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勾践传说,赏越州风骨!

 cxag 2023-08-19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勾践传说以春秋时期吴越战争的历史与文化为背景,以越国霸业战争兴衰成败为基础,以越王勾践与越国群臣等历史人物为线索,历经2500年,在越地民间口头广泛传讲,又经多次收集整理,从而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数量庞大的故事群。

2012年6月,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图片

△勾践

勾践(约公元前520-前465),大禹后裔,春秋战国末期越国的君王。他在与强吴的争战中,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艰辛努力,终于振兴越国,进而灭亡吴国,横兵江淮,成为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位霸主

图片

“越王勾践,霸心生于会稽”,他战胜强敌的勇气、决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自古以来就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他顺应潮流、矢志革新,使“荒芜之地”的越国迅速富强起来;家喻户晓的故事,成为激励后人拼搏向上的精神力量,他的思想、谋略、活动和业绩,起着创基立业、继往开来的作用。

图片

“勾践传说”植根于民间,具有浓郁的绍兴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其中如“卧薪尝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投其所好”“耗其斗志”“螳螂捕蝉”“范蠡三迁”“伍员抉目”“一孔之见”等故事,还是一些成语、典故的出处,在民间文学界、文化艺术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图片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这就是“卧薪尝胆”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图片

卧薪尝胆

图片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hé lǘ)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过了两年,夫差把勾践打得大败。

勾践深谋远虑,忍辱负重,免于一死。他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

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勾践归国后,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秣马厉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一雪国耻。而其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故事至今还在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绍兴人。

图片

越城至今尚保存有越王台、越王殿、浙东古运河等诸多遗迹。

/ 府山 /

府山承载了古城绍兴2500年的历史。“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的一首《越中览古》,道出昔日繁华与落寞。

图片

它既是越文化的根脉之地,又是府衙文化、名人文化、山水文化的精髓之处,更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

图片

△越王台

府山之上,亭台楼阁、古砖残碑,琳琅满目,这满满的历史印记在今日,仍然有着夺目的光辉。越王殿位于府山南部山坡的高处,殿依山而建,飞檐高墙,颇具气派,又富有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与越王殿遥向对应的就是越王台,是为纪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而建。

图片

△越王殿

/ 蕺山 /

图片

相传有一次,吴王夫差久病不愈,官中医生诊断不出究竟是何病之故。为取得吴王信任,勾践口尝吴王粪便以诊疾。吴王认为这是勾践对自己的忠诚之举,因而大为感动,病愈后就将勾践释放回国。

图片

图源@绍兴文旅发布

越王勾践自从口尝吴王夫差之秽后,得了口臭之病。为了掩饰口臭,遂采山上蕺草而食。蕺草又名鱼腥草,叶有腥味。因为勾践经常采食此山的蕺草,因此,民间就有了越王嗜蕺的传说,而此山也被取名为蕺山。

图片

/ 浙东古运河 /

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率众开凿山阴故水道,是浙东运河的最早组成部分。正是这条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贯穿了绍兴2500年的历史,养育了越地风土,孕育了越中文明,也成就了绍兴这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图片

于春秋始,2500年间,绍兴经历了秦汉、晋唐、明清三个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国,称越国,绍兴成为越国的都城;秦汉之时,秦王政称会稽郡,绍兴成为天下名郡;晋唐之时,绍兴才俊不绝,曲水流觞,风雅天下;明清之时,绍兴更是文有峻骨,士如鲫多,才情义侠,光映古今。

图片

///

“越王勾践故事”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民俗学价值,为民间文学和历史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资料。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娱乐方式的转变,越王勾践故事的流播受到较大冲击,亟待加强保护和挖掘,使之更好地传承!


本文由绍兴文旅发布整理编辑

来源:越城文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