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看待过去,决定如何走向未来——重读《氓》(9)

 陈会设 2023-08-20 发布于安徽

一、因爱作诗

诗歌,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一个大的问题——

《毛诗序》有言: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永(咏)歌之;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这段文字所言甚大,流布甚广,也非常形象。

然而细究之下,问题、漏洞着实不少。

首先,它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志”或“情”由何而来——

这个问题,在叶嘉莹那里有了更深的追问和更形象的阐释——

是什么使得你情动于中的呢?你好端端的那个心是为什么动起来的呢?《礼记》的《乐记》上就说了:“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人心之所以动的原因是“物使之然也”,是外物的感发使他如此的。

那么外物是怎么使人心动了呢?……

《文心雕龙·明诗》就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你可以感受,你可以感动,可以是回忆,可以是联想,各种活动都包括在其中了。

从《诗品》的序文在“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以后,也曾谈到了使我们内心感动的物的两大类别,一个就是刚才我说的自然界的物象……一个更多的、更强大的感动来源,就是人世间的感动。①

叶先生的语言更为现代,解释也更为详尽,简而言之——

是外物——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和你接触的过程之中,使你感动,然后情感生发,积蕴在胸,发言为诗。

但是,她始终没有把一个重要的问题讲明讲透——

外物,何以感动我;

为何,是这一个而非另一外物感动我?

在行程之始,我们的诗人向导止步于某处宿营地迁走以后留下的废墟:沙地上有帐篷支柱的遗迹,炊火烧黑的岩石,用来阻挡雨水的壕沟的残痕。一切都如此陌生,如此荒凉。然而,在陌生与荒凉之中,逐渐升起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这不是一处普通的废墟而已:这是我们熟悉的人留下来的痕迹。就在沙漠中的陌生记号转化为被爱者的遗迹的那一瞬间,诗歌诞生了。②

梳理其中的逻辑关系如下——

情志——心——发言为诗:毛亨、毛苌

外物——情志——心动——发言为诗:叶嘉莹

爱——外物——情志——心动——发言为诗:伊贲·阿拉比

首先,是对外于你而存在的人、事、物的爱——

无论这个“外”灿烂勃发的,衰败荒芜的;无论是华贵的宫廷,还是荒凉的废墟;无论你的爱引发的情感是欢喜、悲痛,还是怨悔,只要能够让你心动,都可以形之语言而成为诗歌。

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陆游的《沈园二首·其一》——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桥下春水波绿,一如往日。

诗人如见故人,只因四十四年之前,唐婉的身影曾经“翩若惊鸿”,飘然临于春波之上。

如今照影之惊鸿一去不复返,“玉骨久成泉下土”(《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一切无可挽回,岂不痛哉。

二、耽醉于爱

我们回到《氓》,结婚之后年老爱驰的氓妇——

看到润泽柔嫩的桑叶,不禁想到年轻貌美的自己;

看到贪食桑葚的斑鸠,不由想起耽醉爱情的自己,于是慨叹: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为何不要,因为——

民间传说,斑鸠食桑葚过则醉,而伤其性。

至于女子,耽醉于爱情便无法解脱,所谓——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几个问题,需要辨析:

1

跳出性别——人是否要耽于爱情,或者是否要深情热恋。

跳出爱情——人是否要耽于所爱,是否要深情拥抱世界。

其实,写下问题的那一刻,答案已经昭然若揭。

如果,没有爱,没有深爱,没有对深爱的耽醉,若无情之草木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地度过一生,何必生而为人。

况且——

大地上喘息和爬行的一切生灵之中

没有哪一种比大地哺养的人类更为艰难、脆弱

因为,生活的艰难、情感的脆弱:

所以,要深情以爱,要耽醉其中。

人——

无爱之癖好,何以有深情;

无爱之疵吝,何以见真气。

人生——

不疯魔何以成活;

只有在认清生活的虚无真相;

看穿爱易于消散的本质之后;

