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介休国宝 祆教遗珍 三晋名楼 ——介休祆神楼(一)

 我心飞翔gvqwh5 2023-08-20 发布于安徽

在山西省介休市顺城关大街东端,有一座雄伟高耸、风格独特的木结构楼阁——祆神楼(民间俗称玄神楼)。其创建年代已无实考,相传为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文彦博特为祆神所建。

图片

祆神楼民国时期旧照

图片

祆神楼局部

祆神楼建筑群,院内部分被称作三结义庙,原为祆神庙。明嘉靖(1507—1567)时,知县王宗正将祆神庙改祀刘关张,从那时即称为三结义庙,不过,民间也有称之为祆神庙的。祆神楼既是三结义庙的山门和乐楼,也是顺城关大街的过街楼,整体坐北朝南,三重檐十字歇山顶结构,屋顶琉璃精致华美,檐下木雕与众不同。祆神楼与万荣县秋风楼、飞云楼相颉颃,享有三晋三大名楼之美誉。

祆神楼建筑群,现存三结义庙正殿、献殿、东西配殿及祆神楼,多为清康熙、乾隆年修葺。此后的二百多年时间,包括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里,祆神楼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再未进行过较大规模维修。期间曾有古建专家陈明达、国家文物局原领导沈竹、罗哲文等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实地考察与调研,并对其明清楼阁式建筑特点和独特的祆教文化特色给予了高度评价与认可。直至1982年,介休县政府成立了“祆神楼维修领导组”,并拨付启动资金三万元,拉开了祆神楼的抢救保护序幕。1984年6月,维修工程正式开始。其中除了对祆神庙正殿、献殿的维修采用古建筑维修的通用方法——落架维修外,对祆神楼过街楼部分的维修,则创造性地运用了不落架的非常规做法,用千斤顶将祆神楼整体提升了1.5米,创造了省时、省力、省钱也能办好大事的奇迹,在文物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堪称古建筑维修史上的创举。

1996年11月,祆神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11月,介休市政府投资20余万元对祆神楼周边环境进行整治。2001年,山西省文物局拨付专款40万元为祆神楼配备消防设施,兴建200立方米地下蓄水池一座,增设配电设施,完善了给水管网系统,彻底消除了长期威胁祆神楼安全的最大隐患。

2008年,祆神楼东约百米处的三贤大道竣工通车。2011年,介休市政府启动了“介休市历史文化名城复兴工程”, 三贤广场的建成,使祆神楼完全凸现出来,向过往行人展示其雄伟壮阔的名楼风采。

 介休祆神楼与祆教文化

华民族是个多民族、多信仰、多宗教的国家。有汉民族创立的儒教、道教,也有蒙古族创立的萨满教,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创立的东巴教、打巴教及一些其他民间宗教,更有从国外传入的佛教、祆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随着岁月的流逝,胡汉一家、梵华一体的文化格局自然形成,许多外来文化因素最终都融入到了中华文化的大系统之中,尤其是佛教等还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宗教体系。但是祆教是个特例,其传入后由于只在波斯族内传衍,又是家族信徒,只和统治阶层构建联络,不发展当地信徒,因而没有植根于广大民众,没有广泛深入地传播其教理、教义,从而在中国大地上了逐步走向衰颓和消亡。即便如此,祆教也在有些方面依然留下了它们的历史踪迹。近年来,在山西及周边地区出土的虞弘墓等一些北朝及隋唐时期的墓葬,均留下一些祆教的元素与痕迹。也充分说明山西在北朝到隋唐以至于宋元时期,都是中西文化和外来民族交流的热点地区,因而也就成为祆教传播的热土。现存的一些文献,以及石窟、碑铭、建筑等文物,均为这些异域文化曾经的存在提供了有力证据。介休祆神楼是目前国内保存完整的唯一一处祆教文化遗迹,其作为祆教文化的活化石,为国内外宗教文化研究提供了实物标本和范例。

祆教,中国史称“火祆教”“拜火教”“火教”,其原本是流行于古代波斯、中亚等地的琐罗亚斯德教,在古波斯语中作查拉图土特拉。公元前六世纪由琐罗亚斯德在波斯东部大夏(今阿富汗的巴尔赫)创建,以后发展到波斯各地,奉波斯古经(波斯文)为经典。该教主张善恶二元论,认为火、光明、清净、创造、生是善端;黑暗、恶浊、不净、破坏、死亡是恶端。善端的最高神是阿胡拉·玛兹达,即智慧或主宰之神;恶端的最高神是安歇拉·曼纽,即凶神。认为在善恶两端之争中,人有自由选择的意志,也有决定自己命运之权。人死后,阿胡拉·玛兹达将根据死者在世时的言行,进行末日审判,通过裁判之桥将其送上天空或投入地狱。祆教要求人们从善避恶、弃暗投明。祆教的道德箴言是“善思、善言、善行”。祆教认为火是光明,是善的代表,是阿胡拉·玛兹达的象征,要求教徒在麻葛指导下,通过专门仪式,礼拜“圣火”,故称其为“拜火教”。在三至七世纪(229—652)成为萨珊王朝的国教。七世纪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后,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祆教在波斯本土开始衰落,其中一部分教徒因不愿改宗其他信仰而向印度西海岸迁移,祆教因而在南亚次大陆得到发展。

