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夫在缝隙里(第738集)

 winriman 2023-08-19 发布于中国香港

道和武学修炼营“防身、健身、养生、悟道”。

      古传拳法不是一个拳种,特指人道和武校严格按照古代人传拳的方法,传承“形意拳,太极拳”的方法。

      武学:指武术练习、学习的简称。

1、只要能书里面能找到的那都不是秘密,秘密是谁也不知道的。练拳方向要对,节奏要对;不能虾腰,节奏是点和点之间是如何过渡的,功夫就在过渡里面,过渡就是转,联系到身体的部位,就是关节,关节是能转的。时间差,距离差,速度差,看不见的东西才厉害。

2、功夫在缝隙里,从内往外发力达及对方中线,二合一的动作是掤劲,挤是把空间缝隙填满,松沉劲是小儿游戏,不实用,没有任何用处,脚不动的游戏。顶着转,压力很大,伸出来的像水一样往对方身上去。老师的课难在认真听一节课,没能消化、理解后仔细听,感觉稍微能理解一点点 后来发现,又听不明白,理解不了 这大概就是学习中必经的过程。

3、紧中松是真松,松中紧才是真紧,练时紧中松,用时松中紧,用真紧打出刚猛劲,身体会发生质的变化,发力在裆,脊柱骨,练的是降龙;前面练的是裆劲伏虎;站桩练的是人身体的敏感性,不动中体会自己的身体,楼能盖多高,关键在于地基有多牢固,站桩相当于拳术的地基;站桩看起来容易练起来难的,下颌微收使脊柱能贯通,顶劲自然顶起。

4、两膝合体会到裆劲,鹤顶穴在地面的投影位于大脚趾与脚后跟连线的内侧,没有气的时候先不要急于沉,初学的人不要贪多,水到才能渠成,现在一点水都没有,要渠干什么?尾骨向前敛臀,再进一步尾骨微微泛起翻臀,重心下移,裆部变得敏感灵活了,脚法连贯与裆劲关系,不要小看站桩,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两个小时以上的桩功,说什么都是扯蛋,用自己身体感受地球引力,哪个地方肌肉酸痛了,就说明那里僵了,需要进行放松。

5、肩是溜的,胸是平的,拥有发达的背肌,脊椎骨和肩胛骨的活动量很大,蹲在地上缩成一团,腾空跃起之时身形能够暴涨一倍,前臂能伸出很远。脊椎骨象一根突然挺直的弹簧,将身体射出去;换劲就是身体肌肉用力模式的改变,让身上平时不常用的肌肉去负担以前常用肌肉的功能,行走坐卧均可练拳,把拳化进生活里。不能平锁则肩和胸无法放松,肩胛骨紧贴后背,后背肩胛处没有起伏,两片肩胛骨的距离拉开,整个后背肌肉外展。

6、真正的整是把浑身上下练的整体协调,手上有触动,脚下就有感觉,腰胯就有动作,锁骨下降,肩胛骨下落,向两边展开,头顶抻拔,尾椎下降,左右展开,站桩要站出生气,站出乐趣,有了这个感觉才算是上道了,那个时候就不是人练拳了,而是拳练人,这个苦有价值,感觉身体有好的反映,所以练起来有乐趣。

7、站桩时腿部的负担要注意膝胯的用劲,手指“撑”起来保证肩膀和胳膊以及上背部的负担,接触敌人重心,发力之前,上半身放松,只有在接触敌人重心,并且发力的瞬间才形成一个“一体化发力”的形式,发力之前是“下肢与腰腹一体化运动,保证运动速度与变向速度以及稳定性,上肢象风中旗帜一样,像老虎和豹子的尾巴那样,随着式子摆动。

8、上半身彻底放松,只保持着筋骨连接稳定性,手上有力量与腿部负担成比例的静力收缩,不能有左右和前后的平移。多摸老师,去摸老师身上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摸到了,想办法练出来,很重要,老师没有的不去追求,靠看书,书上没实话,学不着真的, 反圈是掌心按在一个球上,肩肘手往回收,收回来时,收膻中。

9、反圈时先动肩,压肩动完肘以后锁死,把肘往里拉尽可能的不要妥协,身体绝对不要妥协,是个板子,板子不能出现歪歪斜斜。最后是含胸。后肩要落在后胯里,落的时候不是肘下去,而是肩压下去,然后开始逆缠转,要转到手心里,不要转到掌根上,转到手心里就能找到中指,支点是肘胯和丹田的合力。转完之后,手在很低的位置,肘在原地不动,手从上面转下来。

10、管住肘,肘是一个点顶住不动,只转关节,肘尽量保持在一个位置不动,转肘,反圈下来之后的手小臂的运动就是逆缠, 起收落碾 身体齿轮箱的配合,保持原有身体状况的转都叫不动,下沉也不算动,身体下去了,手保持在原点也叫不动;手捻下去,肩压下去,前胯向上向内卷,后胯捻开了,同时头往上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