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8.20 概念到底是什么?——《逻辑学十五讲》读书笔记(一)

 教化学的蜗牛君 2023-08-20 发布于福建
首先,为了更好地经营公众号,在自己成长的同时,也更好地为大家服务,特设置此问卷,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也可以使用链接https://www./vm/e5XAPrT.aspx# ,谢谢大家慷慨填写!只要3分钟!
         

【今日荐书】
一本需要“脑子”的书,对我来说挺烧脑的。帮助自己对于“概念”理解更清晰,有一些故事实例,没有那么枯燥。

词项和概念
所谓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一般把“概念”“判断”“推理”“论证”并称。从语言的角度看,概念是词项(一部分语词)所具有的意义,通常叫做该词项的“内涵”。因此,概念是某种精神性的、抽象的东西,是看到、听到一定的词项后人们在思维中所理解的东西,本身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能够被看到、听到该词项的所有人所共同理解。由于我们把词项理解为“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意义单位”,这已经把不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词从词项中剔除了,于是,凡是词项都表达概念,并且凡是概念都由相应的词项来表达。为了省事起见,常常把一个词项与该词项那个所表达的概念视为同一。从认知的角度看,概念是事物特有属性或区别性特征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因为我们使用概念,是为了让它们在我们的思维中指称对象或代表事物,只有它们反映对象或事物的特有属性或区别性特征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即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概念,不同的概念指称或代表不同的事物。
作为语言符号,词项总要表达一定的意义,而词项的意义又分为两个方面:内涵(intension或connotation)和外延(extension或denotation),亦称“涵义”和“所指”。词项的内涵就是该词项所表达的概念,也就是该词项所指称的那个或哪些对象所具有的并且被人们认识到的事物的特有属性或区别性特征。强调以下三点:第一,事物的特有属性是该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词项的内涵则是人们对事物属性的一种认识和反映,它是被人们认识到的事物的特有属性,因此具有某种程度的主观性。第二,词项的内涵具有某种主观性,就意味着它是可变的,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很大不同。第三,词项的内涵是被一定时期的社会共同体所公共接受的意义,是被整个社会约定俗称的东西,对于该时期、该共同体内的个别使用者来说是同样的,因而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一个词项在不同的人那里有不同的内涵。
一般认为,词项的内涵是识别它的外延的向导、依据或标准。词项的内涵决定词项的外延,词项的外延不能决定它的内涵。例如我们都能确定“人”这个词项的外延,但不同的人却对这个词项的内涵有很不同的理解,例如:
物理学家说:人是熵的减少者。
生物化学家说:认识核酸-酶相互作用器。
化学家说:人是碳原子的产物。
......
一个词项的内涵与外延还存在某种反比关系:其内涵越多,外延越小;其内涵越少,外延越大。如果有时我们觉得所使用的概念过于宽泛,不能严格切合于我们的要求,可以通过增加词项的内涵来缩小它的外延,这叫做“词项或概念的限制”。
定义的方法和规则
定义的对象就是词项或概念,有时也包括句子或命题。所谓定义,就是以简短的形式揭示词项(概念)、句子(命题)的内涵和外延,使人们明确它们的意义及其使用范围的逻辑方法。定义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通过定义,人们能够把对事物的已有认识总结、巩固下来,作为后续的认识活动的基础。这是定义的综合作用。一个理论就是靠其核心概念来支撑的。正因为如此,列宁才把概念、范畴比作人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
2.通过定义,人们能够揭示一个词项、概念、命题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明确它们的使用范围,进而弄清楚某个词项、概念、命题的使用是否合适。这是定义的分析作用。
3.通过定义,人们在理性的交谈、对话、写作、阅读中,对于所使用的词项、概念、命题能够有一个共同的恶劣,从而避免因误解、误读而产生的无谓争论,大大提高成功交际的可能性。
定义的种类:
1.内涵定义
I.属加种差定义——即先找出被定义词项的属词性,然后找出它与同一个属下的其他物种之间的区别,简称“种差”,并以“被定义项=种差+属”的形式给出定义。
i.发生定义:从被定义词项所指称的事物的发生、来源方面揭示种差的定义形式。
如:核能,亦称原子能,指在核反应过程中,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ii.功用定义:以某种事物的特殊用途作为种差的定义形式。
如:质谱仪是分析各种元素的同位素并测量其质量及含量百分数的仪器。
粒子对撞机是一种通过两束相向运动的粒子束对撞的方法提高粒子有效相互作用能量的实验装置。
iii.关系定义:以事物之间的特殊关系作为种差的定义。
如:原子量就是一个原子的重量与氢原子的重量相比的数量。
II.操作定义——通过对一整套相关的操作程序的描述来给被定义项下定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布里奇曼认为:当且仅当在所讨论的情形下,一组特定的操作能够导致特定的结果,才能把被定义词项正确地用于该情形。
如:x是酸类,如果将x与石蕊试纸接触,石蕊试纸就呈现出红色。
III.语境定义
2.外延定义
I.穷举定义:如果一个词项所指的对象数目很少,或者其种类有限,则可以对它下穷举的外延定义。
如:氧族元素是指氧O、硫S、硒Se、碲Te、钋Po五种元素。
II.列举定义:属于一个概念的外延对象数目很大或种类很多,无法穷尽地列举。
III.实指定义:手指着一个对象,但指着什么不确定。
内涵定义和外延定义常合在一起食用。例如先给出某个概念的一些或全部内涵,再列举该概念的一些或全部外延。
IV.递归定义
3.语词定义
I.描述性定义
II.约定性定义
III.修正性定义
定义的目的就是通过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概念的试用范围,并因此判定该概念的某一次具体试用是否适当。需要遵循一定条件:
1.定义必须揭示被定义对象的特有属性或区别性特征
2.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相等,避免定义过窄或定义过宽。
3.定义不能恶性循环。
4.定义不可用含混、隐晦或比喻性词语来表示。要真正明白一个事物、概念是什么,需要正面地去说明、刻画它,而不是形容、比喻它。
5.除非必要,定义不能用否定形式或负概念。
         
划分和分类
划分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将一个属概念的外延分为若干个种类,以进一步明确该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划分包括三个要素,划分的母项,即其外延被划分的那个属概念;划分的子项,即有被划分的属概念中划分出来的若干个种概念;划分的标准,即划分赖以进行的依据。在一个划分中,划分的母项和子项是不可缺少的,必须明确说出来或写出来,但是,划分的额根据却不一定说出来或写出来,而可以在划分者的意识中。
划分不同于分解,所谓分解,是把一个整体分成不同的部分,它的对象一定是单独概念,分解出来的部分属于原来那个整体,但它不“是”原来那个整体,原来整体所具有的性质,其部分不一定具有。划分的对西那个一定是普遍词项,或者说类词项,所分出的那些子项仍然“是”母项,它们是该母项底下的小类,原来母项所具有的性质它们仍然都具有。恰当的划分至少要遵守以下规则:
(1)划分的各子项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2)每次划分只能有一个标准;
(3)划分的各子项必须互不相容。
更多再议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