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好小家电类的成品生产计划-01?

 坚定前行 2023-08-19 发布于陕西

主逻辑

做生产计划的主逻辑是什么?我认为其实就是从MDS(主需求计划)到MPS(主生产计划)再到MRP(物料需求计划)这个过程中,把客户需求转换成生产计划,根据BOM(物料清单)结合生产计划把原料变成半成品到成品的整个过程。

其实古哥认为生产计划的底层逻辑也可以理解为ERP的运行逻辑,好好学习ERP逻辑是每个排程人员必需要掌握的。

主数据

  • BOM 物料清单

根据上面的主逻辑,我们要做好这类成品的生产计划,需要的数据非常多,最为核心的就是学习并了解BOM,一般小家电的构成由塑料件、五金件、电器件、包装件等构成。每类零件的基本特性(如生产周期,加工工艺)和每个物料BOM中的层次,中间是否需要委外等,材料是否有特殊。

  • 历史数据类

做好生产计划其实就是大数据分析,在正式对需求订单进行生产排程时,先了解以下各类生产数据,以方便你快速进入状态:

  1. 近1年的销售订单数据

  2. 近1年的生产完工数据

  3. 近1年的采购订单数据

  4. 近1年的委外订单数据

  5. 近1年的仓库出入明细

  6. 近1年的异常工时数据

  7. 近1年的品质相关数据

  8. 近1年的新品相关数据

  9. 近1年的订单资料提供

  • 排程数据

通过历史数据可以快速地对需要排程的小家电产品有初步了解,基本上解决了以下基本问题:

  1. 公司产品每月销售多少?客户群是谁?都销售了哪些产品?

  2. 生产的线体月多少?分别能够做什么产品?

  3. 请购转采购的时间?采购的供应商有多少?每类物料有多少供应商

  4. 哪些产品需要委外?委外的供应商是谁?距离多少?委外的工艺是什么?

  5. 生产报工到入库的差异?仓库的库位设置?仓库的物料类别设置?

  6. 各种停工待料、工艺异常、品质异常、模具异常数据

  7. 客户投诉相关数据、容易出现品质问题的产品系列

  8. 新品一次成功率?试产准时开工率?新品在各月订单中的占比?

  9. 订单的资料是否一次提供?提供是否及时与准确?

排程还需要的数据有:

  1. 销售订单对应的交期以及计划部门的评审交期;

  2. 订单对应的产品周期;

  3. 订单的出货与未出货、生产与未生产生、入库与未入库、排产与未排产的数据;

  4. 成品在手订单未排程的负荷天数、半成品在各车间的负荷天数;

  5. 零件对应模具数量,判断模具是否超出负荷;

  6. 瓶颈工艺数据,特别是加工周期长,品质难度高的零件;

  7. 标准工时,如果没有,取生产日报的平均工时;

  8. 线体对应的产品或设备对应的产品关系,如果没有,取日报数据;

  9. 各车间的人力情况数据,特别是零件技术工人的数据,这决定的某些关键零件的产出;


今日先分享到这里,明日继续分享,如何根据主数据做出主计划,也就是MDS到MPS的过程,涉及到表单及理念也是古哥多年计划排程的经验总结。

我是古哥:
从事制造行业18年,在企业运营、供应链管理、智能智造系统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管理经验。企业智能化,柔性化计划运营管理专家,擅长通过企业流程优化规范,企业管理、导入计划运营提升企业效率;对提高企业准时交货率,降低企业库存,输出智能智造人才有丰富的经验。关注我,每日分享制造行业,特别是生产计划方面的一些职场干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