依然热爱生活,并勇敢去爱,方才可以称为英雄。

失恋一次,便拒绝一切恋爱,是为爱之无能;

分飞一回,便以为看穿婚姻,是为笨伯狗熊。

因为,对于有些人来说: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2

在爱情之中,男人容易脱身,女子难以跳脱。

从表面来看,这是一个真理,因为——

东汉郑玄解释说:“士有百行,可以功过相除。至于妇人,无外事,维以贞信为节。”

今人钱锺书又谓:“夫情之所钟,古之'士’则登山临水,恣其汗漫,争利求名,得以排遣;乱思移爱,事尚匪艰。古之'女’闺房窈窕,不能游目骋怀,薪米丛脞,未足忘情摄志;心乎爱矣,独居深念,思蹇产而勿释,魂屏营若有亡,理丝愈纷,解带反结。⑤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隐含的成见,即“痴心女子负心郎”。

也就是说,真心痴情者多为女子,负心背弃者常为男人。

我虽则读书不多,但在这里,还想掰扯掰扯。

不说毒害亲夫的潘金莲;

不说《罗刹海市》的那句“女子为好非全都好,还有黄蜂尾上针”,以及它的出处——

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

两般皆自可,最毒妇人心!⑥

只消读一读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的——

《西山观设箓度亡魂 开封府备棺追活命》,便会明白妇人怎样设计谋害亲生儿子的歹毒。

来看几个具体的事例:

其一,是尾生抱柱的成语——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庄子·盗跖》

这里忠贞不渝、坚守信约的是男子。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⑦

这里,公开宣言不愿空床独守的是女子。

有一个小男孩,九岁那年,遇上了他这辈子再也无法忘怀的女人。

他要为她写诗,一写写了几十年,写成世界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神曲》。

他叫但丁,她叫贝雅特丽齐。

并且,除去九岁那年,他只在九年之后又见了她第二面。

再说一个小说中让人悚然的“真事”——

如果我死于“浩劫”,被杀或自杀,身败名裂,芳芳回来时,家里人作为旧了的新闻告诉她——我的判断是:

她面上装出“与己无关”,再装出“惋惜感叹”,然后回复“与己无关”。

她心理暗暗忖量:“幸亏我当时走了,幸亏从此不回头,不然我一定要受株连,即使不死,也不堪设想——我是聪明的,我对了,当时的做法完全对了——好险!”

这个怪念头一直跟着我。

三、走进人性

我的观点:

1

是否能够从耽溺——大多女人的美容购物,大多男人的嗜酒赌博,男女共有的手机、情色、甚至毒品——之中跳脱、超越出来:

性别,从来都是排在第二、第三位次的因素。

第一,永远是人性。

2

从来——

只有把路走死的人;

没有把人走死的路。

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⑨

3

你,如何看待爱情

决定如何步入婚姻

你,如何看待过去

决定如何走向未来

4

最后,以尚法拉的颂诗作结:

在我看来,前四句指代过去,后四句指代未来——

燧石色的黄羊,

在我身边环绕,

犹如裹着披肩的少女,

在落日余照中静立,

又好像我也是一头羚羊,

生着白色四蹄,

挺立修长的双角,

奔向高高的草原。⑩

注释:

①⑩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②田晓菲《赭城:安达露西亚的文学之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01;

③《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05,罗念生译,原文为:

在大地上呼吸和爬行的所有生物,

确实没有哪一种活得比人类更艰难。

此处,参照詩人翻譯者Homeros《<奥德赛>18.130-131》作了修改;

袁筱一《最难的事》,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7;

李山《诗经析读》,中华书局,2018-09;

许仲琳编《封神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1;

⑦朱自清《古诗十九首》,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20-03

⑧《木心全集·芳芳NO.4》,上海三联书店,2020.5

张天杰曾国藩家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10。

作者相关文章:

微雨风暴,欲望与爱

《罗刹海市》歌词解读:马骥的遭遇与刀郎的超拔

欲知后事,明日请早

写于夜色中的沅醴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