交迫的我们勿剪勿毁,说什么是召伯曾经来过休息的;

华盖般的甘棠屹立在那里,却要饥寒交迫的我们勿剪勿拔,说什么是召伯曾经来过办案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