祆教在萨珊王朝时大规模传入中亚,六世纪南北朝时传入中国,西域的焉耆、康国、疏勒、于阗等均信祆教。北魏、北齐、北周的皇帝都曾带头奉祀。隋唐时东西两京都建立祆祠,并设立萨宝府和祀官。可见隋唐时曾把祆教、祆祠纳入朝廷管理序列。唐武德四年(621)在长安布政坊南隅有祆祠,唐时在陪都洛阳有四座祆祠,河南府有两座祆祠,碛西诸州随处皆有。宋太祖赵匡胤亲自祭祀祆祠并敕建祆祠,在汴京(今开封)、德江、扬州等府也有祆祠建立,也设有祆教管理机构和祀官。史载,北宋末南宋初的史世爽,就是汴梁祆祠的祆祝,从唐到宋,史氏家族袭职祆祠祆祝达二百余年,由此可见祆教在中国当时的盛况。

另一种说法是早在东晋、十六国(317—420)时,祆教就从丝绸之路随胡商传入中国,在后赵时得以建祠祭祀,从此祆教立足中国。究其原因,石勒系羯族人,石姓是波斯粟特第一大姓,属昭武九姓之一,东汉末迁徙内陆。但这一说法目前暂无史书记载,也无碑碣佐证,更无实物留存,尚待后来者继续根据新的发现进行考证。

介休祆神楼巧妙地将祆神庙山门、乐楼(戏台)和过街楼融为一体,这是一座规模宏伟、结构严谨、比例协调、布局合理的木结构楼阁,南北进深20米,高达20余米,顶层门窗隔扇组合如画,围栏通道相映成趣,庄严肃穆中略见雅致,巍峨壮观下更显神奇,是座历史悠久,建造风格独特的连体楼阁。

图片

祆神楼戏台

祆神楼巷(当地也称玄神楼巷)从祆神楼南部区域的下方东西横穿,巷因楼名。祆神楼凌空飞架,南北向平面呈“凸”字形,纵深20米。突出廊外的过街楼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底层东、南、西均可容车马通行,四根粗大的通天柱直达楼顶,支撑着整座楼体,楼的基础石尽显鼎立之功,底层的北面则是庙的山门。祆神楼东西最宽部分是面向庙内的乐楼,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雕梁画栋,屏障仪门,琉璃影壁,石雕栏杆。

明嘉靖十一年(1532),明世宗朱厚璁诏令毁天下淫祠妖庙,介休的祆神庙也在诏毁之列。时任知县王宗正提出“废邪神必须崇正神”,遂将祆神庙改建为三结义庙,使这组建筑群得以幸存。祆神楼虽经历代维修或改建,但因在维修改建中保持了原来的建筑结构,也保留了原来檩、梁、椽、柱和插扉、斗栱等的雕刻图案,故现在仍不难找到祆教和祆祠文化的遗迹。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祆神庙几经更名或改建,祆神楼和其所对的祆神楼巷的名称始终未改,一直沿用至今。

祆神楼建筑群内的三结义庙(即原来的祆神庙)现有正殿五楹,献殿三楹,东西配殿各三楹。由于祆神庙在明嘉靖间改建成三结义庙,我们已无法判定原来祆神庙中奉祀的神像是什么形象,更无法判定五楹正殿中共有几位神祇,所配为哪些神祇?但我们根据有关祆教、祆祠的资料可以判定祆神庙正殿中的主神,应当是祆教主神阿胡拉·玛兹达和他的天使、扈从等神祇。至于形象、姿态、服饰以及配享序列则无法判定。

图片

三结义庙献殿

介休祆神庙和祆神楼的历史久远,目前已无法看到创建碑记,清以前的县志也已散佚,无法判定其创建时间,但据当地的民间传说和北宋名相文彦博的传闻轶事分析,介休祆神楼和庙当是创建于唐宋,最迟不会晚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至至和二年(1055)之间。其判定理由是:第一,宋朝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亲自祭拜祆神,敕建汴京祆祠,朝廷设立祆祠管理机构和官员,使祆教得以中兴;第二,北宋初期在统一中国之后,结束了五十多年的战乱局面,人民得以休养生息,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市场活跃,城市繁荣,政治、文化、宗教也得到相应的发展,祆教文化也有了立足之地和发展的空间,特别是由于波斯商人大量聚集在汴京,祆祠就成了波斯商人聚会的场所,不少城市又兴建了祆祠、祆庙;第三,庆历七年(1047),文彦博被拜为参知政事,至和二年(1055)被授予昭文馆大学士,拜平章事,封潞公。在这期间文彦博由副宰相到昭文馆大学士、宰相,开国皇帝宋太祖都参拜祆祠,在宰辅故里介休建造祆神庙和祆神楼是情理之中的事;第四,介休祆神庙和祆神楼至今仍有祆教文化遗迹,很可能在建造时聘有祆教神职人员参与了设计或施工,也不排除当时汴京专业建筑技术人员参与的可能性;第五,文氏宗祠的文潞公祠在祆神庙之西,潞公祠以祆神楼增其形胜,祆神庙仗潞公祠尽享人间大圣火。在古代,等级森严,文彦博出将入相五十年,身居要职,深忌僭越,以楼增宗庙之辉亦当有之。故清嘉庆版《介休县志》中载:“公感其义,建庙祀之”的时间推断应当是可信的。

图片

祆神楼脊楼

根据有关专家对韦述《两京新记》和张邦基《墨庄漫录》等历史记载的考证,结合清嘉庆版《介休县志》以及清康熙十三年(1674)《重建三结义庙碑》等资料判定,历史上,祆神庙和祆神楼创建于北宋,经历代维修和重建,最后一次重建在清康熙十三年。

  下期接续……

图片

编著:段青兰

编辑:武   帅 

摄影:董西平

审核:刘炳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